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是由《WTO經濟導刊》發表的一篇經濟論文,面向致力于國際競爭力的企業、商務機構、經濟研究機構、各國駐華使館及各級政府管理部門。《WTO經濟導刊》致力于成為通報信息、研討問題、交流經驗、溝通建議的園地,構筑中國先鋒企業實施國際化經營戰略和國外公司成功融入中國經濟發展的經驗交流平臺,并搭建WTO規則談判的信息溝通橋梁。
論文摘要:從工會的角度出發,以如何真正引導員工認識“幸福”為切入點,分三方面進行探討論證,得出基層工會組織一要充分發揮工會“橋梁紐帶”作用,營造良好工作氛圍,加快企業發展;二要充分發揮工會“大學校”作用,營造良好學習氛圍,提升員工隊伍素質;三要充分發揮工會“職工舞臺”作用,營造良好民主氛圍,促進員工自我價值實現。
論文關鍵詞:幸福;工會;員工
近年來,“幸福”成為了繼“和諧社會”和“科學發展”之后的一大熱門詞匯,關注幸福成為學術界的熱門話題和各級政府部門的實踐課題。溫家寶總理在“十二五”開局之年的兩會報告中作出親民保證,明確提出未來的主要任務是“讓人民幸福”,要“讓人們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對未來有信心”。在“幸福”提法的背后,是中國經濟的發展不僅要考慮到不斷增長的GDP,還有其他很多關乎民生生活質量的因素。事實上,經濟增長與否、經濟增長快慢并不能完全代表社會和諧、健康發展的程度,在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更應關注老百姓的幸福指數。工會是做群眾工作的,是聯系企業和員工的橋梁和紐帶,那么,工會組織應發揮自身優勢,以員工為本,把提升員工的幸福感作為落腳點和終極目標,努力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員工的根本利益,為提升員工幸福指數作出努力。
一、要正確認識員工的幸福感
何為“幸福”?幸福源于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理論認為,人的需求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發展。在最基本的生理需求滿足后,人會追求安全需求,而最終的追求是得到社會的尊重和個人自我價值的實現,當這一需求實現后,人的幸福感是最強烈的。英國著名哲學家羅素說:“幸福部分和社會制度有關、部分和個人心理相關。”那么,對應到企業的員工,幸福感就應該表現為生活和工作的滿足、心態和情緒的愉悅以及人際關系和社會關系的和諧。
二、發揮工會組織的優勢,提升員工幸福感
1.充分發揮工會“橋梁紐帶”作用,營造良好工作氛圍,加快企業發展
員工的幸福感首先要建立在豐富的物質條件的基礎上。如果沒有物質條件做支撐,員工的幸福感只能是空中樓閣、水中之月。而物質條件的建立就需要工會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把員工與企業緊緊地聯系在一起,使得員工與企業在思想上達到高度的契合與統一,自覺地以企業所確定的發展目標為核心,共同推動企業抓住發展機遇,加快發展,壯大實力。
首先,工會組織要從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高度,從促進企業持續健康穩定發展的高度,加強對員工宣傳教育,讓員工深刻認識到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對于提升企業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大現實意義。在日常工作中,工會要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員工,大力開展集體主義與社會主義教育,大力開展法制教育、職業道德教育和社會美德教育,引導廣大基層供電員工準確把握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價值取向和深刻內涵,為努力提升供電企業凝聚力和向心力提供強有力的精神動力與思想保證。
