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電氣自動化控制系統作為一項以自動化技術應用為主的現代先進控制系統,在社會各領域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并為各領域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尤其是機械制造領域,電氣自動化控制系統的有效應用,可規避一系列人工操作不規范問題,有效提高控制效率與質量,進而有效提高機械制造效率與質量,為機械制造行業創造更大的效益。然而電氣自動化控制由于受到諸多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其可靠性無法保證。鑒于此,文章結合筆者多年工作經驗,對機械制造電氣自動化控制可靠性問題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議,僅供參考。
關鍵詞:機械制造電氣自動化控制可靠性;問題;研究
《組合機床與自動化加工技術》(月刊)創刊于1959年,是中國機械工程學會與大連組合機床研究所共同主辦,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的,由科技部和新聞出版署共同審核批準的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性科技期刊。
引言
電氣自動化控制系統作為一種高新技術手段,能夠有效的促進機械制造企業的信息化、現代化發展。為了保障電氣自動化控制系統的可靠性,應該及時發現電氣自動化控制系統運行存在的問題,并及時對問題進行解決。嚴格把控自動化控制系統設備質量,在創設良好運行環境的基礎上,保障控制系統操作、檢修人員自身水平,全面強化機械制造自動化控制系統運行效率。
1、機械制造電氣自動化控制可靠性的意義
1.1有利于提升機械制造質量
電氣自動化控制系統在開展機械制造工作的過程中,能夠在預設的系統質量控制標準內進行機械制造,可以有效的避免人為因素造成的人工缺陷,機械制造生產的質量高、效率快、通過自動化系統,能生產出高質量、精度高的機械制造產品,滿足實際生產的要求。電氣自動化控制系統當中還涵蓋了自動檢測環節,能嚴格對機械制造各個環節進行工藝與參數監控,構建成一個及安全、高質量的閉環生產系統,有效避免因為機械制造質量不過關導致的人力物力財力消耗。
1.2有利于增強企業競爭力
在市場經濟不斷發展和進步的當下,企業之間的競爭也日漸激烈,想要保障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就應該價不斷強化企業的綜合競爭力。電氣自動化控制系統在機械制造領域,自動化系統、自動化設備的運用非常普遍,甚至一些企業當中的機械化生產制造水平已經高達90%以上,電氣自動化生產水平也決定了企業自身水平。在現階段之下,有效強化電氣自動化控制水平,能夠減少電氣自動化系統出現故障,保持機械制造生產處于一個良好、科學的運營狀態,避免生產事故的出現,強化企業人力物力財力使用效率、提升機械制造生產質量,強化自身綜合競爭力。
2、機械制造電氣自動化控制可靠性常見問題
2.1機械設備的電氣自動化控制工作人員管理不足
電力自動化控制設備的運行維護對員工的專業化提出了更高的門檻規定。由于企業對電力自動化控制設備缺乏管理,電力自動化控制設備的應用面臨著諸多問題。傳統的電力自動化控制設備管理方法已不能滿足企業的最新需要。這種對員工的科學管理不到位,嚴重制約了企業盈利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2.2電力自動化控制設備故障無法及時維修
由于電力自動化控制設備的人員管理不到位,電力自動化控制設備的維護工作沒有及時進行,使設備繼續處于不良狀態,最終造成設備損壞。這種不良事故直接對電力自動化控制設備的可靠性造成了極大地降低,減少了企業的經濟效益,也導致企業的規模化進程受到了嚴重的滯后。同樣,這個問題應該引起有關人員的極大關注。
3、機械制造電氣自動化控制可靠性優化策略
3.1重視電氣自動化控制設備質量檢測
