2021-4-9 | 動畫教育論文
動畫屬于綜合藝術門類,它是人類社會進入工業時代以后,追求精神解脫的產物,具有時代特性。它主要集合了電影、攝影、音樂、美術、文學等表現手法于一身,表達形式更加多元化。其受眾群體不只限于兒童,許多成人也很喜歡看動畫,正如迪士尼公司所宣傳的那樣:“我們做動畫片,不僅僅是為兒童而做,也不僅僅是為成年人而做。我們做動畫片,只是想喚起每個人內心深處的那份純真。”中國動畫更是吸收了中國傳統繪畫、戲劇、音樂等藝術的精華,是在中國傳統的文化底蘊之下所形成的藝術表現形式,尤其是在現階段的動畫教學過程中,我們必須實現動畫教學與傳統文化相結合,要不斷地向學生灌輸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民族元素、傳統元素。這樣才能使學生在未來創造出極具東方神韻的動畫藝術作品。
一、動畫教學要體現出傳統文化
目前,我國大專院校向學生傳授的動畫知識多是美國、日本等動畫大師在動畫創作過程中所總結的經驗與規律,很多動畫原理則是基于美式、日式動畫規律發展起來的,帶有深厚的美式、日式風格。但是畢竟文化背景不同,對于一項事物的表達方式也是不同的,同一個動作所展現的人物內心世界也是不同的。如果我國的動畫教學只是建立在美、日等國家動畫理論的基礎上,那么必然會在未來的發展中迷失方向。這樣教育出來的學生,其作品風格不屬于中國,也不屬于美國,同樣不屬于日本,雖然說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但民族的必須是純潔的,它不允許摻雜一絲外來的東西,否則便會失去自己民族的特色。
比如,美式動畫片在設計過程中,其動作基本上都是美國人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肢體動作,其表演動作豐富、夸張、細膩,這形成了以動作表現見長的美式動畫風格。日本動畫片則是以人物性格突出、畫面對比鮮明而著稱,故事情節也是以東方思維進行敘述的。這就為我國發展動畫產業拓寬了思路。中國動畫要有自己的風格,這種風格與美國不同,與日本不同,需要我們從中國的傳統文化入手,在動畫教學過程中對傳統文化進行深入的挖掘,對那些動畫理論進行本土化研究,特別是在動畫技法、規律、故事創作以及原畫設計等理論方面進行具體的分析,以保證對傳統文化的有力傳承。
二、在動畫教學過程中傳承傳統文化
無論是日本動畫片、美國動畫片,還是其他國家的動畫片,其內容必然會包含著這個國家的主流價值觀,同時,這種價值觀還會影響觀看者的固有思維方式、人生觀、價值觀。我們在觀看迪士尼動畫片時,它所設計的人物,無論是丹麥的美人魚、阿拉伯的阿拉丁,還是中國的花木蘭,雖然來自不同的國家,在人物設計、風格設計以及思想內涵上都符合這些國家的特色,但其核心所傳承的仍舊是美國的主流價值觀。比如,在《功夫熊貓》中,熊貓是中國特有的;虎、鶴、猿、蛇、螳螂源于中國武術的五種著名風格;烏龜大師也會說出“這個世界沒有偶然”這樣飽含禪機的話。
雖然該影片中處處顯現中國元素,但是其最想表達的是“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英雄”這一典型的美國式的世界觀。如此反觀我國的動畫教學,文化傳承必須加強。我國有著悠久的文化傳統,56個民族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向學生有意地灌輸這一點。比如,木偶劇《阿凡提的故事》主要講述的是維吾爾族的民間傳說,其造型夸張,人物個性鮮明,而且情節富有趣味性、哲理性,但是近幾年很少出現這樣的作品。這就需要我們反思,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傳統文化的傳承。
結語
動畫作為一種綜合性的藝術形式,其出現與發展極具時代特征。中國動畫曾經有過一段輝煌的歷史,享有“中國學派”的美譽。但是近幾年,我國動畫創作進入了低谷期,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創作過程中,較少融入傳統文化的元素,文化根基淺。重視傳統文化,將傳統文化融入動畫教學,進而融入動畫創作,是振興動畫產業的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