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為適應國家戰略需求和地方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適應當前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及新工科建設要求的趨勢,針對機械行業特點,在OBE理念指導下,按照湖南工程學院“厚基礎、寬口徑、有專長、強應用”的人才培養宗旨,以學生為中心,以專業培養目標為導向,結合工程教育認證要求等課程建設內涵,積極探索,從頂層設計入手,緊扣應用型人才培養定位,結合新工科及智能制造,大膽創新,形成了適應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反映湖南工程學院地方應用型大學辦學特色的本科人才培養體系。
[關鍵詞] OBE理念;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人才培養;課程體系
引言
工程教育認證實施的目的是促進工程教育創新與改革,提高我國工程教育人才培養質量,重構我國現代高等工程教育體系架構,進而促進我國向工程教育強國邁進[1]。2016年6月,教育部有關專家第一次提出“新工科”這一新的概念,新理念、新結構、新模式、新質量、新體系是我們解讀《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關于開展新工科研究與實踐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里所說的新工科內容的“五新”[2]。《通知》要求不同類別高校根據自身特點開展新工科建設,結合新興產業與新經濟的需求,引領新興產業與新經濟的未來發展。教育部于2018年6月21日召開的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上提出了“四個回歸”的辦學宗旨。
一、應用型機械類人才培養體系建設背景
目前湖南省提出實施“三高四新”戰略。湖南工程學院作為一所培養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的地方本科院校,如何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和人才培養的新要求,研究和創新實踐應用型工程師人才培養新模式,培養符合區域產業和行業需求、具有較強工程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工程師,是當前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湖南工程學院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以下簡稱機械設計專業)2020年第二次通過了工程教育認證。依照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理念,我校機械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的課程設置均以“成果導向、以學生為中心、持續改進”為主線進行總體設計[3],對學生畢業時在人文、社會及科學素養、社會責任感等方面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所開設的專業課程既要解決復雜工程問題,同時也要在課程中體現人文素養。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建立正確的職業觀[4],實現立德樹人。機械設計專業基于OBE理念,以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和解決復雜工程問題能力的人才為目標,在人才培養體系重構、專業行業特色、工程實踐教學、創新意識培養等環節展開積極的探索和實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應用型機械類人才培養體系建設思路
機械設計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應根據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的新要求和各高校的辦學定位,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培養具有系統的基礎理論知識、機械設計制造領域專業知識,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社會責任和創新精神,能在機械工程及相關領域從事機械產品的設計制造、工程應用和運維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工程技術人才。畢業后通過五年的工程實踐,達到工程師任職水平。
1.針對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對人才的需求,依據畢業生的跟蹤調查和市場反饋信息,確立了“重基礎、適口徑、有專長、強應用”的人才培養規格和“應用型工程師”培養的專業辦學定位,結合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學生畢業能力和機械行業要求,構建“一條主線、兩根支柱、四個模塊、五種素質、六塊基石、十二種能力”的湖南工程學院機械設計專業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見圖1)。“一條主線”指的是緊緊抓住學生解決復雜機械工程問題的工程應用能力及產業轉型升級所需具備的創新意識這一主線;“兩根支柱”是指課程體系設置以學生需具有機械、電氣方面的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及能力培養為根基;“四個模塊”是指將課程體系設置成機械設計、機械制造、電工電子、產品檢測與控制四大課程模塊;“五種素質”是指人才培養從工程職業道德、工程技術、工程應用能力、人文素養、身心健康五方面全面提升學生的素質;“六塊基石”是指筑牢學生數學物理、工程力學、人文思政、經濟管理、計算機科學、外語方面的基礎知識;“十二種能力”是指學生畢業時需具備機械類工程知識、問題分析、設計開發等十二種能力方能滿足專業人才培養要求。
2.以知識能力素質培養為導向,整合教學內容,重構課程體系,建設模塊化課程,實施“四平臺多模塊”的課程教學體系(見圖2)。在理論教學體系中,堅持人文教育與工程教育相結合,對通識基礎教育、學科基礎教育及工程技術教育,采用“四平臺+多模塊+課程群”的方式。“四平臺”課程按學科大類培養人才的教育思想,強調專業間的交叉與融合。專業模塊課程依托行業,貼近企業,凸顯行業特色。在課程設置中,寬基礎、強應用,注重創新意識,突出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
3.以強化培養學生綜合應用和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為目標,專業構建了培養學生工程技術應用能力為核心的“一核兩線四層面十環節”的實踐教學體系(見圖3),實施從校內到校外兩條線,包括基本操作技能訓練、專業綜合技能訓練、工程綜合訓練及工程素質訓練的四層面遞進式實踐教學體系;由淺入深,分層次、分模塊地推進工程實踐教學。形成了“理論-實踐-再理論-再實踐”的螺旋式推進的實踐教學模式[5]。
推薦閱讀:大數據環境下經濟犯罪偵查人才培養研究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