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新時期拆遷工程論文刊發寫作指導
簡要:本文結合作者實際工作經驗,分析了線型工程拆遷的難點,提出了和諧管理的拆遷思路。
摘 要:本文結合作者實際工作經驗,分析了線型工程拆遷的難點,提出了和諧管理的拆遷思路。
關鍵詞: 新時期;拆遷工程;思考
Abstract: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al work experien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linear engineering demolition difficulty, and puts forward the demolition thought of the harmonious management.
Key words: new period; demolition; thinking
中圖分類號:P25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征地拆遷工作涉及面廣,是一項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本文針對線型工程項目征地拆遷工作的特點和難點,引入和諧管理理論,通過“和則”消減環境和人的不確定性,“諧則”完善管理制度,創新工作方法,建立了一個以營造合作信任環境、優化管理制度以及兩者協同耦合為內容的和諧征地拆遷管理框架,對線型工程項目征地拆遷工作給出了合理建議。本文通過當前征地拆遷工作的實際出發,從和諧管理理論視角,分析和諧管理理論方法在線型工程項目征地拆遷工作中的適用性和有效性。近幾年來,我國加快了城市化與工業化發展,大量的土地被征用,土地資源已成為國家經濟發展的緊缺資源。土地是人民安身立命之本,被看做是財富和權力的象征,征地拆遷涉及到群眾利益,執行過程往往舉步維艱,矛盾重重,一旦方式不當就會引發惡性事件,對社會穩定和可持續發展造成威脅。目前,征地拆遷已成為基礎設施建設中最為頭痛的問題,尤其是線型工程項目往往具有延伸距離長,穿越區域多,影響面廣的特點,其特殊性使得線型工程項目的征地拆遷工作比其他工程項目面臨更大的難度。
1 線型工程項目征地拆遷難點
線型工程項目是指綿延數十千米甚至上百千米,呈帶狀或線狀分布的建設項目,如公路、鐵路、輸油輸氣管線、河道等工程,通常情況下建設地理條件特殊,工程建設難度大,需要大量使用土地。線型工程項目地域跨度大,涉及單位多,征地拆遷工作往往時間緊、任務重,所以面臨著兩個難點,一是外部環境復雜,被拆遷戶和相關行政部門是否配合,對征地拆遷影響很大;二是管理工作流程復雜,需要一套系統高效的執行方法。要想解決這些問題,就得從降低人和環境的不確定性影響和優化管理制度兩方面入手。
2 線型工程項目征地拆遷和諧管理的體系構建
和諧管理是一種新的管理理論,跟傳統的管理理論相比,它不僅關注能夠進行科學設計和優化的技術、流程、制度等內容,還把人的不確定性引入管理中,通過營造一種氛圍,誘導相關人員做出對組織有益的行為,使組織能夠自主地根據時間和環境的變化來適應和調節。和諧管理以“和諧主題”作為管理分析的基本出發點,包括兩條基本路徑: 不確定性的消減 (和則) 與可確定性的優化 (諧則),通過和則與諧則的相互耦合,相互作用,提高組織績效。圖 1為和諧管理理論的應用操作模式。
線型工程項目征地拆遷的和諧管理體系就是通過分析征拆工作的內外部環境,辨識出和諧主題,并以和諧主題作為目標,通過人性化、精神化的“和則”與科學化、制度化的“諧則”的相互耦合,解決征地拆遷中的管理問題,最終實現征地拆遷的和諧管理。
2.1 “諧則”體系的建立
“諧則”通過制度、流程、規定等,使相關人員遵照組織設計的既定路線,達到投入要素的整體優化。制度、流程是征地拆遷工作所要遵循的準則規范,它的制定和優化是征地拆遷管理的基礎性工作。其中管理制度是執行征地拆遷工作的標準和依據; 工作團隊是征地拆遷制度標準的制定者和執行主體; 征地拆遷方法則是征拆工作的執行指南。這三點構成了征地拆遷管理的基礎內容和優化核心,所以線型工程項目征地拆遷的 “諧則”體系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2.1.1 建立因地制宜的管理制度,設計科學的實施流程。管理制度是組織中管理方式和文件規范的集合,要根據各地區的不同情況,建立符合地方實際情況的管理制度。
