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音樂教改論文
一、《即興伴奏》課程概況和教學目標
鋼琴即興伴奏指的是在無鋼琴伴奏譜的情況下,伴奏者根據對歌曲旋律的理解和分析,在大腦中迅速形成和聲配置和音型編配,并即時在鋼琴上演奏出來,與演唱者共同塑造完美的音樂形象。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鍵盤應用為目的的課程。這門課程是學生今后的音樂教學活動及藝術實踐活動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性課程。也是一門集音樂各學科知識與技能于一身的綜合課程。課程的總體目標是通過教學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伴奏知識,做到可獨立地編創符合歌曲內容和情緒的鋼琴伴奏,達到增強歌唱感染力的目的。形成熟練的運用鋼琴進行課堂教學及課外音樂活動的能力。具體目標是能夠熟練的應用正三和弦、副三和弦、副屬和弦及變和弦等為旋律配和聲,并掌握為民族調式歌曲及流行歌曲配伴奏時和聲處理的特殊方法,運用各種伴奏音型為不同體裁歌曲配伴奏,能夠較熟練的移調,具備在較短時間內為歌曲配彈鋼琴伴奏的能力,能在實踐中勝任鋼琴伴奏的活動。
二、《即興伴奏》課程教學改革思路
鋼琴即興伴奏的教學其實就是在鋼琴彈奏和音樂理論基礎知識的基礎上,要求學生對所有音樂知識進行整合運用、創作的教學。所以,鋼琴即興伴奏教學基本內容就包括:學習分析旋律,把握旋律的整體風格、情緒、調式、結構等內容,了解旋律的內涵;學習和聲布局、和聲伴奏音型,通過對旋律的把握和需要,安排和聲整體布局,選擇適當的和聲音型;學習處理旋律中重點部分,在整個旋律中,掌握長音位置,學會八度、音階、半音階、震音和琶音的應用,了解變化和弦、色彩和弦的運用。以筆者所在高校為例,學生在進行了前兩個學年的必修課程《數碼鋼琴》、《和聲》、《曲式》等課程的學習后,并不能完全掌握鋼琴彈奏技巧,伴奏的基本音型和轉位彈奏指法;缺乏樂理知識及和聲等基礎知識,在和弦序進方面沒有規范的設計,完全不能掌握伴奏的基本知識。即使是鋼琴彈奏技巧比較熟練的的學生,對于這些基礎技巧還是不能很好的運用,聯系到實際伴奏中就更加困難,尤其在和聲方面缺少色彩和風格的變化,對于音型的使用沒有系統的歸納和靈活的轉化,所以鋼琴即興伴奏的教學常不能正常的完成教學任務。對此,我認為,必須把這些課程進行有機的結合,才能提高教學效果,完善教學體系。
1.與《數碼鋼琴》課程相結合
①.基本功的訓練
鋼琴是一種技藝性很強的樂器,熟練掌握鋼琴技巧是彈好鋼琴即興伴奏的前提。因此在平時鋼琴練習中必須要做到的包括手指的主動性、靈活性和力度訓練等,使手指具備一定的技術能力,不至于眼高手低。在前兩個學年的《數碼鋼琴》課程學習中,教師除了讓學生完成一些小曲之外,更重要的是加強基本功的訓練,督促學生完成二十四個大小調音階、琶音、和弦的熟練彈奏,目的是熟悉各調音位,熟悉指法規律。
②.移調的訓練
“將某一作品的全部或一部分從一個調移至另一個調,叫做移調”。在鍵盤上熟練地彈奏24個大小調的音階、琶音以及和弦連接,并能快速移調,這是鋼琴即興伴奏的一項必不可少的基本功。一般老師會讓學生把一首配好的歌曲在幾個調上反復地練習,目的是為了在歌曲伴奏時能夠適應升調或降調的應變能力,不至于由于演唱者不能以原調歌唱時,伴奏束手無策。移調彈奏能力是即興伴奏中一項難度較大的技巧,需要長期訓練。所以在前兩個學年的《伴奏》課程中應該先開始訓練移調,首先應該熟練24個大小調的音階,至少應該掌握常用調的音階、琶音及和弦。有意識的用首調概念去練習各個調的音階、琶音,可以嘗試將移調放在短小的旋律中練習。
