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宏觀經濟
經濟效益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根本,沒有經濟效益,就沒有足夠的現金流入,企業的發展就會萎縮,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就會削弱,擴大再生產的能力就會減弱。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很多,既有主觀的,又有客觀的。針對如何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筆者結合工作實際,談一下個人的思路與建議。
一、把好工程投標報價關
投標報價是工程施工的開始,報價不準,就會使工程項目出現先天性不足,施工期間很難彌補回來。這就要求企業在對所投標的工程編制標書時,對建設單位的資信評估不能少,現場考察不能走過場、流形式,編制標書時不能漏項和缺項,所采用的各種費用標準必須切合實際,這樣做出標書的標價才能切近實際標底。另外,為了確保中標,可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確定降低金額的范圍,在確保本單位利益不受影響的情況下進行一定比例的降低,但不能盲目降價,攀比降價,而不能為了中標而降價,要做到心中有數,這樣才不會使企業為了眼前的利益而蒙受巨大損失。同時,還要做到信譽低的工程不投,資金不落實的工程不投,巨額墊資的工程不投,項目相關手續不全的工程不投,經濟效益預測不佳的不投,防止工程一開始隱藏虧損隱患。
二、把好工程質量關
“百年大計,質量為本”,質量是企業的生命,可以這樣說,一個施工企業能否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并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一個關鍵的因素在于工程質量的好壞。這就要求企業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必須狠抓工程質量,減少質量成本(是指企業為保證和提高工程質量而支付的一切費用,以及因未達到質量標準而發生的一切損失,包括:預防成本、鑒定成本、內部損失成本和外部損失成本四部分),防止返工或返修的現象發生,因為返工或返修所發生的費用在標書中是沒有的,這部分屬于額外支出,返工和返修無形中加大了企業的成本,影響了企業的效益。
三、把好工程成本分解關
成本分解的目的是為企業提高經濟效益服務的。給項目負責人核定一個經營目標和開支標準,做到事前有預測、事中有檢查、事后有考核,避免盲目開支的現象發生,只要各項支出不超出開支標準,企業年度總體經營目標才會圓滿實現。具體做法是:對中標的工程,在開工之前進行成本分解,將中標合同清單中各種工程量的單價與駐地市場價格進行對比,確定該單項工程施工中人工費、材料費、機械使用費、間接費用的最低單價,以此計算出該工程的邊際利潤,用邊際利潤減去項目部本級需開支的費用,就是項目部最終實現的利潤。這樣進行層層分解后,工程才能開工。在施工過程中,還要落實到具體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并根據工程進展情況,進行中期盈虧分析,隨時檢查各項成本費用開支是否合理,是否有超前開支的現象存在,對與工程進度不一致的開支要及時查明原因,進行糾正,確保各項支出控制在規定的開支范圍之內。
四、把好工程成本管理關
成本是影響企業效益的最主要因素,也是最為敏感的經營杠桿,其管理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企業經濟效益的好壞以及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工程直接成本主要有人工費、材料費、機械使用費、間接費用和其他直接費構成。要降低成本就必須加強對這些費用的管理。
1.對人工費的管理
因為在一切生產活動過程中,人是最活動的生產要素,沒有人的勞動,一切社會生產都是不可能的,充分發揮勞動者在生產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是生產穩定持續發展和效益得以提高的保證。人工費是固定的,要降低人工費的支出,就必須想法精簡機構、減少層次、合并職能、壓縮費用,提高勞動生產率,使勞動生產率增長速度高于人工工資增長速度。這就要求企業合理配備人員,人盡其才,才盡其能,優化結構組合,做好對員工的培訓工作,提高其業務素質和技能,增加熟練工人數量,減少非生產人員數量,這樣做不僅可以提高工程質量、縮短工期,而且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成本。
2.對材料費的管理
材料費是工程成本的主要組成部分,對施工企業來說,材料費約占整個工程成本的50%~60%,這就要求企業在材料采購、保管和使用過程中必須加強管理,減少損失和浪費。在采購過程中要做到集中采購,同時庫存不宜過大,這樣可以減少資金占用,降低資金使用成本。對采購回來的材料必須建立健全保管和領用制度,改變重采購、輕管理的做法,要象管理貨幣資金一樣管理材料,因為材料是貨幣資金的轉化,力爭使材料的采購成本、管理成本和短缺成本最低。要建立最佳儲存量,確定最佳采購量,設定最佳采購間隔期。
3.對機械使用費的管理
機械是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工程質量的有效途徑,是衡量企業施工能力的重要標志。這就要求企業在固定資產管理中,合理調整固定資產的結構和布局,增加生產用固定資產數量,壓縮和減少非生產用固定資產數量。根據工程需要可購置一些技術含量高、生產能力強、耐用時間長的大型機械和設備,增強企業的競爭實力,同時也要改變對設備重用輕管的做法,尤其是對于大型機械和設備,必須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管理制度,由專人負責管理,定期維修保養,提高使用年限,充分發揮使用效率。對于使用次數少的機械和設備,可采用租賃的辦法,不必購置,以免造成閑置、占用資金,增加維修保養支出。
4.對間接費用的管理
間接費用也是工程直接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施工管理費又是間接費用的主要組成部分,加強對其的管理也是提高企業效益的主要途徑。這就要求企業必須精簡管理機構和壓縮管理人員,提高辦事效率。對于施工管理費,按成本分解核定一個數額,由項目部包干使用。項目部對核定的施工管理費再進行分解,如:將辦公費直接發給個人,平時不再報銷;將水電費、車輛修理費包干到責任部門,節約獎勵,超支不補等,做到“千斤重擔人人拋、個個肩上有指標”,充分發揮大家對工作齊抓共管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