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17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推動內地與港澳區域的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的發展規劃,發揮港澳獨特優勢,提升我國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與功能。當前,粵港澳大灣區以廣州深圳為區域中心,形成了“廣佛肇”“深莞惠”“珠中江”等多城市聯動的城市經濟圈。為此,主要分析肇慶在粵港澳大灣區時代面臨的機遇,并為促進肇慶更好的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的發展提出相應的對策,以占據發展的主動權。
關鍵詞:粵港澳大灣區;肇慶;機遇
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支持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粵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等為重點,全面推進內地同香港、澳門互利合作,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門居民在內地發展的政策措施。由此我們可以預見,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在帶動周邊城市經濟發展的同時,這些城市也會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其中位于廣東省中西部的肇慶,不僅是廣東面向大西南的樞紐門戶,而且也是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中土地面積最大的城市,在當前國家積極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背景下,肇慶迎來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挑戰。
1 肇慶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的優勢
關于肇慶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的優勢,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介紹。
1.1 區位優勢
肇慶有著優越的區位優勢,地處廣東省中西部,是廣東、廣西的樞紐地帶,連接國家東西部,同時也是“一區三帶”的匯合點,實現粵港澳大灣區、珠江—西江經濟帶、粵桂黔高鐵經濟帶、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的交流互動。此外,肇慶是粵港澳大灣區與大西南地區接壤的重要樞紐城市。
1.2 資源優勢
肇慶擁有優越的土地資源、生態環境、水資源及宜人的氣候環境,為其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供了條件。當前肇慶全市土地面積達1.5萬平方公里,與珠三角平均土地開發強度的16.5%相比,深圳、東莞、中山及佛山等地已經超出國際警戒線,可開發土地空間有限,但是肇慶土地開發強度卻只有6.5%,可用土地空間大,承載著粵港澳大灣區的產業發展。
1.3 人才優勢
肇慶市在粵港澳大背景下,大力實施“東融西聯”的戰略,開展“解放思想,實干興肇”的教育實踐活動,積極引進大型企業,連接交通線路,提升城市品質,推進改革和改善民生,將肇慶市全力打造成為連接粵港澳大灣區和大西南的重要樞紐和城市門戶。
肇慶加快創新市場中行政審批、投融資及中介等的體制改革,建設創新型資源集聚地,全球引進人才、技術及資金等。
1.4 交通優勢
當前肇慶交通建設方面,在建設中和謀劃中的交通路線,主骨架由軌道、高速公路、西江航道組成,其主體為干線公路,形成了以肇慶火車綜合體、東站樞紐及肇慶港等為節點的綜合交通網絡。
這個十橫八縱的交通網,有效加強區域之間的合作交流,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到廣東省和大西南地區生產要素的流動與集約化配置。
2 粵港澳大灣區為肇慶發展帶來的機遇
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是世界上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灣區,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具備建設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的基礎條件。大灣區首次將肇慶全域范圍納入,為肇慶發展帶來諸多機遇。
2.1 政策支持,促進城市產業謀劃的清晰落地
粵港澳大灣區將推動肇慶城市明確清晰的產業謀劃目標并落地實施。一方面,積極引進新能源汽車基地項目,大力發展新能源節能汽車產業,建設華南地區節能環保裝備制造產業集聚基地、華南環保技術創新中心及珠三角環保產業化示范區。另一方面,肇慶依托東南板塊,以國家高新區、肇慶新區為主要載體,以高標準要求,積極參與到珠三角洲創新示范區的建設。未來,肇慶由從前的城區與珠三角城市相融合參與到大灣區的建設中,作為大灣區城市群的成員之一,將從頂層設計方面獲得國家、省的政策支持,配合肇慶憑借自身的土地資源、生態環境、水資源及氣候等資源優勢,實現跨越式發展,并為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建設中提供發展動力。
2.2 完善交通網絡,促進肇慶發揮腹地優勢
粵港澳大灣區的網絡空間結構的優化,為肇慶的發展帶來機遇。肇慶是大灣區與大西南地區接壤的唯一的樞紐門戶城市,擁有當前全省乃至大西南地區最長的高鐵同城里程、西江黃金水道及高速公路。為加快肇慶與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區的同城化發展步伐,徹底釋放肇慶的區域發展優勢,將全面加快建設和完善肇慶的軌道交通。
目前,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廣深港作為發展主軸,主要受到人口、土地資源及生態環境的限制,逐步向次軸廣佛中珠澳發展,同時通過港珠澳大橋、深南中通道的建設,港澳珠三角將從雙軸發展轉變為網絡化發展格局,促進形成更緊密的區域聯系。在此網絡發展格局中,肇慶作為以廣州為中心的北部縱橫軸交匯西進出口,打通穗港深與大西南地區,促進兩個地區資金、物流及人才等要素的便利流動,推動實現肇慶與廣深港主軸的互補發展,與廣佛中珠澳次軸的協同發展。由此,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建設,將有助于肇慶積極發揮腹地優勢,建設成為大灣區的樞紐通道。
同時,軌道交通的建設與完善,將促進肇慶資源集聚發展,由分散的鎮域經濟向高品質城市經濟發展,軌道交通建設縮短了肇慶與大灣區其他城市的差距,為人才、資金、技術及創新等外部資源的引進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推動實現高水平、高品質的制造服務現代化發展,豐富城市品質內涵,促進片區一體化建設,全面提升綜合競爭力。
推薦閱讀:交通專業如何發表論文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