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文化產業論文
一、常州動漫產業的現狀
常州在由投資驅動型經濟向創新驅動型經濟轉變的過程中,率先把動漫產業作為創新型產業進行扶持和培育。幾年來,在文化部、廣電總局等相關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市委市政府確立了政府引導、市場主導、企業主體的發展模式,通過政策資金扶持,產業規劃引領,產業資源整合,公共服務平臺支撐等舉措,常州動畫產業基地建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動漫產業正在成為城市經濟的新亮點和城市形象的新符號。
(一)基礎規模越來越實
常州動畫產業基地現擁有創業、常新、常裕等三大產業園區,產業用房面積達10萬平方米,入駐園區的境內外企業已超140家,形成了動漫研發制作、數字娛樂、網絡游戲、服務外包等特色產業集群,形成了原創動漫10000分鐘/年以上的生產能力,集聚規模已位居全省之首、全國同類基地前列。而在此之前的2005年,園區入駐企業尚還不足20家,結構也很單一,銷售收入還不足400萬元。
(二)競爭實力越來越強
武進、常州動畫產業基地現園區企業中,共有20家企業成為國家認定的動漫企業,其中2家是國家重點動漫企業,3款動漫產品為國家重點動漫產品,5家企業和5個動漫項目是2009—2010年度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國家重點動漫企業數”、“國家重點動漫產品數”、“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數”均位列江蘇之首。匯聚了如T3、M-Game韓國上市公司、全國第二批動畫基地江通動畫等一批規模水平高、競爭能力強、發展潛力足的團隊。
(三)平臺服務越來越優
常州動畫產業基地公共平臺門類齊全、漸成體系,是涵蓋產業鏈的重要環節。國家級平臺主要有:二維無紙動漫技術服務平臺、中韓游戲人才培訓平臺、常州國際動漫藝術周信息交易平臺、3D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國標委“動漫服務標準”推行平臺。省級平臺主要有:產學研聯合創新服務平臺、CNITO國際服務外包承接中心、服務外包人才培訓平臺等。園區自建平臺主要有:亞洲動畫聯盟、投融資平臺、動漫衍生產品研發平臺、影視動畫制作平臺、產品產權線上交易平臺、游戲研發與運營平臺、校企合作人才培訓平臺、國際交流合作平臺、動漫題材專家咨詢平臺、知識產權維權服務平臺等。
(四)原創質量越來越好
截至2011年,在國家廣電總局立項的原創動畫題材已達116部,完成了35部動畫片、6部動畫電影。其中有19部動畫片、動畫電影在央視播出、在全國各大院線上映;有20多部作品走出國門,打入海外市場,遠銷歐美、中東、東南亞國家和地區;擁有《小卓瑪》、《恐龍寶貝》、《十萬個為什么》、《浩昊文字國歷險記》等一批知名原創動畫品牌,擁有《炮炮兵》、《佩佩小豬》等一批網絡動漫、手機動漫品牌,先后共有43部動漫作品登頂“全國動畫精品”一等獎、“星光獎”、“白玉蘭獎”、“華表獎”、“美猴獎”、國際家庭電影節“外國電影最佳教育片獎”、戛納電視節作品征集一等獎等90余項獎項。
(五)對外影響越來越大
常州從2004年底成為首批“國家動畫產業基地”以來,已先后擁有了“國家數字娛樂示范基地”、“國家二維無紙動漫公共技術服務平臺”、“中韓網游人才培訓基地”、“中國產業集群50強”、“2009中國最佳創意產業園區獎”、“常州國家現代服務業文化創意產業化基地”等國家級品牌;還擁有江蘇省“原創影視動畫生產示范園區”、“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和“國際服務外包示范區”等省一級品牌。
二、常州動漫產業發展所面臨的問題
常州發展動漫產業起步早、步子大、舉措實、成效顯,形成了較強的先發優勢和再造優勢。但面對全國70個動漫產業基地“同質化”競爭愈演愈烈,面對國際動漫強國瓜分中國市場的競爭日益加劇,常州動漫產業如何揚長避短,發揮優勢,增創特色,加快發展,已經很現實地擺在了面前。通過調研,發現常州動漫產業還面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產業發展層次有待進一步提高
一是缺乏原創精品力作。近幾年,原創動漫的產量、質量雖有一定的基礎,大多數作品雖然得過大獎、上過媒體,但其影響力、知名度仍不夠強。特別是缺乏像“喜羊羊與灰太狼”、“藍貓”、“虹兔”這樣在國內外有重大影響力的作品。二是動漫產業鏈尚不夠長。資源更多的集中在動畫和影視上,上下游沒有完全打開,即使是好的作品也往往中止于播出環節,由于播放平臺收購價格低,企業難以收回成本,虧損仍較為普遍。三是龍頭骨干大企業仍不多。園區集聚企業數量雖多,但真正有超強實力、有國際影響力的龍頭企業仍缺乏,這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園區發展的感召力、吸附力和內生優勢。
(二)高端復合型人才有待進一步培養
目前常州動漫企業的導演和負責人大多畢業于藝術院校,缺乏企業管理和市場營銷才能。常州相關院校培養出來的動漫人才層次較低、類型單一,動漫企業管理和市場營銷策劃類人才特別是高端復合型人才缺乏。導致研發原創的能力普遍偏弱,更多的是做一些來料加工,真正靠智力和創新盈利的不多。
(三)市場定位有待進一步拓寬
受制于中國動畫作品一直以低幼兒童為目標市場,以突出教育功能為主體,動漫創作題材不同程度受到了影響。目前,常州動漫原創也普遍將受眾定位在10歲以下的低齡兒童,產品大都主要以滿足兒童的“消遣”為主。事實上,動漫產品的主要消費群卻是13~35歲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