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國家越來越重視農田及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并加大了資金投入力度,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高標準農田建設能夠使農民獲得可觀的經濟效益,為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但在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只有充分認識并積極解決這些問題,才能提高高標準農田的質量。本文對新時期農田水利建設的發展困境與對策進行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農田水利;發展困境;建設對策
隨著城市化建設的全面推進,人口數量、經濟建設、環境承載力之間的平衡關系出現變化,農田水利設施的建設需求正在逐漸提升。對農田水利建設工作進行研究,可以看到農田水利建設中出現了資金基礎不足、建設后勁缺乏、工作人員經驗有限等現象,為了提高水利設施建設的質量和水平,基于新農村建設的需求,需要明確問題出現的原因,并制定相應的策略,以此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
1.新時期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作用
保證農作物穩定生產,我國對經濟建設非常重視,但地區間存在較大差異,使得經濟發展也存在較大落差。偏遠地區農民的經濟收入低,生活質量差,大部分農民以種植農作物為生。加強農田水利建設,可使農作物的種植效益得到顯著的提升,從而實現穩定、高效生產,為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和當地經濟水平提供保障。
2.新時期農田水利建設的發展困境
2.1管理理念落后
對我國農田水利建設來講,管理理念存在明顯的滯后性,且缺乏有效的管理機制,制約了農田水利建設的發展。部分地區農田水利建設管理人員的相關理論知識和管理方法都十分欠缺,加之管理理念落后,使得權責無法得到有效界定,導致農田水利建設面臨的問題較多。
2.2地方政府重視程度不足
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的過程中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國很多地區的基層政府也對這一事業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精力。但是部分地區對農田水利建設工作并不是十分重視,導致區域建設質量較差,在人力資源、資金投入方面的部署并不是十分理想,難以保障水利建設項目的后期維護工作,缺少有專項能力的工作人員定期進行管理和維修。以上因素對農田水利設施的建設工作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阻礙作用。
2.3資金管理各異
建立小農水工程需要諸多方面的資金來源。近年來國家對農田水利的重視程度和資金流入逐漸加大,從階段的情況來看利用財政支農較多,發放錢款的時間也不統一。小農水工程完工后,還需要再投入一定的“管護”費用來維持工程成果。如果不及時設置針對性部門進行監督,會導致工程方無法及時分辨重復投資建設項目以及投資不均,很大程度上縮減了上級財政對小農水工程的政策扶持力度和成效。
3.新時期農田水利建設的發展對策
3.1改變思想認知,明確管理責任
首先,農田水利建設需改變傳統的思想認知,提升群眾的節水意識,為提高水資源利用率提供基礎保障。為了節約水資源,需對農業生產結構進行合理調整,完善各環節的節水管理。其次,要加大管理力度,制定管理制度,明確管理責任及責任主體。在實際管理過程中,可以自然村為單位落實管理責任,存在多村共用現象時,可實施輪流制管理。最后,農田水利維修管理資金可由相關自然村分攤,從而確保農田水利維護養護工作的順利進行,提高農業生產輸水效率。
3.2構建完善的保障機制
農田水利建設的健康發展,可提高農作物產量和農民的經濟收入,從而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應構建完善的保障機制,對農田水利設施的作用進行宣傳,使其重要性能被充分認知。首先,政府應加大與其他部門的合作,為水利工程建設籌集資金。其次,要提升農民的素質,使其正確認識農業種植技術,合理應用新技術和新型設備。
3.3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我國已印發了《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總體規劃》,為各地區部署農田水利建設工作提供了準確依據,并增加了農田水利建設方面的投入,確保了高標準農田建設的順利進行,有針對性地改善了農田生產條件,農田抗災能力不斷提高,建立了規模較大的糧食生產基地。要實行一體化的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完善配套系統,提升灌溉效益,從容應對旱澇災害。田間道路及機具配備等也非常關鍵,應配套建設機耕道和土壤改良項目,以精耕細作的方式實施農業生產。除此之外,要組織農戶參與培訓,大范圍推廣良種,使農戶能夠正確認識高標準農田。
3.4加大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資金投入
我國地域遼闊,各地區發展程度不同,導致一些偏遠地區農田水利建設資金投入短缺或各地區資金投入不平衡。因此,農田水利建設部門要與地方政府加強合作,建立科學合理的資金投入機制,也可通過對外招標或拍賣的形式引進外部資金。
3.5引進先進技術與設備
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技術在不斷發展和創新,水利工程建設相關人員要隨時關注新設備和新技術的發展形勢,引進先進的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設備,科學預判洪澇干旱等自然災情,如安裝災害風險預警裝置,進行實時動態監控,通過數據分析提高災害預警能力。
3.6完善投資機制,做好建設規劃
當下農村水利設施建設“后勁不足”的現象十分明顯,主要原因是建設資金投入不足,限制了水利設施建設的廣度和深度,因此,需要完善投資機制,建立以國家財政為主的政府補貼機制,鼓勵地方政府和小微企業以多種形式向水利設施投資。首先,需要提升對公共財政的使用效果,合理劃分各級政府在水利設施建設中的管理能力,建立各個部門相互協調、相互幫助的資金投入機制。其次,需要對水利建設中的集資和融資手段進行創新,使用不同的政策支持、制度優惠鼓勵各個部門加大對農田水利設施的假設投入,擴展水利設施的建設投資渠道。最后,需要合理規劃農田水利設施的建設機制,避免出現資源、資金浪費的現象。
4.結束語
農田水利建設對農業發展及國家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為了使其能夠良好發展,為農業健康發展奠定基礎,需對突破其發展困境的對策進行研究。
參考文獻:
[1]王曙光.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問題及對策[J].中國設備工程,2020(08):208-210.
[2]王俊忠.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質量管理的對策和建議[J].中國農業文摘-農業工程,2019,31(06):33-36.
[3]喬娜.新時期農田水利建設發展困境與對策[J].安徽農業科學,2017,39(23): 14425-14426+14428.
推薦閱讀: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探討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