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企業文化論文
一、企業文化建設在現代管理中的地位
企業文化建設是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的客觀要求。
(1)企業文化建設是現代化企業管理思想的體現。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最革命的因素。現代企業管理從根本上說就是要尋求調動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的最佳途徑。實現企業管理的現代化,根本就是人的現代化。企業文化強調以人為本,使我們進一步明確了企業管理的主體和企業活力的源泉;企業文化提出以“軟”帶“硬”的模式,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合理的企業管理系統結構和有效經營管理機制;企業文化要求有鮮明的個性,為企業管理提出了應如何造就環境變化。總之,企業文化建設就是運用一種新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指導企業管理,以謀求企業管理的整體優化,提高企業的整體效能,不斷創造卓越,贏得優勢。
(2)企業文化建設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市場經濟也是信譽經濟。我國傳統道德有“誠信為本”之說。歷史上不少商人以及近代企業家,都是以誠信見著,譽滿四方。古語云“:人無信不立”。如果沒有誠意,不講信譽,搞一錘子買賣,企業在市場競爭中不可能有立足之地的。而塑造和傳播企業形象、培育“誠信為本”、“薄利多銷”的企業信念,貨真價實、量足守義的企業倫理道德等都是企業文化的主要內容,因而也就自然成為企業謀求生存和拓展,取得市場主動權和制高點的必然選擇。
(3)企業文化建設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有效的載體。企業文化建設是當前的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好形式,它把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管理有機結合,有效地克服了“兩張皮”,把企業管理中的軟件部分、非理性部分,“管理是科學又是藝術”的“藝術”部分納入到企業文化中,又和思想政治工作相結合,不僅使企業管理,而且使思想政治工作出現了新的局面,創出新的特色。
二、企業文化建設的重點
(1)要鑄造企業精神,培養團結協作意識。企業精神是企業在生產經營中逐漸形成的與順利實現企業組織目標相聯系的企業整體化、個性化的追求、志向和決心。企業精神是企業文化的概括性、綜合性反映。每個企業的企業精神都要具有鮮明特色,不能千篇一律,人云亦云。但都應包含創新、務實、團結、敬業精神等基本內容。同時企業精神也不是永恒不變的,必須隨外部環境以及企業自身條件的變化而不斷升化、濃縮,是一個螺旋式上升過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初級階段,我們企業尤其需要注重以下幾種精神的培養。一是“產業報國”精神。每一位企業廠長(經理)與職工都要有一種民族自尊意識和強烈的自豪感,抱著實現民族富強和國家振興的強烈而持久的愿望與感情,像長虹電器以振興民族產業為已任,便可產生強烈的沖動和動力。二是要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以人為本”是應當信守的重要原則。企業要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堅持全心全意依靠全體員工辦企業的方針,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用美好的愿景鼓舞人,用宏偉的事業凝聚人,用科學的機制激勵人,用優美的環境熏陶人。努力為全體員工搭建發展平臺,提供發展機會,挖掘創造潛能,增強其主人翁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激發其積極性、創造性和團隊精神。同時,要尊重全體員工的首創精神,在統一領導下,有步驟地發動全體員工廣泛參與,從基層文化抓起,集思廣益,群策群力,全員共建。努力使全體員工在主動參與中了解企業文化建設的內容,認同企業的核心理念,形成上下同心、共謀發展的良好氛圍。三是創新精神。“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江澤民)如果我們民族工業沒有創新精神,永遠也不可能趕上或超過世界先進水平。企業沒有創新精神,就不可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搶占制高點。四是自律精神。在市場經濟初級階段,新舊交替、沉渣泛起。面對市場經濟的負面效應,企業家如果不能在精神上加強武裝,加強自我修養,不能做到自省、自立、自警、自勵,就很容易被市場經濟所淘汰,甚至淪為人民的罪人。就是好企業,也會被整垮。五是要強化的領導責任。在建設優秀的企業文化過程中,領導是關鍵。俗話說,一頭獅子帶領一群綿羊,久而久之,這群綿羊就會變成“獅子”。要建設好企業文化,領導必須高度重視,認真規劃、狠抓落實,才能取得實效。企業主要負責人應當站在促進企業長遠發展的戰略高度重視,切實履行第一責任人的職責,出思想、謀思路、定對策,確定本企業文化建設的目標和內容,提出正確的經營管理理念。領導體制要與現代企業制度和法人治理結構相適應,要明確主管部門,安排專(兼)職人員負責此項工作,形成企業文化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各職能部門分工落實、員工廣泛參與的工作體系。與此同時,企業要深入調研、制定規劃,認真梳理整合各項工作任務,分清輕重緩急,扎實推進。要著力將核心價值觀轉化為企業文化規范,通過梳理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對員工日常行為和工作行為進行細化,逐步形成企業文化規范,以理念引導員工的思維,以制度規范員工的行為,使企業全體員工增強主人翁意識,做到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同成長、共生死,真正實現“人企合一”,充分發揮核心價值觀對企業發展的強大推動作用。
(2)關鍵是要提高員工素質。企業員工是生產經營管理的主體。員工的業務技能和思想品德水準的高低,直接關系到企業整體素質的提高。為此,應采取多種有效措施,特別是要通過卓有成效的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振奮企業員工的精神面貌,把思想行為統一到搞活企業、發展企業、振興企業的戰略目標上來。因此,要突出抓好五個方面的宣傳教育。一是形勢與任務教育。既要把企業年度計劃、發展規劃、美好前景告訴干部職工,也要把國家改革和發展的新形勢、新政策、企業所面臨的新挑戰、新機遇和新對策告訴大家,使大家認清形勢,看清方向,鼓足干勁,增強改革意識。二是艱苦奮斗、儉勤辦企業的教育。當前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很多,基本矛盾之一是資金短缺。離開了艱苦奮斗、艱苦創業,將一事無成。三是市場經濟競爭意識的教育。要使干部職工看到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商品競爭,優勝劣汰日益加劇的態勢,樹立憂患意識和危機意識,增強做好企業生產經營等方面的緊迫感、責任感、使命感。四是民主與法制教育。要使廣大干部職工在各項經濟交往和社會生產中遵紀守法,“重合同、守信用”,并通過學習掌握法律知識,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權益,不斷提高經營管理水平。五是抓好業務技能素質教育。要重視科技人才的地位和作用,充分發揮知識分子的聰明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