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旅游管理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業得到了迅猛的發展,我國已躋身世界旅游大國之列。根據世界旅游組織預測,202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國家和世界第四大旅游客源國。隨著我國旅游行業的飛速發展,旅游行業對旅游管理專業人才需求量開始逐步提升。然而目前國內許多中等職業學校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在教學中與市場需求存在著較大差距,部分教師依然按照原有的教材進行知識灌輸,無法與實際市場需求相聯系,進行實踐活動,導致學生專業技能較差,畢業之后無法直接投入到工作崗位中。針對此現狀,作為中等職業學校和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師就必須有職業危機意識,更要有職業創新意識和進取精神,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努力提升教學水平,培養出更加適宜的旅游專業人才以應對市場需求。
一優化課程結構
1.旅游管理專業應針對旅游市場需要而開設
旅游專業教學設計體系應包括主要課程開設、主要教學內容選擇、學生主要成績考核管理等方面。在完成各門必須開設的中職公共基礎課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專業技能課的教學,如導游實務、旅游法規、導游基礎、模擬導游、前廳服務與管理、客房服務與管理、餐飲服務與管理、旅游英語、旅游心理學、公關交際禮儀、旅游市場營銷等,當然,最重要的是專業技能課的訓練,這樣的設計體系符合市場的要求,能提高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整體素質。
2.適應當今旅游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適當調整旅游服務類專業的課程
近年來,廣西旅游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隨著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對立,廣西深化了與東盟各國的多層次旅游合作,有力促進入境客源的拓展,廣西未來的旅游接待服務將更多的面向東南亞各國的旅游者。作為與實踐緊密結合的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廣西中職的旅游專業可順應市場需求多開語言選修課,如英語、日語、韓語、越南語、泰語、印尼語等,或設置其中一些語言課程為必修課。重在加強口語能力的訓練,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增加開設藝術類課程,如舞蹈、音樂欣賞等,使畢業后的旅游專業的學生能歌善舞,善于交際,更受用人單位的歡迎。
二學生考評模式改革
各門旅游專業學科的教學內容安排要突出服務專業的主體,建立以“能力為本位”的教學體系,打破以往如中小學應試教育般的考試框架,制定出重在檢驗學生旅游服務專業技術能力的考核模式和標準。比如,模擬導游的考評以學生進行現場模擬導游講解為形式,在語言表達(25分)、景點講解(25分)、導游規范(20分)、應變能力(20分)和儀表禮儀(10分)等項目上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評價;客房訓練可以建立如下內容:項目/姓名、儀表10分、甩單20分、包角20分、套被30分、裝枕10分、整體效果10分等清晰列出。
三建設專業實訓室和學校實習基地
中職學校要充分重視實踐教學在培養學生應用能力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改變過去以理論教學為主的狀況,建立相對獨立的實踐教學體系,保證實踐教學在教學計劃中占有較大比重,讓學生“先在校學習——在實訓室模擬實踐——再到實習基地實習——然后回校理論實踐學習——最后到用人單位實習”,設置好每學期的教學計劃。教師多采用分組教學法、案例教學、情境教學等方法教學。模擬實踐主要利用校內實訓室,如語音室、形體訓練房、多媒體教室、模擬餐廳、模擬客房、導游模擬實訓室、旅行社模擬經營實訓室、旅游信息系統等實訓室。在校內進行模擬實習是配合專業課的課程實習,也是校外實戰實習的前奏,它既減少了師生在學校與企業間的奔波,提高了實習效率,也節省了教學經費。建設學校實習基地可使學生擁有自己勇于探索、敢于實踐的場所,在動手過程中培養學生自己研究問題和開拓創新的能力。在假期可安排學生頂崗實習,如到酒店、旅行社、景區景點實習等。同時,學校應建立教師實踐教學績效考核制度和學生實踐能力的考核制度,鼓勵教師進行旅游實踐教學內容和方式的創新,提高學生實踐課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加強校企合作辦學
為保證實踐教學的效果,學校不但應在校內建立專業實訓室,還應設法與旅游企事業單位進行合作,建立穩定的校外實踐基地。例如學校與附近的酒店進行聯合辦學,飯店既可以投入資金,又可派管理人員、技師、優秀工作人員擔任專業課教師,編寫教材供學生使用,還可以為學生提供實習場地。學生可利用休息日和假日到酒店進行頂崗實踐,也為飯店在寒暑假勞動力緊缺的時候緩和員工不足的壓力。在校學習的過程中不斷能到企業實踐,對學生來說也是難得的鍛煉,學生畢業后可雙向選擇,留在合作企業就業或者是另外擇業,這樣既提高了學生就業率,又能幫助合作企業留住其培養的優秀學生。學校也可根據企業需求編寫教學計劃,即與企業簽訂定向培養的合作協議,企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學校就培養什么樣的人才。
五加強師資隊伍培訓
教育的關鍵在教師,強校的根本在師資。教師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和決定著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步伐和質量。教師的質量、知識能力和文化素養是決定改革成敗的關鍵。因此,應廣開渠道,鼓勵教師自學和脫產培訓相結合,加大資金投入和培訓力度,努力提高現有旅游專業教師水平,以適應新形勢發展的要求。在師資隊伍建設上,要轉變教師的傳統教育思想、教育觀念,進一步加強學科建設,鼓勵教師完成學歷進修;輸送部分優秀年輕教師到辦學經驗豐富、實踐教學有特色、專家學者集中的國內外院校進行繼續深造和進修,以保持辦學活力。加強校際間的學術交流,在不變更其所屬人事關系、戶籍等前提下,根據專業設置及課程結構的需要吸引知名專家、教授來校講授本專業的前沿知識,并結合自身工作實踐對學生進行創新教育及技能培養,充實師資隊伍,改善師資結構。建設一支“雙師型”教師隊伍,既能熟練準確地傳授課程知識,又具有較強的實踐指導能力,這是旅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對師資隊伍建設提出的必然要求。加強校企之間的合作,鼓勵或要求旅游專業教師到優秀旅游企事業單位實職、兼職鍛煉,系統地獲取實踐經驗和最新的行業信息。鼓勵教師到政府相關部門了解方針、政策及地方的經濟發展狀況,了解行業發展的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運用所學知識為政府、行業及企業提供可靠、可行的運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