③.視奏能力的培養
視奏能力的高低也體現了一個音樂工作者音樂綜合能力的高低,視奏能力的強弱,對于能否學好鋼琴即興伴奏來說是很關鍵的。練習視奏應該結合鋼琴技術的學習,在開始學習《數碼鋼琴》課程時,就應該有意識的培養學生這方面的能力。學生可以進行專門針對即興伴奏的有規律、循序漸進的視奏練習。學生會因為集體學習而使競爭意識加強,視奏的心態與在課后獨自進行大不一樣,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都被充分的調動起來,可以使視奏能力的提高更明顯。并且強調自己一旦出現錯誤也能繼續下去,養成流暢彈奏的習慣。
2.與《和聲》、《歌曲分析》、《視唱練耳》等理論課程相結合
①.通過視唱練耳課程提高聽覺能力
敏銳的聽覺能力是鋼琴即興伴奏的靈魂。在鋼琴即興伴奏中設計好和聲后,內心應當感覺到整首歌曲伴奏的和聲音響。至少應該能聽出自己所配的和聲是否有問題,以便下次改進。因此,在《視唱練耳》課程中一定要認真學習,能較熟練地視唱簡譜、五線譜,尤其是對五線譜高低音譜表的識譜需要達到一定的程度。在課后勤加訓練。同時在平時感受與理解音樂時多加留意,多注意其中的和聲效果,仔細分辨,提高對和聲色彩的敏銳感受以及良好的音樂感覺。
②.和聲理論知識的實際運用
學習鋼琴即興伴奏都要有一定的和聲理論基礎,因為和聲是鋼琴即興伴奏的骨架。和聲選配是否恰當,直接影響到整首歌曲演奏處理的合理性、科學性和完整性。學生能系統地懂得和聲基礎知識,拿到一首歌曲時,能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歌曲的調式調性、思想內容、風格、速度、結構等等,力求在彈奏前在頭腦中預先構思完成和聲的音響效果。有的學生拿到一首歌曲后不管調式調性,明明是A小調歌曲卻按C大調選配和弦;明明是徵調式歌曲卻按宮調式配彈等等,這都不會有好的效果。
③.分析歌曲的能力
此外,鋼琴即興伴奏還要注重教會學生分析歌曲的能力。歌曲分析是鋼琴即興伴奏配彈的依據。從音樂內容方面分析,熟知歌曲的表現力;從音樂結構方面分析,了解歌曲的曲式、和聲、調性及體裁、形式等等,對歌曲整體和局部的準確的分析是彈好即興伴奏的關鍵。根據分析結果正確選擇伴奏織體是重要的步驟。鋼琴這種樂器具有寬廣的音域和變化細膩的力度層次,它的演奏技巧非常豐富,伴奏織體可謂千姿百態、多種多樣,且每種伴奏織體都有它各自的表現特色。一首歌曲也可以包含多種音型的選擇,選擇時必須考慮某種音型是否與歌曲內容、情緒、風格、速度相適應。如節奏穩重、情緒激昂的進行曲風格的歌曲,可選用強有力的、織體豐厚的柱式音型;節奏明快、情緒活潑熱烈、旋律富于跳躍的舞蹈性歌曲,可選用半分解式、全分解式或柱式的跳躍音型;情緒變化豐富細膩、富于詩情畫意、旋律起伏較大的抒情性歌曲,則可用全分解、半分解或比較緩慢的柱式音型等。伴奏者在接觸一首新歌時,必須很好的理解和掌握好作品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內涵。只有這樣,才能選擇好適合歌曲思想內容、風格的伴奏音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