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城市建筑論文
拉薩地處青藏高原,自古以來就是藏族經濟文化和政治中心,受到地域自然條件和宗教文化的深刻影響,形成了獨具高原特色的建筑色彩環境。豐富多彩的藏族傳統建筑色彩是藏族思想文化的“表情”、“語言”和“符號”,不僅對廣大的藏族同胞產生著強烈的文化認同感,也是藏族城市個性和形象的直接反映,是人們所能獲得的高原藏族城市個性和形象的最重要的信息之一。拉薩城市建筑色彩除了色彩本身的特性外,還逐漸演化成為一種高原文化信息的傳遞媒介,它含有地域文化附加在其上的內涵,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拉薩城市和藏民族的文化。
1拉薩傳統城市建筑色彩的歷史沿革
公元7世紀,松贊干布統一全藏,將政治中心從山南轉移到拉薩,建立了強大的吐蕃奴隸制王朝,并修筑了大昭寺、小昭寺和最初的布達拉宮寺廟宮殿等一大批著名的建筑。以大昭寺為中心的民居建筑也逐漸發展起來,初步形成了著名的八廓街雛形,標志著拉薩城市發展的開始。這些建筑是當時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結晶,代表了當時建筑技術和藝術的最高成就。當時的布達拉宮已是華麗高貴之至,藏文史料的記載中稱之“無比稀有,美麗堂皇”,轟動了諸侯各國??梢哉f,拉薩在建城之初,建筑形制和用色都已是集當時藏族建筑的大成,并受到來自漢地和尼泊爾風格的影響。盡管當時建筑的全貌已難再現,從當前遺存的部分建筑以及布達拉宮壁畫和藏族唐卡藝術中,當時建筑的樣式和色彩形制略可窺見一二??梢哉f,以布達拉宮、大昭寺、小昭寺等為代表的早期拉薩城市建筑色彩奠定了拉薩城市色彩發展的基調。公元9世紀吐蕃王朝崩潰后很長一段時間,拉薩城市建設基本停滯沒有太大的發展。直至17世紀中葉,五世達賴喇嘛羅桑嘉措受清朝皇帝冊封,建立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政權,以拉薩為政權的中心,拉薩又迎來了較大發展的時期。著名寺院在這一時期都有較大規模的修葺和擴建,其中大昭寺改造、擴建對拉薩的城市布局產生了影響。隨著拉薩的發展,八廓街兩旁陸續興建起了旅館、商店、民居房,逐漸演變成后來的商業街。圍繞大昭寺周圍的八角街不斷擴建,向四面延伸。拉薩市區的規劃便擴大成:西至琉璃橋、東至清真寺、南至日松貢布、北到米如寺,同時出現了拉薩市政管理機關,形成了拉薩舊城的范圍。[1]五世達賴時期還對布達拉宮進行重建及其以后的增修和改建,使之形成了今日的規模。在這段發展時期,拉薩城市建筑基本形成了一定的模式,在色彩使用上也形成了約定俗成的用色方法。整個城市建筑色彩的層級關系非常明晰,重點突出、主次分明,并深深地打上了宗教的烙印,每一種色彩均包涵了深刻的宗教寓意,已然形成了拉薩城市建筑色彩的獨特個性,并一直延續至今。
2自然環境對拉薩城市建筑色彩的影響
藏族傳統建筑在不斷地適應青藏高原寒冷惡劣的自然環境的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獨樹一幟的建筑風格。獨特的建筑色彩形式不僅是彰顯藏族建筑風格的重要因素,也是與當地自然環境相適應的結果。
2.1自然環境的直接影響
青藏高原地域遼闊,氣勢險峻,氣候干燥寒冷,空氣稀薄,含氧量低,太陽輻射強烈。光線大多以直射而不是漫反射的方式照射,使得自然界的色彩幾乎都是以一種純凈而豪邁、單純而熱烈的形式被表達出來。圣潔的雪域高山、透明的藍天白云、純凈的河流湖泊、鮮花斑斕的無際草原,在形象上給藏民以最為直接的色彩啟迪,逐漸形成了民族色彩的喜好。藏族人民在建筑環境中所使用的色彩,正是對自然環境中的色彩所進行的再現和創造,這種色彩的選擇也正是地域環境在藏民心目中印象的直接反映。
2.2自然環境影響下早期建筑色彩審美觀的深刻影響
在特殊自然環境下產生的早期宗教崇拜對藏民的色彩審美觀也有極大的影響。由于對大自然神力的敬畏,藏民在原始崇拜和了解藏族土生土長的原始宗教:苯教崇拜中,都是信奉萬物有靈論,大自然的萬事萬物都對應神靈,而每一個神靈都有其獨特的色彩塑身??疾觳刈迳窕?、傳說和苯教塑像均可發現,每一個神靈所對應都是專門的色彩,而且色彩以純色為主。苯教中地位最高的贊神造型就是身穿紅色盔甲,騎棗紅馬,象征莊嚴、恐怖和威力無窮。還有其他眾多的神靈也基本是以白、紅、黃、藍、綠、黑等色彩為其造型的特殊表達。[2]藏族原始的三界結構宇宙觀將整個宇宙分為天、地、人三界,共十三層。原始的苯教分別用白、紅、藍三色來標志三界,白色代表天界,紅色代表人界,藍色代表地界??梢娫谠缙诓孛窬唾x予各種顏色以特殊的含義。早期的宗教色彩崇拜滲透到藏民生活的各個方面,也直接影響到建筑色彩的選用,形成了高原獨特的建筑色彩環境。
2.3自然環境制約下的建筑技術發展影響建筑色彩的形成和發展
自然環境還制約著建筑技術的發展。傳統建筑的色彩顏料都是來自于青藏高原。藏民很早就學會從自然界中提取顏料,并在長期的色彩使用中建立起對這些色彩的深刻理解和認識,形成了獨特的用色方式。并且,隨著藏民對色彩認識理解的不斷加深,對色彩的選用從對環境的直接理解和提取,上升到具有一定的物理意義和發揮色彩對環境的改善功能。藏族建筑色彩通常采用溫暖而熱烈的暖色系,在材質上偏愛使用木材、粗獷的石材、磚等有溫暖感覺的材料,除了表達濃郁的生活氣息外,還有助于人們在寒冷的氣候中,在視覺上尋求能與之相平衡的生理感受。在青藏等高寒少雨地區,建筑物大多用毛石或磚石砌筑,強調墻面裝飾處理,墻檐上段常做暗紅色的彩色飾帶。青藏高原是我國太陽光輻射最多的地方,對應在建筑上的表現為實墻多,喜好大面積使用,有助于防止太陽輻射的白色墻面;窗洞小數量少,入口部位常作為重點進行色彩裝飾,色彩厚重濃艷,在建筑與外部環境相結合的部位使用,讓人感到溫暖而舒適[3]。拉薩城市建筑在形成之初就集當時藏族建筑之大成,繼承和延續了藏族人民在高原環境中求得生存的不懈努力下形成的藏族建筑獨特的色彩表達方式??梢哉f,正是在高原自然地域環境條件和技術條件的限制下,形成了后來拉薩城市建筑色彩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