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前教育是啟蒙性教學,它對于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具有重要促進作用,因此學前教育主要是以游戲教學為主。幼兒舞蹈教學是學前教育中藝術培養與開發的形式之一,對幼兒園教師的舞蹈能力和舞蹈創編能力要求很高,需要從舞蹈教學能力、舞蹈表演能力、舞蹈創編能力等方面全面培養幼師,從而提升幼師對舞蹈教學的素質水平。本文介紹了提升幼師舞蹈能力對提升幼兒園舞蹈教學質量的重要性,對目前幼兒園舞蹈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簡述,并提出了如何培養幼師的舞蹈教學能力。
關鍵詞:學前教育;舞蹈教學能力;教學策略;核心素養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現代化發展,學前教育質量影響著孩子今后的個人發展,因此學前教育專業受到越來越多社會人士的關注。各大高職院校、高等院校都加強了對幼師的教育力度,從而提升幼師的專業素質水平,以此提升我國幼兒師資水準。學前教育在各大專業中屬于實踐性較強的專業,幼師需要了解幼兒的身心特點,而幼兒學前教育中的舞蹈教學能夠有效提升幼兒的身體協調性、靈活性、平衡感,增強幼兒的藝術感受力,以舞蹈作為媒介加強幼兒與周圍人群的社交能力,因此加強對幼師舞蹈教學能力的培養有很強的必要性。
一、加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幼兒舞蹈教學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學前教育專業的設置目的是為幼兒教育事業培養高素質的幼師,從而提升幼兒教育的教學質量。學前教育的教師專業素質能力影響著學前教育質量高低,因此高等院校、高職院校不僅需要著重傳授學前教育學生的專業理論知識,還需要培養學生的課堂活動組織能力,從而使得幼師能夠在幼兒園課堂教學中有效組織體育鍛煉、藝術學習等活動,為幼兒創設良好的成長環境。
簡單來說,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以后會成為幼師,肩負著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重任,因此要想切實提升學前教育質量,除了需要幼兒園提供健全的硬件設施和建立完善的幼兒教育體系外,還需要提高幼師專業素質水平,只有幼師具備良好的舞蹈教學能力,才能夠滿足幼兒的成長需要。
衡量一個學校的教學質量水平,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師資隊伍,像一些優秀的幼兒園除了有良好的生源外,還擁有一直優秀的幼師隊伍。幼師的舞蹈教學能力是評判其專業素質水平的標準之一,因此高職院校、高等院校要想提升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就業率,就需要優化日常教學內容,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高校在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過程中,首先需要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教師和學生需要轉變對幼兒舞蹈教學能力的看法,然后通過創新教學方法來提升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的組織活動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同時,高校需要定期組織學生前往幼兒園實習,在實踐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舞蹈教學能力,從而調動學生的舞蹈學習興趣。
二、學前教育專業幼兒舞蹈教學能力培養現狀
如今隨著幼兒園對幼師的綜合素質要求提升,高等院校和高職院校都已經認識到了通過幼兒舞蹈教學提升學生舞蹈能力的重要性,但由于有些高校的教學方式創新不足,課程安排不符合教學實際,使得學前教育教學還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前教育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另外,由于部分高校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使得在培養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時不符合教學規律,過分強調專業基礎理論的講解,忽視了通過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的教學能力,致使部分學生在求職路上屢屢碰壁。
衡量學生的舞蹈教學能力,標準之一就是學生的音樂節奏感和舞蹈能力,如果幼師不注重幼兒舞蹈能力的培養,那么就會導致幼兒的動作規范不標準,影響幼兒后期的形體發展及對舞蹈的興趣。同時,部分幼師的編舞能力不足,不能根據幼兒的身心特點編作出能體現幼兒舞蹈特點及激發幼兒舞蹈興趣的作品,使幼兒舞蹈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得不到有效提升。學前教育專業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就是實踐教學,只有通過實踐才能加強學生理論知識的應用,從而在實踐教學中不斷總結教學經驗,雖然目前高等院校、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也不斷地為學生提供實習機會,創造新的平臺,但相比起社會豐富的一線實踐經驗,象牙塔里給予的書本知識還是不足以應付所有的實踐挑戰,致使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舞蹈教學能力。
三、如何提升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幼兒舞蹈教學能力
(一)明確教學目標
學前教學專業的開設目的是滿足幼兒園的師資需求,為社會輸送更多綜合素質高的幼師,進而提升我國幼師隊伍的專業素質水平,使得幼兒能夠接受到優質的學前教育,從而促進我國幼兒教育的現代化發展。因此高校必須要明確教學目標,以社會人才市場的人才需求為導向,科學合理地優化教學內容,使得通過課堂教學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想切實提升學前教育學生的舞蹈教學能力,一方面需要加強學生舞蹈訓練強度,使學生能夠在舞蹈訓練中逐步掌握舞蹈知識和舞蹈技能,從而滿足幼兒園舞蹈教學的需求;另一方面,高校需要與幼兒園加強合作,以增加學生的實踐教學機會,從實踐教學中積累舞蹈教學經驗。
高校舞蹈教學最重要的是理論知識和形體訓練,如在基礎舞蹈教學階段需要重點培養學生的站立姿勢和動作規范,然后再開展形體訓練,提升學生的身體協調性,在舞蹈訓練過程中用各種音樂,來豐富和提升學生的音樂節奏感,形成動作與音樂節奏的一致性。同時,在訓練學生舞蹈能力時要掌握訓練難度,不能超過學生的身體素質承受范圍,例如可以通過踢腿或壓腿來提升學生的腿部柔韌性。另外,教師要注重舞蹈教學中的舞蹈種類多樣性,東方舞蹈和西方舞蹈都要涉及,如芭蕾舞、古典舞、民間舞、拉丁舞等等,讓學生能夠多掌握一些不同舞蹈種類的風格特點。
(二)培養學生的舞蹈教學技能
高校學前教育專業教師在舞蹈教學過程中,一方面需要講解理論知識,另一方面要開展實踐教學,使學生能夠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獲得語言表達能力的有效提升。學前教育專業教師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規范,以正向的教學語言引導學生提升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學生需要考慮到幼兒的接受能力,盡量將教學語言通俗化。同時,教師需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促使學生能夠通過創新教學方法來提升舞蹈教學效率,要確保教學語言的生動性、形象性,從而使幼兒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師身上。
推薦閱讀:舞蹈藝術論文在哪里可以免費下載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