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摘要:創建低碳旅游文化名城是泰安市大力發展旅游業的又一創舉,為此各相關部門已經做了相應的準備工作,使低碳旅游的發展能夠大力整合政治、經濟、社會文化以及科學技術等各方面的優勢因素,為低碳旅游文化名城的創建與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泰安作為歷史文化名城也已將低碳理念貫徹到實踐工作中,為低碳旅游文化名城的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本文立足于泰安市低碳旅游的發展現狀,深入分析低碳旅游文化名城建設的內部條件與外部條件,旨在為實踐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論指導。
關鍵詞:泰安市,低碳旅游文化名城,內部條件,外部條件
一、內部條件
(一)政府重視
1.政府出臺的相關法規政策為低碳旅游文化名城的創建指明了方向。多年來,泰安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視旅游業的立法工作,相繼頒布了各項法律法規予以保障。2008年,為了更好地促進旅游業的發展,根據《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大力推進旅游業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結合泰安本地旅游業發展的實際,泰安市制訂了《泰安市人民政府關于大力推進旅游業又快又好發展的實施意見》,加強了旅游業的規范化管理;2012年3月,為進一步提升文化名城的旅游形象,泰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了《泰安市旅游滿意度提升工程實施方案》,真正從旅游者的角度來發展旅游業。各項法律法規的制訂與出臺為泰安市旅游業的發展提出了明確的發展方向,為低碳旅游文化名城的創建奠定了堅實的法律基礎。
2.規范的管理機構的建立為創建低碳旅游文化名城提供了保障。各項法律法規不僅需要政府予以制訂與頒布,更需要各種執法部門為其提供保障。2008年,為實現“創建國際旅游名城”奮斗目標,泰安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創城指揮部,書記、市長親自掛帥,組建了旅游項目和旅游設施工程建設、旅游經濟開發區建設等十個重點工程建設指揮部,由相關常委和副市長擔任指揮。行政執法機制的創新與管理機構的規范化使全市旅游發展合力不斷增強,旅游發展環境不斷優化,為創建低碳旅游文化名城奠定了牢固的法治基礎。
3.大力度的資金投入為低碳旅游文化名城的創建注入了活力。為創建國際旅游名城,2009年,泰安市投入大量資金全力推進項目建設,完善提升旅游產業鏈,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推進特色美食街、購物街項目。主要包括總投資5.83億元的泰山啤酒旅游園項目及總投資20億元的寶龍城市廣場項目;二是推進高星級酒店項目??偼顿Y5.8億元泰山鹽海神湯國際會議中心項目以及2009年11月開工建設,另外還有五星級寶龍喜來登大酒店及帝苑酒店,現已部分投入使用;三是推進高端娛樂項目??偼顿Y20億元的泰山方特歡樂世界項目現經營火爆,總投資3億元的《中華泰山封禪大典》項目也震撼了各方游客;四是推進景區開發項目??偼顿Y5億元的泰山花樣年華項目、5萬平方米智能溫室、13000平方米的會展中心已建成使用。大量資金的投入打造了豐富多彩的新型旅游項目,為泰安市旅游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實踐基礎
1.全國低碳旅游實驗區泰山為創建低碳旅游文化名城樹立了品牌保障。泰山作為世界自然文化雙遺產、中國“國山”對旅游者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對泰安市旅游業的發展也具有極大的示范與帶動作用。2011年1月16日,泰山景區入選首批“全國低碳旅游實驗區”,對景區低碳旅游的進一步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2.完善的休閑旅游產品體系為低碳旅游文化名城的創建拓寬了方向。除了泰山之外,泰安還擁有多處品位高、類型全、組合佳的休閑旅游產品體系,主要包括以泰城的奈何東路、紅門路、通天街等一系列旅游特色街區為主的城市休閑旅游產品,以方特歡樂世界、泰山封禪大典、花樣年華景區以及啤酒工業園等為主的東部娛樂休閑旅游產品以及包括山地度假、溫泉度假、湖濱度假、高爾夫度假、鄉村度假、養生度假在內的一系列休閑度假旅游產品。完善的休閑旅游產品體系有助于幫助泰安改變傳統的以泰山為主導的旅游發展方式,為低碳旅游文化名城的創建拓寬了方向。
3.絕佳的區位條件使低碳旅游文化名城的創建成為可能。泰安市位于濟南都市圈之中,是北京—上海交通動脈的節點和中國南北交通樞紐之一,鐵路網絡密集,公共交通便利,可進入性良好,尤其是京滬高速鐵路的開通,使泰安的區位優勢更加顯著,大大減少了外地旅游者的自駕車數量,整個城市的碳排放量也隨之降低。公共交通方式的便利化發展是低碳旅游發展的一個重要要求,因此對于泰安市來說,絕佳的區位條件能夠保證低碳旅游文化名城的順利創建。
(三)技術基礎
1.規劃管理方面。為順利創建低碳旅游文化名城,泰安市對整個城區及相關景區進行了統一規劃,努力營造低碳旅游氛圍。在規劃發展方面,倡導城市或景區的核心區建筑物只做減法不做加法,景區環山路以外留出150米的遺產緩沖區,形成景區保護屏障的發展理念,建設城市或景區的低碳建筑;在旅游接待設施方面,堅持“景區吸引人、城區留住人”的思路,建設生態旅游工程,加強地質遺跡展示、森林健康示范等項目建設,引導游客進行低碳旅游消費;堅決取締城區或景區內的鐵皮棚屋、卷簾門窗、架空桿線等。加強標識標牌統一規劃、分類管理,城區的旅游標識標牌、安全防護欄、游客休息椅等設施采用與景觀相協調的生態材料,營造低碳旅游文化氛圍。
