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摘要:在道路的轉彎和限速地帶鋪裝彩色路面不僅可以美觀的作用,還可對駕駛員駕駛員產生視覺的沖擊,起到提醒和增強對行人及非機動車使用者等弱勢交通者得保護作用,從而提高安全性。此外,在鋪裝中加入耐磨材料,還可以起到防滑和減速的作用,從而保證車輛行駛的安全。
引言
90年代以來,在“要致富,先修路”的主導思想的帶動下,調動了地方政府建設地方公路的積極性,建設了一大批大量的小城鎮過境公路。這些過境公路在布局上大多采用穿心式布局,這種布局方式在一定時期內能夠起到促進城鎮發展的作用,然而,隨著交通流量的增加、城鎮商業的繁榮,卻帶來了很大的負效應——交通事故的頻發等。
1.小城鎮過境公路安全影響因素分析
1.1公路網規劃
公路網規劃[1]是國家或各級政府對本轄區公路網的中長期規劃,因此對過境公路建設和管理的影響較大,時間相對較長。小城鎮作為公路網規劃的一個結點,其在公路網規劃中的地位,直接關系著過境公路的等級規模及大致走向,尤其是過境方式,從而在根本上決定了過境公路的安全性能。
1.2小城鎮的區位與形態
小城鎮區位是城鎮本身所具有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河流、交通等地理要素,以及小城鎮與所在區域的經濟、政治、社會、文化、軍事等客觀事物的總和。[2]除非發生大的自然變化或人為變動,一般說來,小城鎮的區位條件具有較強的穩定性。不同區位的小城鎮,通過的公路數量不同。受此影響過境公路與城鎮道路網的銜接不同,當銜接不當時,會給過境公路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
1.3交通特性
交通量的大小和組成是其重要的影響因素。小城鎮的規模和繁榮程度的不同會造成城鎮人口出行方式的不一樣,一般有步行、自行車、摩托車、拖拉機、汽車;道路兩旁攤點,商店的設置會造成人行的穿梭和車輛的停放;過境的車輛有卡車、貨車、客車和農用車輛;過境公路使用者缺乏交通安全意識。在這種交通特性下,各種車輛之間產生的速差很大,如果對此不加以限制,對過境公路安全構成很大的威脅。
1.4 安全管理設施
過境公路由于其等級和投資規模的限制,導致其安全設施缺乏,管理制度松懈,如標志標線、限速標志、紅綠燈的缺少以及后期養護管理方面的不足。這種現象人為的造成過境公路的安全隱患。
2.小城鎮過境公路改安全善措施
2.1合理選擇過境方式
(1)繞城過境
過境交通在城鎮交通系統中所占比例很大,在這樣的情況下,過境的車輛對道路的運行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應把過境公路遷至城鎮以外,采用繞城過境加支線的方式與城鎮相接,不但解決了城鎮與外界聯通的問題,也徹底解決了相互影響帶來的安全隱患。
(2)擦邊過境
過境交通在城鎮交通系統中所占比例很小的,相對而言,其和城鎮產生的相互影響比較小,同時對城鎮的局部發展能夠起促進的作用。因此在這種情況下,過境公路應該處在城鎮的某一側擦邊而過,不必處在城鎮外側,這樣設置后,從城鎮發展的角度看,還可以帶動沿線兩側的發展,從而帶動城鎮的均衡發展。
(3)漸變過境方式
過境交通在城鎮交通構成中所占比例不大,而且在經濟條件和地形允許的情況下,如果選側繞城的話,其產生的效益不是很大,不利于城鎮的發展。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采用漸變過境方式,既“擦邊——穿心——擦邊”的模式。待城鎮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后,再把過境公路外遷到城鎮之外,把原來的道路轉化為內部道路,這樣做既促進了城鎮的發展,又保證了道路安全穩定的運行。
2.2合理選擇過境公路與城鎮道路的銜接方式
銜接道路作為城鎮道路與過境公路的過渡段,對駕駛員的行駛起到緩沖的作用,從而保證安全行駛。但在實際中,由于追求經濟效益,使交叉口的形式和位置不合理,比如平交口設置于小半徑彎道、凸曲線變坡點等位置;還有就是平交路口的商業化,從而造成的視線盲區和側項干擾;再有就是農村道路的接入,使交叉口過多,間距過短等等;這些都對銜接線的安全運行構成了很大的隱患。所以,應根據城鎮的區位和形態合理選擇過境公路與城鎮道路的銜接方式。
2.3合理確定城鎮過境公路的合理行車速度
目前我國公路限速值的設計方法是基于建設標準、技術指標、路側干擾以及地形氣候等相關因素,將公路限速設計段預先劃分為一個或多個限速區段,在每個限速區段實施V85車速調查,在通過V85運行速度計算和交通組成調查分析,計算其平均值作為其代表值。將公路限速管理值與V85進行比較,選取與V85相近的值作為初始限速值。
但過境路與城鎮內部道路交叉多,交通設施相對較少,再加上道路兩旁商店、市場對人流的影響以及車輛的混雜等等因素。所以,單純的以傳統的方法確定限速值不太合理;因此,依據在不同限速條件下行車速度的變化差和駕駛員心里舒適性來確定限速值相對更合理。
2.4采用交通靜化設施
交通靜化是減少機動車使用負面影響的若干物理措施的組合,以改變駕駛員行為和改善道路中非機動車和行人的使用的環境。在過境道路中的環境是十分復雜的,不光有汽車,拖拉機,摩托車,自行車,還有行人等。所以,這個交通系統所服務的對象并不是單一的,而是多元的,而道路靜化設計正是基于這一點,在不同的地點,不同的層次,實行不同的優先權分配方案,從而保證道路的運行暢通。
(1)視覺設施
在道路的轉彎和限速地帶鋪裝彩色路面不僅可以美觀的作用,還可對駕駛員駕駛員產生視覺的沖擊,起到提醒和增強對行人及非機動車使用者等弱勢交通者得保護作用,從而提高安全性。此外,在鋪裝中加入耐磨材料,還可以起到防滑和減速的作用,從而保證車輛行駛的安全。
(2)聽覺設施
聽覺設施是在行駛中使汽車產生噪聲和振動,從而提醒駕駛員糾正行駛行為,避免車禍的產生。如減速振動標線,它是在道路上噴涂專門涂料,經過快速固化形成的突起減速帶,當車輛在上面行駛會產生輕微的振動;此外,減速振動標線還具有反光效果,即使在雨天的夜晚,標線也具有較好的可視性。
3.結語
(1)過境公路應根據自身的條件(城鎮的經濟狀況和自然條件)和路網的規劃來選擇合適的過境方式和銜接方式,切不可片面追求經濟利益而忽視公路安全的需求。
(2)由于過境公路交通特性的復雜,除了運用限速標志外,還應運用交通靜化設施以改變駕駛員行為和改善道路中非機動車和行人的使用的環境;此外,還應與城鎮管理部門聯合規范道路兩旁的商業行為,減少側向干擾;加強宣傳力度,提高道路使用者的交通安全意識。
參考文獻:
[1]楊少偉,朱照宏等. 道路勘測設計(第二版)[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任建洲.城鎮過境公路技術研究,長安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6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