其次,工會要充分發揮擁有的群眾優勢及溝通平臺的作用,激發廣大基層供電員工的凝聚力與向心力。工會被親切地稱為“員工之家”。最貼近員工,最了解員工的喜怒哀樂,最清楚員工的所思所想,具有很強的號召力和吸引力。工會應該因勢利導,增加領導與員工的溝通交流,不斷增進干群情感與互信。要建議企業管理層深入推行“以人為本,人才強企”戰略,在企業內部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尊重他人的良好氛圍,給員工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要引導員工經常換位思考,站在領導的層面上多思考、多理解,對于領導的決策多給予理解與支持,自覺地把個人理想與企業發展融為一體,讓每個人都能在供電企業發展中找到自我價值,從而激發基層供電員工“榮辱與共”的主人翁意識,樹立“企興我榮,企衰我恥”的信念,讓所有基層供電員工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為振興企業形成合力,同心同力,最終形成強大的整體核心競爭力,實現供電企業的壯大與發展,并讓企業發展的結果惠及每一個員工。
2.充分發揮工會“大學校”作用,營造良好學習氛圍,提升員工隊伍素質
有道是,幸福是一種能力,要想在職場中感受到幸福,不僅需要有感受幸福的能力,還需要有把工作做出成績的能力。當員工技能精湛、成績斐然時,就能從成績中體會到更多幸福的甘甜。更有說法認為,不管員工身處怎樣的崗位,工作條件如何,他所取得的每一點成績都會讓員工離幸福更近。為此,企業工會要發揮好“大學校”的作用,為員工創造成才機會,增強企業員工“幸福感”,為員工成就幸福夢想。
工會可以加大資金投入,建立健全文化設施,如在單位開設“網絡教室”、“職工書屋”等,逐步形成閱讀條件比較完備、廣泛覆蓋員工的工會讀書設施網絡??梢圆捎?ldquo;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開辦論壇、培訓班等,有的放矢,積極倡導員工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力爭做到“凡是想學的都提供機會,凡是學習的都提供條件”??梢越Y合“爭創學習型組織、爭當知識型職工,樹新時代職工形象”活動,從加強班組文化建設開始,開展“周練月考季過關”的培訓模式。將提升員工技能的落腳點定格在基層班組,每周對員工進行培訓,工區每月檢驗培訓效果,季度由公司層面集中考核培訓質量,通過層層抓落實,全面引領技術員工由體能型、普通型向智能型、專家型邁進。還可以積極組織開展群眾性的勞動競賽、崗位練兵、技術比武、練絕活出絕招、自主創新實踐等活動,搭建員工展示才華的舞臺,創造成長成才的機會,引導員工自覺把個人價值追求同企業發展目標有機結合起來,把點燃生活熱情和工作激情轉化為崗位建功、創先爭優的動力,努力掌握新知識、新技能、新本領,為實現“十二五”規劃目標任務貢獻智慧和力量,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工人階級主力軍作用。
3.充分發揮工會“職工舞臺”作用,營造良好民主氛圍,促進員工自我價值實現
馬斯洛理論認為人的最終追求是得到社會的尊重和個人自我價值的實現,這時的幸福感是最為強烈的。每個人的內心里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尊重表現為安全、溫暖、民主的氛圍,體現在可以最大程度地表達自己,被團隊理解、接納,有困難能得到幫助,個人對集體有歸屬感等等。工會必須發揮職工舞臺的作用,貼心關愛員工、讓員工更安心、舒心地工作學習和生活。
工會是員工們暢所欲言的地方,要進一步拓寬民主渠道,讓員工參與、融入民主監督,增強員工主人翁意識,要積極引導員工們通過工會行使民主管理與監督的職能,工會可以通過召開員工代表大會、員工座談會等多種形式,保障員工參與民主管理權力的落實,使員工能夠全面了解掌握企業開展的主要工作和工作思路及工作任務,同時積極開展合理化建議活動,征求員工對企業各項工作的建議和要求,不僅可以增強員工的主人翁意識,也進一步提高了企業決策的科學性和準確性。
工會要切實維護員工福利、工資、養老等切身利益,對員工的工資福利與養老保險繳納情況等定期進行公布上欄,同時積極建議企業建立一套完善的員工救助機制,幫助幫助員工解決生活、醫療、住房、子女就學、心理等方面的困難,形成制度化、長效化的工作措施。設立幫困基金,攜手困難員工家庭及時渡過難關,消除員工的后顧之憂,讓員工真正地感受到供電企業大家庭的溫暖。要努力通過為員工提供周到、細致、貼心的服務,讓員工真切地感受到“員工之家”的溫暖。
對于上班族來說,因為工作壓力以及每天緊張的工作計劃引起的健康問題,是讓他們最為頭疼的事情。辦公室綜合癥現已成為了困擾大多數員工的病根,然而,要想感受到心靈的幸福,還需要保證員工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因此,工會組織還要切實關注員工的生命安全與健康,通過開展家屬協管會、開展“安康杯”競賽等形式,多渠道構建安全的氛圍,同時要倡導員工健康的生活方式,通過加強“員工之家”建設,建立健全員工生活設施和文體活動設施,呵護員工的健康,給員工更多關愛,給力員工擁有更幸福的人生。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