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電影電視
韓國影視劇唯美性強。韓國人對美感的追求反映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影視劇則把這通過屏幕傳達給受眾。通過影視劇這個平臺,受眾能夠了解到韓國人的生活習慣、時尚元素、文化氣息等,這相當程度上帶動了韓國旅游事業的勃興,當然這也得力于韓國政府對文化產業的大力扶持。韓國電視劇的唯美自有造假之嫌疑,但從能夠看清韓國社會全面真相的韓國電影中,我們也能看到唯美的影子,自是一種傳統的因子在韓國影視劇界里涌動。浪漫的愛情電影唯美自然不在話下,即使題材涉及性與心理分析的電影,如《漂流欲室》、《情人》等,同樣也有唯美策劃。而暴力電影,其美之意味則需與暴力美學相聯系進行欣賞。韓劇的唯美文化追求可以說影響甚大,韓流的勢力一波一波地沖擊著各地影視劇的制作,包括港劇、臺劇以及大陸電視劇的制作。
《大長今》在唯美策劃上一定程度代表了韓國古裝歷史劇的創作模式。以《大長今》為源頭,韓國本土也相繼推出了大量同類題材的歷史劇,并且影響到香港歷史劇與大陸歷史劇的創作。
一、電視主題的唯美策劃
(一)韓劇:美女勵志
自古女人就是戲,《大長今》的創作重點就在于女人———養眼的美女,女人的斗爭,女人的勵志。特別是大長今所處的那個時期,女人的地位本身就比較低,能夠從勵志中成功更加難能可貴,這也是《大長今》吸引受眾眼球的一個噱頭。勵志故事自然會圍繞女人的爭斗來展開故事情節。韓國在女人身上花的心思已足夠體現出唯美意識,從整形、妝飾、服飾到飾品等,都是韓國女人生活的重心。大部分韓國電視劇都以女人為中心,浪漫灰姑娘的童話故事,賺盡眼淚的凄美的愛情故事,傲慢的公主小姐,明星們的愛情生活,平凡家庭里的愛情生活故事等等,這些個性不同的女主角都在生活中追求唯美。韓劇里連掃地的大媽、家庭里的婆婆等都注重化妝的唯美效果。韓國人的美麗追求剛好與其整形技術的發展相互呼應。其實這符合古往今來人們審美中以人喻花的傳統的審美心理,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美麗而珍貴的事物往往更容易吸引人的關注,他們的消逝往往更容易讓人心疼。韓劇則抓住這一傳統的審美心理來結構電視劇。《大長今》的編劇最初確定以女人為中心展開故事,原因有三:一是所有醫女、宮女都是皇上的女人,她們不允許與其他男人產生愛情,視角比較獨特;二是醫女有自己的職業特點,一群醫女、宮女在一起容易勾心斗角,便于故事展開;三是醫女與飲食、藥膳相結合,可以形成電視劇最有趣的部分。《大長今》以養眼的美女勵志為線索,以美女們的斗爭來展開故事情節,這本身就做足了噱頭,與之前古裝歷史劇以男人為中心結構故事全然不同,這當然也是大長今熱的一種主要原因。
(二)港劇:金枝玉葉之孽情
2004年香港熱門電視劇集《金枝欲孽》,源于編劇戚其義在2002年于北京拍武俠劇時的一個靈感:“為何不拍一部關于后宮女人互相爭斗的故事呢?”由男人弄刀弄槍的明爭,到美女脂粉色相的暗斗,打一場艷麗奪目的戰爭,從劇中觀眾會看到許多在家庭、公司中發生的事情,只不過將這些變成了一個以紫禁城為歷史背景的戲。[1](P73~74)
這實則與《大長今》編劇的想法殊途同歸。《金枝欲孽》的收視率不錯,讓香港電視劇在古裝歷史題材的創作上初嘗甜頭,2009年TVB劇集《宮心計》則將其主題文化的唯美策劃發揮到了極致。《宮心計》播出之后有山寨版《大長今》之嫌,網文如此評述:“在熱播的同時,有網友指《宮心計》是‘A貨’,抄襲韓劇《大長今》的人物設置和橋段。《宮心計》原名《劉三好》,講述的是佘詩曼扮演的劉三好以‘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的原則在宮闈之中求生存的故事,她的善良堅強、心靈手巧更好似大長今,楊怡飾演的姚金玲則是連生和今英的混合體,鄭嘉穎飾演的侍衛高顯揚很像閔大人等。至于劇情方面,劉三好年幼時父親被貶官,母親又慘遭害死,和高顯揚相愛等橋段更是被網民直斥與《大長今》一模一樣。不過,監制梅小青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會接受批評,不過她卻否認抄襲:‘《大長今》講膳食,我們講四房,主要講造首飾和針黹,已經盡力避開講膳食。’”[2]不管抄襲與否,《宮心計》在主體藝術方面一樣承襲了女人戲,以美女勵志和斗爭為線索貫穿整個電視劇,只不過反映的時代不同,地域不同,從而賦予了電視劇不同的主題特色。
(三)大陸劇:美女之秘史
大陸古裝歷史劇向來收視率頗高,制作精良,曾經在香港地區創下較高的收視率,甚至超過了本土港劇的收視率,如《還珠格格》、《康熙微服私訪記》、《鐵齒銅牙紀曉嵐》、《雍正王朝》、《康熙王朝》等,這與《大長今》在香港地區創下高收視率相同。但大陸古裝歷史劇大部分以男人為中心,主角除了皇帝還是皇帝,除了1995年陳家林執導的《武則天》,2000年李少紅執導的《大明宮詞》,以及2002年尤小剛、劉德凱執導的《孝莊秘史》,還有2009年尤小剛執導的《楊貴妃秘史》。這幾部電視劇主角是女人,但《武則天》中武則天仍是以皇帝身份出現,還是以男人戲為中心,而《大明宮詞》創作的重點在于藝術的表現,不在于女人戲。《孝莊秘史》、《楊貴妃秘史》則著重表現兩個女人傳奇的一生,敘述的重點在于傳記本身以及歷史故事的呈現,還是以男人戲為中心來建構。受《大長今》、《宮心計》電視唯美藝術影響較深的當屬2010年3月首播的《漢宮•美人心計》,該劇由編劇于正改編自小說《未央•沉浮》,描寫了風姿妖嬈的漢室后宮中,幔帳幕簾之后的美人爾虞我詐,斗智斗勇。“《美人心計》是首部聚焦漢室后宮爭斗的女人宮廷大戲,在此前的宣傳中被稱為‘漢代版《金枝欲孽》’又或是‘古裝版《潛伏》’。不過開播幾日,觀眾卻發現,該劇和TVB去年的臺慶大劇《宮心計》頗為相似,開篇都是女主角童年時父親或母親因為卷入宮廷斗爭而被陷害致死,留下年幼的女主角和一個小姐妹在宮廷中相依為命,而長大后,由林心如扮演的竇漪房頗像佘詩曼扮演的劉三好,聰明伶俐,處事小心謹慎,常常能化險為夷,而王麗坤扮演的妹妹慎兒就像楊怡扮演的奸妃姚金玲,處心積慮,總想搏上位,最終一對好姐妹不得不反目成仇,而兩人與皇帝三角關系的設置也與《宮心計》如出一轍。”[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