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勞動法在法律不斷健全的時代背景下逐漸得到完善,勞動法的適用范圍是勞動法運用的指針,能夠為勞動法的合理運用提供方向。勞動法的使用能夠起到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以及保障失業人員的經濟來源的雙重作用。筆者主要通過本文分析勞動法當中經濟補償的適用范圍以及主要性質,通過對勞動人員的切身利益和實際需求的分析,闡述經濟補償的實際價值,并且對勞動法當中規定的經濟補償制度的實際運用方向進行介紹。
【關鍵詞】勞動法;用人單位;失業人員;經濟補償
勞動法的運用合理性直接關系到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在不同的社會時期,勞動法發揮的作用也不盡相同。勞動法的實施需要做到充分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但在不同的社會背景下,勞動法的適用范圍需要根據實際需求進行動態調整。經濟補償機制是勞動法當中的重要內容,是對勞動者和失業人員合法權益的有力保護。因此,勞動法當中經濟補償的內容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始終要與社會需求相匹配,需要進行適時調整的。
1 勞動法當中經濟補償的主要適用對象
1.1對于失業人員的經濟支持
勞動法當中,經濟補償相關的內容相對較多,在多數勞動糾紛案件當中,均有經濟補償部分的內容。如果并非因為勞動者的個人原因而失業,用人單位就需要對勞動者提供經濟補償。經濟補償的主要意義是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給失業人員經濟補償,用于維持失業人員的正常生活支出。我國對失業人員的保障還有社會保險的機制,在失業之后的一定時期內,失業保險主要用于失業人員的日常生活支出,但金額往往與失業人員真正需要的經濟支出相差甚遠,特別是在一些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城市當中,失業保險根本不能滿足城市生活的基本支出,說明我國的失業保險并不能做到對失業人員進行充分的經濟支持。勞動法當中經濟補償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為失業人員的生活質量提供部分支持,特別是在失業保險機制相對不完善的背景下,經濟補償為失業者提供一部分經濟上的保障,一方面有助于完善失業保險機制,為失業者的生活提供雙保險。另一方面,有助于維護社會穩定,降低用人單位侵權事件的發生率,實現對勞動者的法律保護。
1.2經濟補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約束用人單位的行為,減少侵權事件
勞動法規定的經濟補償內容可以使用人單位侵權付出的代價更大,用人單位往往會注重經濟效益,當侵權行為會造成單位付出的經濟代價較大時,用人單位往往就會規避法律風險,不會輕易做出侵權行為。經濟補償的使用能夠對用人單位的行為進行約束,規范其用人行為,這對于從根本上減少侵權行為至關重要。此外,一項研究表明,在大城市當中,勞動者遭受不公平待遇,被惡意侵權的風險較高,導致勞動者在經濟上受到損害,此時,經濟補償制度可以作為勞動者維權的武器。
2 經濟補償的主要用途以及適用范圍
2.1經濟補償適用于維護被侵權的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我國保險制度正在逐漸走向完善,但侵權給勞動者帶來精神和經濟上的損失仍然不能完全通過保險制度進行救濟,此時,經濟補償的適用至關重要。特別是適用于用人單位存在侵權行為的情況,經濟補償能夠體現法律對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的充分保護,給予勞動者精神慰藉,適當標準的經濟補償對于用人單位也是法律約束,對勞動者的保護當中,經濟補償的適用必不可少。此外,失業保險還處于有待完善的階段,單靠失業保險可無法滿足失業者的經濟需求,經濟補償也是補充失業保險的重要組成部分。失業保險存在保障程度較低,覆蓋率不高的問題,特別是對不在失業保險范圍的失業人員而言,經濟補償會成為維持生活的救命稻草。
2.2經濟補償有助于維護勞動合同的穩定性
勞動法當中規定,在用工后一段時間內,不與勞動者簽訂正式勞動合同,就會視為無固定期限合同,或者在某種情況下,需要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特別是企業當中用人成本是決定用人行為的主要因素,經濟補償的適用能夠促進勞動合同的合法性。勞動合同的性質是直接誒關系到經濟補償的,如果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的是固定期限合同,就會使用人單位避免提供經濟補償,這對于維護合同的穩定性具有積極作用,特別是可以減少短期合同的簽訂,增加長期固定期限合同的數量,進而維護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的關系的穩定性。
2.3經濟補償可以適用于防止用人單位的侵權行為
當前,企業的用人成本是老板用人時考慮的重要因素,甚至一些老板為了減少對勞動者的工資支出,對法律規定持有漠視的態度,在法律明確規定的情況下,公然挑戰法律底線,提出不合理押金,長時間加班等各種無理要求,嚴重侵害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在用人單位存在違法行為的前提下,勞動者可以以侵權為由提出離職,但在這種情況下,適用經濟補償制度,用人單位需要為自己的侵權行為買單。企業為了避免出現經濟補償支出,也會對法律規定給予應有的重視,努力規避各種法律風險,不侵害勞動者的應有權利。但經濟補償數額較大時,企業會盡最大努力避免侵權事件的發生,維護與勞動者之間的和諧關系,避免法律糾紛的發生,這對于減少法律糾紛,維護人際關系和社會經濟運行的穩定具有長遠意義。
3 總結
勞動法規定的經濟補償是用于多種情況,主要的適用范圍是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為維持失業人員的正常生活助力。經濟補償制度對于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均有作用,一方面,用人單位在經濟補償制度的約束下,不敢任意妄為,有助于提升其法律意識。另一方面,有助于解決勞動者的維權難的問題,經濟補償在維持生活的同時,也能夠起到維護工作穩定性,穩定其經濟狀況的作用。當然,經濟補償的內容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要根據工作性質以及社會發展需要不斷完善,進而保證經濟補償制度能夠發揮應有的作用,體現法律的公平性。
參考文獻:
[1]楊濤.廣東工會改革研究——基于非公有制企業職工參與的視角[J].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學報,2019(4).
[2]楊浩楠.美國雇傭自由規則在判例法中的確立及啟示[J].現代法學,2019(1).
[3]瞿皎姣,趙曙明.中國工會代表性的提升策略研究——組織社會學新制度主義的分析視角[J].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
推薦閱讀:衛生經濟學論文如何發表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