2.環境保護方面。2003年,泰山景區被建設部列為首批景區遙感監測系統試點單位。近年來,又啟動了“數字化泰山”建設工程,泰安市已將這一技術推廣到全市范圍,運用現代化的技術手段進行環境保護。第一,實施能源結構調整,強制使用以電為主的清潔能源,在旅游客運索道、旅游飯店等領域,積極推廣使用太陽能;第二,采用新節能設備和建筑材料,不斷提高節能減排新產品、新技術的利用率。城區內建設項目大力采用綠色節能型建筑材料如生態木、輕質隔墻板、外墻擠塑板,以及節水、節電設備;第三,按照衛生、方便、實用與景觀相協調的原則,對垃圾按照“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進行分類回收、分類管理。新技術的運用為低碳旅游文化名城的創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加快了低碳理念在旅游城市建設方面的推廣進度。
3.其他重點環節。在運用低碳技術方面,泰安市還通過建立詳細的室內溫度標準、能源使用的巡視檢查制度等方法來減少能源浪費,通過
立雨水收集系統、使用節水龍頭、減少棉織品洗滌量等各種措施來減少水資源使用,制定能源管理目標與實施方案,成立能源管理工作領導小組,開展合同能源管理,加強設備選型與管理。
二、外部條件
(一)國家政策支持
泰安創建低碳旅游文化名城的舉動順應國家加快旅游業發展的大潮,能夠得到政策上的支持。2009年12月1日,國務院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首次從國家層面明確了中國旅游業的產業定位和發展目標,并對中國旅游業的健康有序發展提供了一系列保障政策,標志著旅游業進入了我國國家戰略體系。泰安市創建低碳旅游文化名城的目標符合國家旅游產業發展的大趨勢,其路徑也體現了中國旅游業未來的發展趨勢;此外,2010年6月,中華環保聯合會和中國旅游協會旅游景區分會共同啟動“生態景區中國行”大型活動,在全國深入開展全國低碳旅游實驗區創建工作, 2011年1月泰山風景名勝區成功入選首批“全國低碳旅游實驗區”。全國低碳旅游實驗區創建工作的開展只是我國低碳旅游發展的起步階段,在此形勢下,泰安市率先提出創建低碳旅游文化名城的目標是一次挑戰,更是一次巨大的機遇。
(二)國內外實踐經驗借鑒
1.國外實踐經驗
英國是最早提出低碳經濟的國家,也是低碳城市建設的先行者,英國政府成立了一個私營機構——碳信托基金會(Carbon Trust),負責聯合企業和公共部門、發展低碳技術,協助各種組織降低碳排放。在該基金會與節約能源基金的共同推動下,英國的三個城市——布里斯托、利茲、曼徹斯特制定了低碳城市規劃,全面實行低碳城市建設;丹麥的歐登塞是一個自行車王國,從1999年起開始推行“自行車復活”戰略,走上了一條“反機動化”的道路,極大地促進了市民低碳意識的普及。低碳城市的建設吸引了大批的游客,市政府設立了專門針對游客的自行車教育,鼓勵游客利用自行車了解這個城市;德國的魯爾昔日是重要的重工業基地,環境污染嚴重,現如今通過采取工業遺產旅游與先進科學技術結合發展的方式走上了低碳旅游之路,逐漸發展成為低碳生態的經濟與文化大都會,吸引了大量游客來訪。除此之外,澳大利亞、新西蘭以及歐洲地區也先后采取征收航空運輸業碳稅的方式減少碳排放量,在實踐中貫徹低碳旅游的理念。
2.國內實踐經驗
2008年1月28日,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在京正式啟動“中國低碳城市發展項目”,上海、保定入選首批試點城市。2010年上海世博會對低碳旅游進行有效的實踐驗證,2011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對虹橋商務區、崇明縣、長寧區虹橋地區、臨港地區(包括產業區和主城區)、盧灣中南部地區、徐匯濱江地區、金橋出口加工區、奉賢區南橋新城等八個第一批低碳發展實踐區試點單位進行了授牌,開始全面探索都市旅游的低碳發展之路;臺灣著名的產茶區坪林鄉是臺灣第一個低碳旅游示范區,由社區居民共同參與完成。此外,天津、浙江杭州、湖南張家界、云南、四川九寨溝等國內城市或景區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低碳旅游、低碳城市實踐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為我國低碳旅游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對泰安市低碳旅游文化名城的創建具有顯著的推動作用。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泰安市創建低碳旅游文化名城的創舉符合國家政策要求,順應時刊發展的潮流,并且國內外很多地區的實踐探索為泰安市低碳旅游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經驗,與此同時泰安市相關部門對低碳旅游也已進行了大量的探索工作,為整個建設工作奠定了牢固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泰安市國際旅游名城建設行為綱領.山東省泰安市旅游局,大地風景旅游景觀規劃院.2010.12.
[2]劉志林,戴亦欣,董長貴等.低碳城市理念與國際經驗[J].城市發展研究,2009.
[3]馬勇,劉軍.國內外低碳旅游發展模式研究[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39(1).
[4]曾琪潔.國內外低碳旅游研究進展與啟示[J].經濟研究導刊,2012,(01).
[5]創建國際旅游名城--大力推進泰安旅游業快速發展.泰安市旅游局.《泰安工作》.2009.12.
[6]全國低碳旅游示范景區申請報告.泰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
[7]馬勇,劉軍.國內外低碳旅游發展模式研究[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39(1).
[8]唐憶文.從理念走向實踐——上海市低碳實踐區建設探索[J].上海節能,2011,(9).
作者簡介:于梅好(1984--),女,山東威海人,山東女子學院旅游學院教師,碩士研究生。
文章來源:泰安市科學技術局項目(項目名稱:低碳旅游文化名城技術支撐及對策研究;項目編號:20105006)。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