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財務管理
事業單位是保障社會公益性福利發展的服務性機構,財務管理是事業單位經濟管理的核心。我國現行事業單位會計準則和制度對加強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改革的深入,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在預算管理、資產管理、人員管理以及內部控制和監督等方面仍存在一些問題亟待完善,因此在新形勢下加強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勢在必行。
1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1.1領導財務管理意識不強、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一些事業單位領導不重視財務管理工作,缺乏財務管理意識,沒有把財務管理與業務管理聯系起來,財務管理應有的輔助決策和監督控制功能沒有得到充分發揮,以至于資金使用效率不高。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對于內部控制的反饋,最有效的是進行內部審計。有些事業單位雖然設置了內部審計崗位,但領導不重視,內審人員的綜合素質不強,工作重點往往是審計資產、資金的安全以及對財務收支預算執行情況的審計。但現在無論是企業還是事業單位,都應由單純的財務收支審計轉變為對單位整個經濟活動的全面控制,過去的審計內容達不到管理發展的要求,更無法充分發揮內部控制的監督反饋職能。
1.2預算編制不全面、預算執行有差異
預算編制實際是一項各個部門互相配合的工作,可一些事業單位時編制預算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把編制預算當成一項普通工作來完成,沒有認真學習各級部門有關編制預算文件的精神和要求,沒有組建預算編制領導機構,沒有充分考慮事業發展的新情況,沒有認真安排各部門專業人員對單位上年實際支出情況和本年實際需求情況進行全面細致的匯總調查,只是財務人員進行“數字分割”,導致編制預算的指導性不強,預算安排不全面,造成預算中各項支出與實際支出有差距,從而導致預算的執行力不強。
1.3固定資產管理不規范、會計核算方法待改進
目前,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管理在很多方面存在問題,表現如下:
1)賬務、實物核銷不同步
由于事業單位是非贏利組織,其資產管理有規定的行政審批程序,這也就影響的資產處置的及時性,已經損壞或報廢的固定資產未按規定程序進行審批核銷,造成有賬無實。同時對資產的移交手續不全,責任不清,造成資產的利用狀況、使用效率難以掌握,影響了資產實物和賬務核銷的同步性。
2)固定資產實物盤點不及時
按照《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固定資產管理要求賬實相符,即固定資產的賬面數量與實物數量要相符。這就要求我們定期(半年或一年)對固定資產的實物數量進行盤點、核對。但由于大部分單位未配置固定的資產管理人員及各部門分工不明確,造成對固定資產盤點間斷和滯后,因此造成固定資產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難以及時發現,進而造成處理問題的時間滯后。
3)固定資產核算方法有待改進
現行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事業單位實行收付實現制,不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這一規定實質上是將固定資產的使用成本于購買時一次攤銷。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重資金,輕實物”,“重購置,輕管理”。因此,固定資產在采購的時候往往能夠得到重視,層層審批,責權分明,但是在采購之后的使用環節卻被慢慢的忽視了,比如固定資產的定期保養維護、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等等,忽略了資金的另一種存在方式———實物。
1.4財務人員整體素質不高、會計基礎工作有待加強
事業單位財務人員整體素質參差不齊,普遍存在理財觀念保守,學習主動性不強,知識更新和補充不及時,有相當一部分未經過系統的財會知識培訓,造成會計基礎工作不規范,管理能力和處理風險能力不強。
2加強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建議
2.1加強管理意識,完善管理制度
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好壞,與單位負責人對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視和認識程度密切相關。因此,國家和財政部門應加強對單位負責人進行財務管理等方面的培訓,使他們充分認識到財務管理的重要性,通過嚴格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事業單位要建立健全各項財務管理制度。單位領導應充分重視內部審計機構的設置以及相關財務人員的配備:建立單位財務內部審計和控制制度,實行監管分離;以《事業單位財務規則》、《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為基本衡量標準和依據,進一步規范事業單位的會計基礎工作;財務人員要持證上崗,分工明確,實行嚴格的崗位回避制度;要以加強和完善財務管理,開展定期的監督檢查。
2.2引入權責發生制,改進會計核算方法
現行事業單位大致分為監督執法類和公益類、經營服務類。對于監督執法類事業單位,主要定位還是在于其政府職能的實現,其資金主要來源于財政撥款,所以仍然適用收付實現制的會計核算;對于經營服務類的事業單位而言,需要更加全面和相關的會計信息來支持其財務決策的做出,因此應當引入權責發生制的會計核算體制,增強會計信息的決策性;公益性事業單位既要考慮財政資金的使用,又要兼顧社會資金的盈利性,單純的用某種單一的會計核算體制都難以滿足其財務要求。所以,對于其公益性的資金使用,沿用收付實現制的會計核算體制,而對于經營性資金使用,則引入權責發生制會計核算方法。
2.3加強預算管理,合理安排收支
事業單位應充分認識預算編制的重要性。編制部門預算時要集思廣益,收集各部門的資料,細化預算,科學合理的安排收支,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嚴格執行部門預算,按項目、時間、進度支出,不準隨意變更預算項目,規范資金使用,確保年度收支平衡。因特殊情況確需調整預算或追加支出的,應按規定的程序報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