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單位結合生產特點,運用綠色管理模式,激活企業發展內在動力,通過“綠色安全管理”、“綠色生產運行”、“ 綠色技術創新”、“綠色經營管理”的高效運行,推動集輸泵站各系統的有機融合,提升核心競爭力。
1、綠色安全管理
(1)健全安全管理機構
成立安全管理監督站,直屬于大隊機關,向大隊安全分管領導負責報告工作。由工作經驗豐富的基層干部擔任安監站站長、副站長,技術老練的技術員負責HSE資料管理。安監站負責全聯合站、注水站、氣管站各項安全管理工作。監管外來施工隊伍的安全管理工作,為安全管理奠定了物質基礎。
(2)完善綠色安全管理制度
按綠色安全管理原則,將剛性的安全制度,注入人性的管理。因此,在采油廠安全制度的基礎上,根據自身的生產實際,通過在長期生產運行中的摸索,逐步完善具有集輸特色的安全生產制度,集中體現人性化管理。
(3)安全管理節點前移
根據管理的特點,重新梳理安全節點,以往安全工作只重視聯合站內部、輕視站外管理;重視原油處理,輕視注水運行。實施安全綠色管理以來,梳理集輸、注水和天然氣系統安全節點,站外管網閘門安全節點增加23處,高壓注水居民區、天然氣易燃易爆泄露區安全節點增加14處。對路邊閘門易發生碰撞的,進行粉刷反光漆,貼反光條;對因改造路面抬高的,建造閘門池,安裝蓋板,將安全隱患降低到最小程度。
2、綠色生產運行
(1)完善環保生產管理制度
以安全、環保為前提,以人本管理為宗旨,構建綠色管理制度結構網絡,人性化梳理生產管理制度16項,完善管理標準21項,規范操作標準97項,再造生產業務流程42項。建立《硫化氫管理檢查考核細則》,完善制定《采出水水質治理考核評比辦法》。將各項綠色管理制度標準落實到實處。通過進一步細化業務流程,以及檢查評比的實施,規章制度得到有效落實,各隊基礎管理的精細程度得到加強。
(2)聯合站內部優化生產運行
一是優化集輸流程,實現原油綠色低碳外輸。根據各聯合站來油物性不同,確定年初外輸原油含水、油田采出水含油以及噸液能耗等指標,在優化生產運行參數的同時,優化集輸工藝流程,實行綠色管理控制,實現節能降耗。
二是優化油田采出水流程,實現采出水綠色低碳外輸。協調油田采出水站調水泵生產。兩座油田采出水站調水泵同時運行時,管網壓力偏高,各站油田采出水無法正常進入調水管網,造成個別聯合站油田采出水外輸壓力升高,影響生產平穩。因此,將建立油田采出水外調協調機制,各站啟調水泵時必須通過調度運行生產,各站間歇運行調水,使外輸管網壓力下降0.25Mpa,避免了聯合站調水憋壓現象。
(3)優化注水站與聯合站生產運行,保油田采出水平衡
一是完善三項油田采出水動態調配機制,避免“油田采出水供注紊亂”。制定《集輸大隊油田采出水調配運行制度》,明確各油田采出水站油田采出水緩沖罐液位、油田采出水供水流向,明確注水站的注水壓力、儲水罐的液位以及主要來水方向。注水站主供管線進水閥門必須保持全開狀態,需調節時,必須經大隊調度同意才能操作,并對閥門的操作情況做好記錄。
二是依托自動化系統監控油田采出水平穩運行。“油田采出水調度系統”是要在安全生產前提下,解決水量平衡調度的軟件操作系統。對系統運行狀況進行分析,查找系統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和優化方案。
3、綠色技術創新
(1)綠色技術交流
建立“互補技術例會”制度,每月召開一次,將影響各系統的能耗、環保技術問題進行分析治理,按照問題解決的難易程度,分為班組層、隊級層、大隊層三個層級,構成了技術創新網絡,從班組發現現象,到隊級找出原因,再上升到大隊總結提煉為問題本質、根源。
(2)挖掘互補技術
根據分析原因,在采出水處理上,優化油田采出水處理工藝,重新進行油田采出水藥劑配方,優化加藥流程,確保了平穩運行。
4、綠色經營管理
(1)完善機構及職責
成立績效考核小組,組長由主要領導擔任,班子其他成員擔任副組長,成員由機關相關組室負責人組成。績效考核小組下設績效考核辦公室和3個專業考核組,考核小組辦公室設在經營管理室,績效考核辦公室成員由機關相關組室人員組成。
績效考核小組主要職責:審定年度績效考核辦法;審定績效考核指標和兌現方案;研究部署績效考核重要工作。
績效考核辦公室主要職責:研究提出集輸大隊績效考核辦法,建立考核指標體系;組織各專業考核組考核工作;按時編制月度績效考核兌現方案,報集輸大隊分管領導和主要領導審批后下發;監督和督導考核政策執行,總結、交流和推廣績效考核典型經驗和做法。
專業考核組主要職責。經營業績考核組:經營管理室牽頭,負責各單位效益指標和完全成本的考核。
生產過程風險管控考核組:生產指揮中心牽頭,負責各單位生產運行、安全、環保及聯合站關鍵技術指標的考核;技術管理室牽頭,負責質量、節能及注水站關鍵技術指標的考核。
推薦閱讀:水路運輸論文有哪些參考文獻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