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施工企業經濟運行分析是反映企業經濟狀況的晴雨表,基于經濟運行的綜合分析是企業發展規劃制定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它直接反映了企業發展過程中經濟效益和管理體制的優劣狀況。通過改進施工企業經濟運行分析促進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進而提高經濟效益是施工企業目前擺脫困境的有效途徑。
關鍵字:施工企業,經濟運行,管理,職稱論文發表
近年以來,建筑企業取得了巨大的發展。目前無論從數量規模還是內部質量和經濟效益來說建筑企業都較之以往取得了令人驕傲的成就,為整個建筑行業的發展以及國民經濟的整體提高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競爭的不斷加劇,總體經濟發展狀況為施工企業帶來前所未有發展機遇的同時,也為其帶來了不小的挑戰。在目前的市場條件下施工企業的發展面臨著不小的困境,而在造成其困境的諸多因素中,除市場競爭等外部因素外,更多的原因則是企業內部管理不善的結果,而管理不善則直接來自于企業內部經濟運行分析工作嚴重不足。因此,要提高施工企業的經濟運行效益,走出目前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困境,必須抓住問題的主要矛盾,從阻礙企業經濟效益的內因入手,改進和加強企業經濟運行分析工作,促進施工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為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開辟新的道路。
一、 施工企業經濟運行分析的涵義及其重要性
(一)、經濟運行分析的涵義。
經濟運行分析是指在企業經濟活動中,立足于企業當前經營狀況和歷史統計狀況,以一系列生產和經營數據、規劃、發展發展目標作為基礎,通過橫向和縱向的對比分析,找出影響企業經濟效益的主要因素,從而提出改進途徑或者新的發展目標,進一步規范企業的管理制度進而提高經濟效益。
施工企業的經濟運行分析本質上來講就是以企業本期(通常以季度或者年為單位)的財務,盈利數目等一系列企業運作過程中的指標數據作為起點,通過對各項指標數據的科學,系統的分析查找企業運行過程中存在的異常情況和不足之處。以此作為基本憑據,逐步揭開隱藏在一系列數據背后的企業實體經營過程中的缺陷,并及時找出導致缺陷的因素,及時有針對性地提出改進的措施,評估改進措施的實際效果,為企業未來發展目標和規劃的制定提供可靠地依據。
(二)、經濟運行分析的重要性。
搞好施工企業的經濟運行分析工作,全面,系統,科學地分析企業的經濟發展狀況,針對企業管理中的缺陷和不足及時提供具體,有效的改進措施并加以徹底的貫徹實施,是全面準確了解企業狀況,掌握企業生產經營進度,優化企業資源配置,開發企業發展潛能,明確企業經濟責任,調動企業內部生產積極性,提高經營管理水平最直接,最有效的的途徑之一。
二、 建立施工企業經濟運行分析體系
施工企業的經濟狀況可以通過很多指標反映出來,眾多的指標都可以從一個角度分別反映企業經濟運行的情況。但是對企業經濟狀況的全貌卻沒有一個指標能夠準確,完整地反映出來。因此,要全面反映企業的經濟狀況首先就要建立一套包含了眾多指標的評價體系。但是在體系的建立過程中,由于企業類別,分析方法以及側重指標等的不同,企業的經濟分析體系也就千差萬別,沒有一個通用型的模式可供參考。就目前施工企業經濟運行分析體系的建立來說筆者認為主要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慮:
(一)、充分考慮經濟分析的主體
目前的施工企業根據性質和規模以及組織形式的不同主要可劃分為國有施工企業,私立性質施工企業,企業集團,具有獨立核算能力的企業和一般的施工承包單位等。對此可以根據不同企業主體的實際情況建立自己的分析體系,確定經濟運行分析的側重點。以筆者工作的廣西盛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為例,作為一個獨立的施工類企業,我公司的經濟運行分析體系就是建立在自身實際基礎之上的,在其它企業制定自己的經濟分析體系時,我公司的分析體系就可以作為一個有益參考,但是絕對不能照搬照抄,必須根據自身企業性質,組織形式,對指標選擇,參考數據,分析方法,分析側重點以及工作規則等作相應的損益變化。
(二)、以經濟分析目的為基礎,選擇分析體系和側重點。
施工企業的經濟分析工作,根據目的的不同可以側重分析企業的技術實力,安全施工能力,工程設備條件等,也可以側重于分析企業承接大型工程的能力。施工企業多數為了實現企業的發展壯大,通常以打造“安全施工,質量過硬”的精品工程為目標,因此,企業經濟分析工作應該側重于工程質量和安全施工,通過經濟分析找出國內同行的相關先進指標和自身的不足之處,通過指標的對比,制定符合自身實際情況的目標。以先進指標為準,有針對性地制定自身可行的方案,并予以切實的貫徹實施,最終才能后來居上實現超越。因此,筆者認為施工企業的經濟分析應該側重于分析自身安全施工和質量保障能力。