2.1.2 組建能力突出、積極高效的征拆團隊。工作團隊的組建要明確職責,層層落實,并建立相應的考核機制和激勵機制來保證征地拆遷工作落到實處。
2.1.3 注重征地拆遷方法和安置措施的科學性與創新性,貫徹 “整體規劃,難點先行”的理念,將征地拆遷難點列為重點攻克對象。同時政策上也要做好安置工作,為失地農民建立保障。
2.2 和則與諧則的互動耦合
和諧管理視角下,線型工程項目征地拆遷工作要遵循兩個規則,用減少不確定性的思路去解決主觀情感問題,用制度優化思路解決客觀問題,并設法使二者有機結合,互動作用。也就是說線型工程項目的征地拆遷工作在建立起與征地拆遷情況相符的管理制度、組織機構以及科學高效的征拆方法的同時,還要配合建立起一種合作信任、共同努力的環境,才能夠促使這些 “理性設計”順利實施。同樣,在培養這種友好的、積極的、相互信任的環境時,諧則又發揮了其計、組織、實施和流程優化的作用,為和則的建立提供了輔助與鋪墊。
2.3 和諧管理的實施框架
基于以上分析,通過和諧主題辨識,“和則”、“諧則”體系建立以及和諧耦合這些步驟,可以建立起線型工程項目征地拆遷和諧管理模式,為線型工程項目征地拆遷工作的和諧管理提出一個實施框架。
2.4 征地拆遷和諧管理主題
和諧管理主題,就是組織為了實現其愿景和使命,所要解決的問題和完成的任務。征地拆遷所面對的環境十分復雜,涉及到多方利益,只有將這些相關者的利益合理協調,才能夠保證征地拆遷工作的順利進行。線型工程項目征地拆遷涉及的利益相關者主要有四個,一是沿線各級政府,二是被征拆的群眾,三是項目業主,四是項目參建單位。而這四個利益相關者對于征地拆遷的利益訴求是不一樣的,甚至是有沖突的,要達到各方利益的平衡點,就是線型工程項目征地拆遷管理所要達到的預期目標,也就是征地拆遷和諧管理的主題,即在復雜的環境下,在要求的時間和成本內,順利地完成征地拆遷任務,同時,要注重 “以人為本”的理念,保護被征地群眾的合理利益,為施工構建一個和諧的環境。
2.5 “和則”體系的建立
“和則”通過一種影響相關人的認知、情感、行為的管理模式,來誘導其表現出組織期望的行為。征地拆遷是一項政策性很強的工作,涉及到多個部門,又事關群眾利益。被征地群眾和相關的政府部門是否支持,直接影響到征地拆遷工作的質量、進度和成本,要形成一個合作信任的環境,讓各方主動配合,才能將征地拆遷工作順利推進。征地拆遷工作難度高,人員壓力大,很容易產生消極情緒,又容易出現管理漏洞,發生職務犯罪,所以要注重對征地拆遷人員的精神建設,提高組織人員積極性和凝聚力。由此,線型工程項目征地拆遷的
“和”可以通過以下途徑來實現:首先要主動溝通,加強宣傳,讓當地群眾和有關行政部門認識到該工程對區域經濟增長、提高生活水平等方面所起的促進作用,使群眾和有關部門了解、理解和給予幫助,爭取各方對征地拆遷工作的合作支持。其次要確保實施過程的公開、公平和公正,讓被拆遷人感知到自己的利益得到了尊重,消除誤會,化解矛盾。再次要加強培訓與教育,增加工作人員與組織的交流,營造一個開放式的組織文化,同時注重廉政教育和思想建設,以此提高組織人員的歸屬感、認同感和責任感。
3 結語
線型工程項目具有跨越線長、涉及面廣的特點,征地拆遷的難度比一般的工程要大很多。針對線型工程項目征地拆遷的特點與難點,引入和諧管理理論,從人性化的管理方法“和則”與科學化的管理手段“諧則”兩方面入手,構建了一個“以人為本”的征地拆遷和諧管理體系。通過以上對征地拆遷管理的分析,從合作友好環境的創建和制度流程的優化兩個角度,探索了和諧管理的實現路徑。
參考文獻:
[1] 王歡.線型工程的景觀環境影響評價研究 [D]. 長春:吉林大學,2005.
[2] 吳沛然.我國新建鐵路征地現狀研究及對策建議 [D].北京: 北京交通大學,2008.
[3] 席酉民,尚玉釩,井輝,等.和諧管理理論及其應用思考 [J]. 管理學報,2009,6 (1): 12-18.
[4] 席酉民,韓巍,葛京.和諧管理理論研究 [M]. 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6: 5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