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中國傳統古典文化的精髓和當代文明中的精華融合而成的國學思想,凝聚了古代諸子百家的思想精髓,蘊含著當代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思想理念。對幼兒來說,接觸、學習豐富的國學經典,必將對今后的生活和學習產生深遠的影響。幼兒不僅可以收獲受益終生的精神財富,同時還可以培養正確的價值觀、積極的人生觀。筆者認為,將國學思想與《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融會貫通,互為綱本,一定能在幼兒教育中發揮積極的作用。
本文源自決策探索(下),2020(11):48-49.《決策探索(下半月)》(半月刊)創刊于1985年,是由河南省人民政府研究室主辦。主要欄目:本刊專稿、專家講壇、踐行十八大、和諧社會、熱點透視、決策觀察、領導科學、他山之石、財經縱橫、社會發展、企業天地、科教園地。
一、將國學運用于幼兒教育的意義
(一)有利于幼兒形成正確的人生觀
作為教師或家長,面對幼兒成長及教育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如果能科學地引入國學經典傳統文化教育,那么在培養兒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及行為方式等方面一定能起到非常好的作用。幼兒之所以能快速記住大篇幅國學經典文字,一個關鍵的因素在于國學經典中相關關聯而又高度凝練的思想體系,包含了對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智慧思考和闡述。
(二)有利于幼兒良好品質的養成
良好的學習氛圍是幼兒園開展國學經典教育的基礎和前提,對幼兒的學習和今后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要結合幼兒教學情境講解國學,在教學過程中,給幼兒創造豐富多彩的學習環境,豐富幼兒知識,增進幼兒視野,加深幼兒對周圍環境及事物的認識和理解,促進幼兒思維發展,使其深刻領會和掌握國學的深意。
(三)有助于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在幼兒學前教育教學活動中,結合幼兒教育的基本規律,可以用國學經典中的深厚內涵來童蒙養正,以促進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四)有助于《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貫徹落實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教育活動內容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識規律,各領域的內容要有機聯系,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戲之中。教師通過有感情的誦讀經典,引導幼兒跟著誦讀甚至自讀,把國學經典中蘊含著的感情引導出來,即便是幼兒尚不能完全、真正理解其含義,仍可以引起其與作者的共鳴。
二、如何將國學教育與幼兒教育相結合
(一)課程設計
要想讓國學在幼兒教育中真正起到積極的作用,發散幼兒思維、發展其智力、發現其能力、發揚其優點、發揮其長處,就必須在教學形式上將豐富多彩的語言教學活動與國學經典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
(二)環境創設
可以將國學經典教育融合到環境創設、學科教學及各種游戲當中,融合到幼兒一日的生活活動及家庭教育中。同時,還要把幼兒國學教育的重點轉移到陶冶其美好情感上,讓孩子們領悟國學經典中蘊藏的精神內涵。將我國的經典音樂與日常生活結合起來,創造家庭音樂和詩文環境,讓孩子在這樣美妙的環境中生活,養成聆聽的習慣,逐漸集中注意力,學會自我調整,陶冶性情。
(三)家園共育
家園共育的重點在于協調一致、目標明確。如果家長和孩子形成朋友關系,那么在這種家庭成長的孩子大部分都性格開朗,易接受新知識、新事物,創造性和思維性也都很強。當問題出現的時候,我們要學會反思,為何孩子會選擇用這樣的方式去解決問題,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的心理。
(四)規劃家長會
從古代教育思想中探索現代化教育精神,我們得到了“以樂教為基礎的,集合了詩書禮樂等方面的國學啟蒙教育”的教學理念。每個學期的家長會,筆者都會認真準備,提前做好對每個幼兒的情況分析,規劃家長會的重點,除了向家長介紹每個學期的大型活動外,更重要的是讓家長了解每項活動對孩子的影響、意義和重要性,以取得家長對我們工作的支持和理解。
三、實踐中需注意的問題
(一)課程設計的科學性
“幼兒養性,童蒙養正。”幼兒蒙學教育的重要性就體現在它的基礎性意義上。國學經典教育能夠引導和促進幼兒從自然人向社會人的轉化,潛移默化地讓人們學習社會生活的技能、行為習慣、道德標準等,促進其社會性的發展。幼兒教師與家長之間應建立起平等合作的關系,共同探索適宜幼兒教育的方法,促進幼兒健康發展。
(二)幼兒參與的引導性
兒童良好行為的養成,應遵循一條原則:讓兒童主動參與到實踐中,參與到活動中,在實踐活動中感受體驗,從而強化良好的道德行為。幼兒期是人生中可塑性最大的時期,是教育的黃金期,若能在幼兒期加強教育,形成良好的人生基礎,幼兒的一生將受益無窮。
(三)國學教育的輔助性
國學經典是代代相傳的民族文化精髓,經典中承載的道德倫理觀是當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幼兒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筆者堅持組織好每天的教育教學活動,讓每節教育活動對孩子們都有所啟迪,追求高境界的教育藝術,享受著做幼兒教師的成就和快樂。通過實踐,讓這些傳統優良品德根植于幼兒心靈深處,提高其人文情懷與素養。
(四)寓教于學的趣味性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寓教育于生活、游戲當中。提出這一要求的依據是幼兒階段的學習,主要通過日常生活環境,通過各種生活化、游戲化的活動,讓幼兒自然習得知識、習慣和能力。國學經典教育可采用不同的游戲方式開展,但游戲要符合幼兒年齡和特點,讓他們愿意參與其中。
四、結語
在國學經典幼兒教育的實踐上,我們取得的些許成績只能算是剛剛起步。今后在教育教學中,筆者將持之以恒地積極探索國學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傳承,不斷探索出符合文化傳統和時代特點的國學教育思想,為國學經典教育和幼兒學前教育的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參考文獻:
[1]萬雪梅.誦讀國學經典傳承民族文化——淺談幼兒園“國學”教育[J].時代教育,2014(1):195.
[2]陳燕.淺談幼兒園國學經典教育教學[J].好家長,2015(1):18.
[3]羅玉珠.淺談國學經典教育在幼兒園教育中的整合[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5(31):33-34.
[4]楊英霞,張永梅.淺談幼兒國學教育存在的誤區及對策[J].求知導刊,2016(1):52.
[5]王建虹.論國學啟蒙教育的理性審視[J].亞太教育,2015(11):282.
[6]楊徐燕.幼兒園養成教育的重要性——試教活動《貓和老鼠》的啟示[J].科技創新導報,2008(10):198.
[7]董書研.國學啟蒙教育與學前階段素質教育初探[J].兒童發展研究,2014(4):125-126.
[8]趙穎霞.傳統國學啟蒙教育的成就與弊端探析[J].保定學院學報,2014(6):181-182.
[9]張鑫.國學啟蒙教育市場調查與對策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4(18):201-202.
[10]底慧.國學經典教育在幼兒園教育中的滲透與整合[J].好家長,2018(12):201-202.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