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規范化管理論文發表了優化流程在規范化管理的應用,隨著手術器械與植入物應用量的增加,處理方法與管理手段方面需得到相應的改善與提高。論文研究了優化流程在供應室外來器械和植入物規范化管理中的應用觀察,現將研究結果進行如下報告。
關鍵詞:規范化管理論文,優化流程,供應室,外來器械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2014年10月~2016年2月,供應室外來器械100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包。觀察組中空器械10包,軸節器械9包,平面器械11包,顯微器械10包、螺釘10包;對照組中空器械11包,軸節器械10包,平面器械12包,顯微器械11包、螺釘6包。對照組實施常規處理,觀察組實施優化流程與規范化管理,觀察組與對照組供應室外來器械種類比較,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處理,觀察組實施優化流程與規范化管理,具體內容如下:1.2.1術前驗收供應室由專門負責的護士對外來器械進行專業的檢查、驗收,嚴格保證進入手術室的器械質量。所有供應室外來器械均需要細致的檢查,對于器械清洗質量與器械材質及功能質量必須保證達標,如若器械清洗質量未達到標準,需要對其再次清洗,清洗后予以潤滑保養,消毒烘干[1],直至器械清洗質量達到標準為止,檢查清洗功能完好,選擇合適的包裝材料按規范包裝,要求器械包的體積不超過30cm×30cm×50cm,重量在7kg以內。這是由于器械包的體積過大或質量過重,極易導致濕包現象,因此需要進行合理的拆分。如若遇到無法拆分的器械包,需選擇超大超重滅菌程序,并嚴格檢查滅菌參數[2]。擇期手術保證植入器械在手術前1d報告給供應室,急診手術需提前3h器械送達供應室,確保供應室的檢測時間以及滅菌效果。
1.2.2術中管理手術室由專門護士對進入手術室的手術包進行核對,包括核對手術包的有效期、包裝的完整程度、標識清楚與否,生物及化學監測是否合格。提前放行的器械包需有護士長的簽字并詳細登記。手術完成后,所使用的器械需采用鹽水進行清洗,以達到減少微生物滋生的目的;沒有使用的器械,需覆蓋無菌布;手術過程中,不再使用的器械,需要及時收回,防止混雜。所有器械在使用前、使用過程中及其使用后,均需要嚴格按照標準進行拆洗、清潔、消毒[3]。
1.2.3有效追溯采用專管專用的方式對器械進行核對,核對內容諸如植入物的條碼、器械合格標志,滅菌的爐號爐次,化學監測結果等,并將副本貼于手術單上,負責人需對手術單上的副本進行簽字確認。可追溯管理應用于外來器械中,需要對器械的詳細信息、器械相關消毒設備、消毒的具體日期、相關操作人員以及具體操作等信息,并將其粘貼于手術護理記錄中。當發現不合格的滅菌物品時,需及時追溯該器械的詳細記錄;在器械的整個使用過程中,需嚴格進行檢查,并按時隨訪使用該器械的患者,對于出現的問題,需及時進行糾正。
1.2.4跟臺管理由于外來器械的品種較多,需要護理操作人員及時的學習相關器械的管理方法與使用方法。醫院設置一系列的培訓、考核機制,保證使用該器械的人員具備相應的知識與水平。手術過程中,業務人員可以對手術進行觀摩,協助、指導相關人員使用手術器械。
1.2.5質量評價檢查所有的器械的清潔度,其檢查工具可使用放大鏡進行,各類器械需按照其相應的標準進行檢查,例如中空器械、軸節器械、平面器械、顯微器械以及螺釘等[4];器械清潔度的具體檢查標準包括器械表面的清潔程度是否達到標準、污垢與血漬情況等,器械的關節以及齒槽處是否存在生銹情況、污濁有無等。清潔度標準中,如若有一項不合格,則視為該器械的清洗不合格,需重新清洗的同時,也要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1.3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觀察比較兩組器械的清洗合格率、損失率和器械包濕包率以及提前放行率情況。1.4統計學分析本研究應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器械清洗合格率以及損失率比較由表1可知,兩組清洗合理率、器械損失率比較,差異顯著,存在統計學意義。2.2兩組器械濕包率以及提前放行率比較由表2可知,觀察組與對照組在濕包率與提前放行率方面比較,觀察組均優于對照組(P<0.05),兩組比較差異具有顯著性,存在統計學意義。
3討論
手術過程中的基本要求是術中操作與器械的無菌操作,有效降低了患者在手術后的感染率。隨著手術器械與植入物應用量的增加,此類器械的應用安全也得到了更大的重視。由于部分供應室外來器械與醫院自備的器械差別較大,流動性較大,因此回收清潔時,會存在一系列的問題,處理方法與管理手段方面需得到相應的改善與提高。外來手術器械和植入物能夠有效降低醫院的資本投入,但相應的這些器械的流動性顯著提高,醫院間的交叉感染率也相應提高[5]。
由于部分醫院對外來器械的消毒、滅菌處理的不夠妥當,為達到相應的標準,器械清洗的合格率較低,損失率較高,對患者的影響也較大。規范外來器械的管理,可有效改善醫院的感染率。本文采用術前驗收、術中管理、有效追溯、跟臺管理、質量評價5種方法對供應室外來器械的流程優化與植入物規范化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研究顯示,采用優化流程與規范化管理的觀察組其清洗合理率高達96.00%,而常規處理的對照組僅為84.00%,兩組比較觀察組好于對照組(P<0.05);兩組器械損失率比較,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濕包率與提前放行率均優于對照組(P<0.05),兩組比較差異具有顯著性,存在統計學意義。綜上所述,優化流程在供應室外來器械和植入物規范化管理中的應用能夠有效降低醫院感染率的發生,且器械的損失率較低,提升手術安全指數的同時,有助于促進手術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張滿芬,黎彩銀,汪愛梅,等.優化流程在外來手術器械和植入物規范化管理中的應用.齊魯護理雜志,2013,19(12):102~103.
2陳衛珍.優化外來手術器械滅菌流程對手術器械滅菌效果及手術質量的影響.中國醫藥導刊,2013,15(6):1103~1104.
3陳丹,譚家瓊,田桂登,等.六西格瑪管理在外來醫療器械及植入型器械中的應用.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23):5975~5977.
4余輝霞,陳錦香,陳鳳玲.優化流程在外來手術器械和植入物規范化管理中的應用.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12(5):112~113.
5徐靜娟,林素英,倪靜玉,等.外來器械及植入物的多科室協作管理.護理學雜志,2015,30(10):1~3.
作者:田亞玲 單位:廣東省中山市古鎮人民醫院
推薦閱讀:《設備管理與維修》雜志創刊于1980年,是跨行業并直接為企業設備管理、維修、改造和節能、環保服務的綜合性信息型技術刊物。多年來雜志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受到上級主管部門和廣大讀者的好評。獲獎情況獲工商系統全國"重信譽、創優質服務"稱號單位。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