電氣自動化控制系統可靠性的提高,首要工作確保電氣自動化控制設備質量。所以,相關部門需重視電氣自動化控制設備質量的檢測。首先,設備采購環節,需要組織專業人員嚴格檢查設備相關指標是否達標,例如:規格、質量合格證書、使用性能等。值得注意的是設備采購環節,除了保證設備質量之外,還需要進行必要的市場調研等工作,確保設備采購性價比最高。其次,電氣自動化控制設備長期運行中,需要定期進行維護與保養,以此降低設備故障發生幾率。
3.2做好電氣自動化控制系統使用環境評估工作
鑒于電氣自動化控制系統使用環境,對系統可靠性有著巨大影響。所以系統使用之前,相關工作人員需對系統使用環境中各項指標進行有效評估,例如:風速、濕度、溫度等,并結合不同指標,制定可靠性評估方案。機械制造企業有條件的情況下,可借助計算機等技術對電氣自動化控制系統運行環境進行模擬,詳細記錄模擬過程,尤其是系統運行中潛在問題,需要進行一一記錄,并探討出行之有效的解決措施,以此減少環境影響帶來的負面影響。
3.3出臺明確規定,有效管理人工操作環節
提高電氣自動化控制系統的運行狀況,還應該對人工操作環節進行規范,這會提高電氣自動化控制系統運行的可靠性。在具體實施時,要從兩方面入手,一是自動化控制系統操作規范,二是培養工作人員操作系統的能力。對于相關工作部門來說,要制定控制操作規范。仔細研究每一個人工操作環節的特征,在此基礎上進行細致的劃分,把人工操作環節劃分成不同的類型,從而制定較為科學嚴謹的操作規范。電氣自動化控制系統在使用的過程中會經歷設備啟動環節、各指示燈顯示環節,另外還有相應的后續操作環節。實現設備可靠運行,要有力約束各個部門工作人員的操作行為。在實際運行中,電氣設備需要交互使用,在這個過程中,容易發生共鳴情況,而且還有可能出現電磁波相互干擾的情況。此時就不能保證控制系統正常運行。對于相關部門來說,出臺明確的規定很有必要,實現對人工操作環節的有效管理,使得控制系統的運行更加穩定。
3.4優化設計
為確保電氣自動化控制的可靠性,在生產組裝前期需要對設備整體進行設計,重點結合設備性能參數、功能特點等制定科學的自動化控制產品設計方案。鑒于自動化控制產品的性能、結構差異會對自動化控制系統的可靠性、穩定性造成一定影響,因此,需要全面優化自動化控制產品設計方案,提高設備整體性能的穩定性。在保證自動化控制產品技術設計要求的條件下,采取更加經濟、合理的設計方案對局部元器件布局進行優化設計,在控制自動化設備生產成本的同時,提升自動化控制產品整體性能,從而有效保障設備的穩定性。
3.5模塊布局合理,保證散熱效果良好
在設計電氣自動化控制系統的工作中,要保證使用的設計方法是科學合理的,設計工作要考慮到多種外在因素,對影響設備可靠性的因素加以歸納和總結,從而將這些因素所能產生的影響降低到合理范圍內。就各個功能板塊而言,所要滿足的生產需求與產品的實際功能有密切聯系。在操作過程中,應該對布局的合理性有深入的思考。在目前的發展階段中,模塊化設計的應用比較常見。控制系統需要完成的功能由單組不同的模塊實現。其中需要引起特別關注的是電源模塊的應用,應避免與其他的模塊共同放置。這是因為電源模塊在工作過程中,會產生一定電磁波,電磁會侵擾其他模塊的正常工作情況。
結束語
綜上所述,電氣自動化控制的可靠性問題不僅影響機械制造生產體系的穩定性,而且對我國整個機械制造業經濟發展起到非常關鍵的推動作用。相關電氣自動化技術人員需要結合實踐應用經驗,不斷分析研究機械制造中電氣自動化控制可靠性問題,優化調整現有的電氣自動化設備設計操作方案,使其更加合理化、科學化,為加快我國機械自動化控制技術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 孟晉.電氣自動化控制設備的可靠性分析[J].通信電源技術,2018,35(12):15-16.
[2] 王津紅.機械設備電氣自動化控制應用分析[J].河北農機,2018(09):54-55.
[3] 薛松.機械設備電氣自動化技術的應用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8(30):223.
[4] 童永華.自動化技術在機械設計制造中的應用探討[J].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18,8(04):65-66.
[5] 布曉亮.電氣自動化控制設備的可靠性探析[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2017(20):141.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