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計算機
計算機應用基礎是職高學生必須學習的計算機基礎課程,雖然學生們在中學時期已經不同程度的學習過信息技術,但是,學生在計算機文化、計算機的一些基本知識和技能方面還很是欠缺,所以,在職高學校中,怎么樣提高計算機基礎的教學質量和效率顯得尤為重要,教師相應的應該進行創新形式的教學改革,旨在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培養學生的興趣。
一、職高學校中,計算機應用基礎的教學現狀
職業高中的學生,多數由于年齡結構處于還不是很成熟的階段,因為學習成績偏差而沒辦法進入普高學習,這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學生的學習信心,所以不少學生直接表現為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態度不端正,對自己不負責任,依賴于教師的約束,不能嚴格的自律,這些情況導致學生在學習這門課程的時候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而且學生都來自不同的中學,信息技術的基礎存在著很大的差異,計算機水平參差不齊,大多數學生不能真正的認識學習計算機的目的,他們對該課程的認識僅局限于上網聊天打游戲,而計算機實際應用的能力是非常的欠缺,而且學生一直都是被動學習,叫上不少教師教學方法的問題,讓學生在生活中遇到計算機問題是就顯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二、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的相關策略
1、理論教學研究。很多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對枯燥的理論知識極為反感,但是在這門課程包含了計算機的組成、計算機軟硬件、網絡部分、信息技術與集成電路、多媒體技術等理論知識,每個部分及獨立,又互為基礎,加上它囊括的范圍太廣,知識頗為豐富,假如教師還是采取照本宣科,灌水式的教學方法,勢必會造成無聊的課堂氛圍。職高學校的學生都還處于孩子心性,青春期的叛逆讓他們有太多的事情想要自己做主,傳統的教學只會讓學生沒有想要學習這門課程的興趣,在打擊學生積極性的同時,不能達到開設計算機應用基礎這門課程的目的。
2、利用多媒體教學和黑板教學各自的優勢。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的特點,制作圖文并茂,畫面精彩,動靜結合富有創意的教學課件,在上課的時候,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講解,這樣會讓學生覺得教師沒有高高在上的感覺,從而能有效的促進師生間的交流。現代化的教學方式,能讓教師在一定程度上節約教學時板書的時間,讓教師在課堂上能更多的提問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或者利用提問的方式,開啟學生的發散思維,讓他們在自己的思考中找出問題,并且進行討論,進而解決問題,這樣間接的強調了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在增加學生信心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但是在使用多媒體教學時,同樣不要忘了傳統教學中黑板的重要性,比如教師在講解進制的轉換時(二進制向八進制、十進制、十六進制或者其他進制之間的相互轉換),利用多媒體教學,學生會覺得非常抽象,沒有實際存在的感覺,這樣不利于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掌握,所以,教師應該根據教材中的內容進行合理的教學安排,不要一味的將教學希望寄托于多媒體教學中。
3、理論教學實踐化。看似枯燥的理論,其實來源于千百次豐富的實踐。要通過實際聯想,促進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比如教師在講解計算機性能的時候,可以讓學生想象假如自己在買電腦時,會考慮哪些方面的問題,在想象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計算機硬件構成等相關知識的掌握,同時跟隨大家的思路,想象計算機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各樣的問題。通過大家的聯想,教師可以充分的與教材相結合,在學生接受理論的同時,鼓勵學生在面對問題是主動的思考,然后解決問題,讓學生帶著理論去實踐,真正做到融會貫通。
三、實踐教學研究
1、掌握學生心理,在教學時“區別”對待。教師可以在機房上機操作中了解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有的學生理論知識學得很好,但是動手能力薄弱;有的學生理論知識掌握了不是很好,但是實際操作卻很強;有的學生性格內向,不喜歡與人交流;而有的學生好勝,具有很強的表現欲,對于不同的學生,教師應該采取不同的教學和溝通方式,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同時因為在機房,教師和學生的距離更近,有助于教師進行個別指導,詳細的對學生所遇到的難題進行引導和解決。
2、循序漸進,逐步引導。要做好整體的教學規劃,在上機之前都要讓學生明確的知道上機要進行的操作是什么,課后給學生留一點作業,利用QQ,郵箱,電話等方式和學生建立友好的溝通方式。在實際上機過程中,教師應該保持先講解,學生操作,再補充講解的流程,這樣能夠培養學生靈活的應用能力,還能在不斷的練習中變得熟練,同時發現實際操作中會遇到的各種問題并加以解決,教師在學生不能找出解決方案時,應該及時作出總結,并歸納出現問題的原因,讓學生加深印象,同時,教師在學生實際操作的時候應該交給學生相關的操作技巧,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無形中形成自己的計算機實際應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