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體育
體育文化是校園文化的重要體現形式,也是高校學生健康成長、健康發展的重要建設,按照文化要素的不同,大致能夠將校園體育文化劃分為校園體育物質文化以及校園體育精神文化兩種。校園體育物質文化是高校體育發展過程中不斷積累的外在物化形式的統稱,是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客觀物質保障,也是校園體育精神文化賴以生存、發展的重要基礎以及載體;而校園體育精神文化則是在校園中由師生長期創造的特定的一種精神財富和文化氛圍,可以說校園體育精神文化是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靈魂以及核心,其主要內容包括了體育思想觀念、價值取向、精神理念、道德風尚、實踐能力、審美觀念等等。由此可以看出,校園體育文化不僅僅只是學生強身健體的重要因素,更關系到高校素質教育的開展、實施。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不斷進步,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更加的嚴格,比如說更加重視人才的綜合素質、強調人才的綜合發展等等。就德、智、體、美、勞來看,體育在其中擔任著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從本質上來分析,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在素質教育中則起到了促進學生勞動能力提高的作用,具體主要體現在以下兩點:第一,體育運動中技術合理化、經濟化使我們懂得了如何花費盡可能少的能量去完成更多的任務;第二,經常從事體育運動可以改善肌肉的血液供應情況,增加肌肉的營養物質,使肌肉變粗,肌腱更加有力,使勞動能力增強。
盡管高校學生已經屬于成年人,但嚴格來分析,他們僅僅是初長成的成年人,并不具備絕對的成熟、理智,比如說難以自覺的約束自己的行為、對待實物不能夠客觀的分析等等,由此可以看出,剛進入大學的學生仍然處于蒙昧的感性階段。然而,通過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則能夠幫助學生不斷的成長,使其在感性與理性之間找到適合的發展,明白什么是健康、什么是美。而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對學生審美能力的促進,主要體現在以下三點:第一,通過運動使學生感受動作美,體驗心靈美和行為美,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情趣;第二,高難復雜的運動技術,優美的動作造型,使人們感受到的是科學的創造,是力量與美的體現;第三,體育鍛煉能使學生體魄美,形體均勻,姿態端正,動作矯健。
人的心理與生理有著直接的關系,比如說當一個人的身體出現某些問題的時候,其心理也必然會受到負面的影響,例如過分的擔憂自身的身體狀況;相反,當一個人的身體處于放松、健康狀態的時候,則能夠最大限度的滿足于心理需求,例如帶動正面情緒、更加有自信等等。由此可以看出,校園體育文化能夠有效的推動學生心理素質的完善,而這一點對于高校素質教育的開展是非常關鍵、重要的,因為高校學生只是稍大的孩子,只有不斷的完善自身的心理素質,才能夠不斷的促進自身的成長,而這個成長與高校素質教育的質量、效果則呈正比關系。
如何教會學生成為一個對社會、國家有用的人,并不是單純的、簡單的理論知識就能夠做到的,因為這既是制度的約束,也是人自身思想品德的建設。然而,如果高校在推動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加強對校園體育文化的建設,則能夠有效的實現理論與實際的結合,進而確保工作的高質開展。具體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第一,體育運動是有章可循、有一定約束的社會活動,在體育運動中有法律規范和道德規范,而且是在裁判員的直接監督下進行的,在參加體育活動時,要求人們必須遵守這種法律和規范,因此,參加體育活動對培養學生遵守社會生活準則是一個很好的強化;第二,體育運動講求的是團隊精神、合作精神,而在不斷實踐的過程中,則能夠帶領學生感知到這一空間,進而使學生在長期的運動過程中形成相應的思想品德,學會如何與他人交往、如何對待合作與競爭等等。
近幾年來,高校得到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而在這樣的發展前提下,校園體育文化也發生了巨大的轉變,比如說教學的模式、形式等等,而這些無疑都在推動著高校學生的健康成長、發展,因為在這樣的教學背景下,校園體育文化更加具有健身特征,而學生也能夠更加自由、自主的選擇適合自己的健身運動,從而提高健身的質量,實現預期的素質教育目的。
國家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推動,而人才的培養離不開對高校的建設,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家也相應的加大了對高校的建設力度,而這些無疑都使得高校獲得了更好的經濟基礎。在這樣的發展前提下,高校校園體育也得到了更高層次的進步,比如說經費的到位更好的完善了體育設施,使得高校學生的體育活動更加的豐富,而不僅僅局限于跑步、跳遠,而是逐漸的趨向于具有創造性意味的體育文化活動。
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在增進學生身體健康的同時,還能夠有效的培養高校學生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從而促進學生思想品德以及個性化的發展,實現預期的教育目標。由此可以看出,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的教育性特征區別于其他文化形態的教育特征在于他是一種全方位的教育,更夠更加全面、更加有效的推動預期教育目標的實現。
根據相關的調查數據顯示,不少高校為了能夠凸顯出自身的先進性,盲目的整合自身體育資源,比如說建設不適宜的體育場所,這樣不僅僅影響到了正常體育活動的開展,更制約了學生的體育行為,從而造成適得其反的效果。正是因為這樣,必須有效的、科學的、合理的制定與大學生相適應的體育文化建設規劃,這樣才能夠以學生為基礎,滿足學生的需求,推動素質教育的順利開展。具體的實施措施包括了以下幾點:第一,規劃應根據大學生的心理特點,積極倡導健康的體育精神,比如說愛國主義精神、集體主義精神以及拼搏進取、競爭、敬業精神等;第二,規劃應把體育文化與學風建設融為一體,制定出遠期目標和近期的具體目標,使學生了解體育、參與體育、享受體育。
體育設施是高校體育文化環境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反映在學生對學校可利用的體育場館設施的滿意程度上,而從側面來分析,體育基礎設施的建設,也是影響到體育活動開展的重要因素。由于體育具有的實踐性的特質,所以體育文化的傳遞、繼承往往都與活動、練習有著緊密的聯系,比如說高校擁有場地器材的多少、高校場館設施的質量等等,都將極大的促進或者是制約自身體育文化的傳播。正是因為這樣,還必須及時的加強體育基礎設施的建設,這樣才能夠不斷的完善自身體育環境,才能夠不斷的提高體育質量。而對于高校來說,建設的資金往往來源于國家以及社會企業,所以高校在大力建設自身體育文化,推動自身素質教育的過程中,還應該積極的引進相關的資金,以確保資金的充足,這樣才能夠從根本上完善體育基礎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