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中等教育
進入新世紀以來,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提高質量為重點,面向市場、面向社會辦學,增強職業教育服務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能力;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更新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突出職業道德教育和職業技能培養,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職業能力,提高其就業創業能力。
一、加強學校自身基礎建設和發展,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轉化
要加大對職業教育的投入,以職教資源優化整合為切入點,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使場所、設施設備滿足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的需求。要積極爭取國家資助項目的配套資金,形成長效投入機制。要進一步拓寬社會力量、行業、企業扶持職業教育的途徑。要充分發揮各類職業學校自身資源優勢和技術優勢,通過興辦特色專業、舉辦各種培訓,逐步增強自身的辦學實力,改善辦學條件。
二、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引進“雙師型”人才
當前,教師隊伍結構還不盡合理,理論型教師多,實踐型教師少,缺少企業實際工作的經驗,已遠遠不能滿足職業教育的需要。為此,要規范教師入口,建立健全職業教育教師準入和使用制度,通過出臺相關政策,多渠道引進“雙師型”人才。加速培養現有師資,創造條件,分期、分批地安排教師到基層一線掛職鍛煉或實踐,參加企業的專業技術工作,參與或承接企業的科研項目,使專業教師的實踐能力得以增強。
三、加大教學改革步伐,創新教學模式
在專業課的教學中,要改變傳統集中理論、集中實踐的教學模式,將理論和實踐適當分散、充分融合,即學中做、做中學、邊學邊做、邊做邊學,實行“教、學、做”一體化。在課堂教學改革上,要實行“大課”“、輔導課”“、實驗實訓課”的組合形式。要鼓勵學生主動學習,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學習與人交流合作技巧,給學生更多思考的空間,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團隊精神,鍛煉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加強校企合作,大力推行科技服務與開發,實行產學研結合。
四、加強工學結合機制,重點培養學生實踐能力
加強實訓基地建設,將企業的生產工藝、生產技術、生產流水線、經營管理模式引入校園,使教學過程和生產、科研、經營過程融合在一起,不僅能讓教師更加真實地教,也能讓學生更加真切地學。實訓基地要具有綜合性和規模,以滿足多層次教學的需要,不僅要滿足本校教學的需要,而且要滿足職業培訓、轉崗培訓、再就業培訓的需要,滿足職業技能鑒定的需要,集教學、培訓、技能鑒定功能于一身,起到推動職業教育發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