(三)、考慮施工工作實際,突出項目部工作能力分析
眾所周知,施工企業的具體工作和一線施工的開展主要由工程項目部來承擔。工程項目部實際上是連接施工企業高層和基層施工人員的橋梁,在施工過程中諸如:質量把關,安全措施的落實,消防規則,以及各種生產規章制度的制定和實施都由項目部直接承擔。因此,工程項目部的能力直接關系到工程的成敗和施工企業的發展。在企業的經濟運行分析活動中,要十分突出工程項目部的工作能力分析,通過分析找出其中的不足和缺陷,以同類企業中先進指標為標桿,針對性地提出改進措施和工作機制,把符合自身企業的實際措施和工作制度及時地推行到工程項目部中去,通過工程項目部的特殊地位,有效提高企業發展水平和各項工作質量。
三、 完善施工企業經濟運行分析工作步驟
(一)、設定合理的指標
對于施工企業來說,指標可以是工程項目預算指標,歷史平均值,同期其它同類企業指標,也可以是同行業先進企業的經營指標。指標是一個參考值,是一個定值,對于不同企業,或者是同類企業,甚或同一個企業發展的不同時期其指標不同。進行對比時應該予以選擇,剔除其中的變量因素,再進行對比分析,力求為自身制定合理,科學的指標,從而作出正確的判斷。
(二)、比較實際結果與預定指標,對結果進行深入分析。
施工企業通過經濟分析結果制定了指標以后,在按指標推進工作一段時間以后,要把取得的實效與預設指標進行對比。及時了解預設指標中哪些按計劃得以完成,哪些沒有完成,及時總結經驗,找出不足。把經驗和教訓傳達到相關部門,讓各部門尤其是基層部門了解到差距在哪,不足之處在哪里,及時在工作中予以糾正錯誤,推廣有益經驗。在完成對指標結果完成情況的向下通報后,還應該及時對結果進行深入分析,挖掘深層次的原因所在,在結果分析的基礎上提出對日后工作有預見性的改進措施,并且及時上報上一級決策部門,為上級決策部門下一階段工作目標和決策的制定提供可靠地依據。
四、提高施工企業經濟運行分析工作的覆蓋面。
經濟分析工作是一個涵蓋企業日常經營管理反方方面面的系統性工作。經濟分析工作要最大限度地反映企業經濟狀況,經濟分析就應該盡可能全面地包含企業經濟活動的領域。對于施工企業來講,筆者認為可從如下幾個方面提高經濟運行分析工作的覆蓋面。
(一)、掌握企業財務信息
財務信息是企業經營成果的最總體現,也是經濟分析的主要切入點。由于財務核算多數是在經營活動完成之后進行的,所以核算結果往往與經營信息部同步。因此,施工企業的經濟分析工作人員要及時全面地掌握企業的財務信息,在分析中把財務信息和實體信息結合起來,進行全面系統的分析,才能得出準確的結論。
(二)、掌握經營信息
企業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統,把企業經營中相關的資金,物資以及人才信息納入統一的數據信息庫,使企業的經濟運行分析得以建立在數據種類充分,信息及時,數據真實性強的基礎上。使得企業經濟運行狀況分析人員可以方便及時地掌握企業經營狀況的第一手資料,為經濟分析活動的有效開展奠定基礎。
(三)、深入掌握企業經營過程和施工特點。
俗話說的“庖丁解牛”就是建立在對牛的充分了解和精確定位之上的,對于施工企業來講,要想抓住其經營中的不足之處,必需對企業的經營過程,特別是施工環節有深入的了解。這要求經濟分析人員要深入到施工一線,了解施工中的每一個重要環節,從工程項目立項,到項目部的建立,工程的施工,以至于最后的竣工驗收都要做到心中有數,對于容易出問題的環節更要記錄在案。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分析即結果有的放矢,切中問題要害,抓住問題的關鍵。建立在經濟運行分析基礎之上的改進措施才能起到對癥下藥,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編寫分析報告
施工企業的經濟分析報告時建立在各種數據分析過程和結果基礎上的文字材料,分析人員應該按時間形成定期,不定期,事前,事后等額分析和預測報告。還可以按照內容形成專題性報告,如建筑材料消耗報告,安全施工報告,工程進度報告以及工程質量報告等。以多樣化,針對性強的專題報告及時把脈企業經濟運行狀況,提出經濟運行規劃。
五、結語
企業經濟運行分析是掌握企業經濟運行狀況,查找經營活動中缺陷與不足,為企業發展制定規劃和措施的必要前提,是目前市場競爭激烈環境下企業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一個有效途徑,企業應把建立和完善適合自身實際的經濟運行分析體系作為完善管理制度的一個優先工作來對待。施工企業的經濟運行分析要立足于工程施工的特點和基層項目部,提高經濟分析數據的覆蓋面,把工作做細,從施工一線收集經濟分析的第一手數據。把經濟運行分析貫穿于工程立項,工程施工等工程建設的各個環節。充分發揮經濟運行分析對施工企業的服務作用。
參考文獻:
[1]何學虎《關于煙草企業經濟運行分析的幾點探討》《中國科技信息》2012年04期
[2]李顯明《江西有色金屬工業2007年經濟運行分析》《江西有色金屬》2008年02期
[3]王偉《1999年浙江省絲綢行業經濟運行分析及思考.》《絲綢》2000年03期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