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論文主要介紹的是歷史開卷考試復習有沒有效率的相關內容,歷史這個科目大家都知道是開卷考試,那么在考試的時候開卷考試復習有沒有效率呢?本文就是通過對怎么樣利用有效的時間來提高復習質量這些內容做出了詳細的闡述與介紹,且本文僅供相關人士參考。
關鍵詞歷史;開卷考試;復習策略
如何在有限的時間里提高復習效率?這是所有中學生面臨的問題,對于開卷考試,學生更應樹立正確的應考觀念,掌握科學的復習方法。首先,改變錯誤觀念。提到開卷考試,有些學生認為,平時看不看書無所謂,反正高中學業水平測試可以帶教材和復習資料進考場,到時抄書就行了!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觀念。高中學業水平測試考試時間有限、命題涉及范圍廣、考查知識點多、試題綜合性強,并遵循“以能力立意命題”為原則。如果,學生平時忽視對基礎知識進行系統地掌握,那么想在短時間內,靠查找教材和資料答好試題并取得理想的成績,難度是很大的。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時間不夠。從以往情況來看,基礎知識掌握不扎實的學生在答題時,由于翻書時間過長,往往試卷做不完,從而影響考試成績。其次,要掌握正確的復習方法。
1.注重對基礎史實的記憶。歷屆高中學業水平測試命題,都會依據課程標準和考試說明,試題的難度適中。基本史實的再現仍是考查的重點,因此熟悉甚至記住基礎史實,將會大大減少翻書的時間,提高答題速度,節省出較多的時間思考難度較大的題目。只有在熟練掌握基礎史實的前提下,才能在考試中快速做出正確選擇與判斷。
2.識記教材框架。高二年級時間緊迫,要求每一位學生都能熟記學過的知識要點,似乎不太現實。對于開卷考試,考生如果能在最短的時間里,迅速找到所考查知識點在教材中的位置,不僅能加快答題速度,還能提高答卷質量。這就要求考生必須對每冊、每單元、每課的大致框架非常熟悉。
3.充分利用時間。學生要備齊教材,把它們放在書桌的一角,隨時翻看,哪怕是無意識的,也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多做真題和模擬題。注意時間分配,逐漸適應高中學業水平測試。高中學業水平測試的試卷題型多樣,而且考試時間有限,考生如果不能合理分配時間,很可能會出現顧此失彼的現象,從而影響考試成績。所以,學生在平時訓練和模擬考試時,應該學會分配考試時間,按高中學業水平測試要求來控制答題速度,逐漸適應高中學業水平測試。
5.做到課前預習,發現問題。課本是知識的重要載體,通過預習,學生才能在上課時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看歷史書不能單純讀故事,而要多思考,邊看書邊用筆圈、勾、點、畫。圈點的過程既是提煉重點的過程,也是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過程。
6.掌握適合自己的記憶方法。雖說高中學業水平測試的歷史學科考試是開卷的,但必要的記憶還是需要的,因為準確記憶基礎知識是學好歷史的第一步。那么,怎樣才能提高記憶效率呢?(1)順序法。即按事件本身的發展順序進行記憶。例如,美國獨立戰爭的過程可以這樣記憶:1775年萊克星頓的槍聲;1776年大陸會議起草的《獨立宣言》宣告了美利堅合眾國的誕生;1777年,薩拉托加大捷;1783年英國承認美國獨立。(2)諧音法。即把某一歷史知識的幾個關鍵詞,組成有趣的幾個字來幫助記憶。如1842年簽訂的中英《南京條約》開放的中國第一批通商口岸(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可記憶為“廣廈福寧上(光下不能上)”。(3)聯想法。如英國1640年開始資產階級革命,并走上資本主義道路。首先進行工業革命,可聯想到中國1840年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兩者相差200年。(4)對比法。如將同屬于資產階級性質改革的日本明治維新和俄國1861年改革進行比較,比較中國現代史上兩次國共合作的異同。通過對比不僅可以降低記憶的難度,還可以加深對問題的理解。(5)問答法。即把兩個或多個學生組織在一起,由一個學生負責發問,其他學生搶答。這種方法既富有趣味,又有意義,并且能讓學生記得特別牢固。總之,應對歷史開卷考試,首先要熟悉史實并理解史實的實質含義,只有這樣,才能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
作者:趙曉斌 單位:甘肅省永靖中學
推薦閱讀:《看歷史》(月刊)創刊于2007年9月9日,是由成都日報報業集團主辦的歷史雜志。雜志前身為隸屬成都傳媒集團的《先鋒國家歷史》雜志,于2010年4月6日正式改刊名為《看歷史》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