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商務部和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發布的《中國對外承包工程發展報告2018-2019》統計數據,截至2018年底,我國對外承包工程累計簽訂合同額2.3萬億美元,完成營業額1.6萬億美元。在這個萬億美元級別的工程承包市場中,如果說投建營一體化項目是皇冠上的明珠,框架項目和EPC項目是金字塔的塔尖,那么施工類承包項目就是金字塔的龐大塔基。
本文源自《中國勘察設計》雜志2020年7月刊,《中國勘察設計》(月刊)創刊于1985年,由中國勘察設計協會主辦。宣傳貫徹黨和國家對勘察設計行業的方針、政策、法規、折射改革開放的重要進程,提高勘察設計現代化水平,促進行業的繁榮與發展。本刊政策性強,信息量大,內容豐富,論述精辟。
中國工程企業在海外承攬的施工類承包項目主要包括施工總承包、專業分包類,也有一部分聯合承包、勞務分包類等。施工承包項目具有數量眾多、單體合同額相對較小、利潤點單一、風險點分散、不確定性高等特點。海外施工類承包項目直接面對當地或國際咨工、直接面對當地環境和供應商,影響項目履約和盈利的因素眾多。但很多初出國門的國內承包商,沒有引起足夠重視,對此準備并不充分。在國內常規的工程實踐中,施工類承包項目一般較為簡單,就是拿著圖紙干活,管好工料機、及時收付款,和設計管理涇渭分明,這恰恰是初出國門的施工類承包商容易陷入的慣性思維怪圈。海外施工類承包項目,很多時候遠遠不是“照圖施工”那么簡單。
本文從施工類承包項目可能出現的主要技術風險點、加強設計管理的對策等方面出發,對項目執行過程中常見的相關風險作出提示,并從項目執行和機構設置等方面提出相應的對策,以期為施工承包企業加強設計能力建設提供借鑒。
海外施工類承包項目的
主要技術風險點
招標設計深度不夠,風險轉嫁給承包商
業主方招標程序中潛藏的瑕疵可能埋藏一定的風險。目前,國內和部分建設工程行業較發達的國家的工程項目招標程序,已經日益趨于完善。項目通過前期可行性研究并完成立項后,通常會委托專業設計公司完成總體設計、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等任務,并以施工圖設計確定的圖紙和工程量清單進行施工招標,或者在初步設計完成后,以EPC工程總承包的形式進行招標。
但在一些地區市場,工程行業的招標機制并不盡完善,不乏業主以可研成果、方案設計、甚至概念設計等直接進行招標施工承包的情況。招標項目的工作內容和工程量因此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進而對承包商的工作計劃、資源調配,甚至是項目履約,都埋下了巨大的風險。
項目工作范圍不清,地勘遷改潛藏風險
在某些施工類項目的承包合同中,對工程建設中的部分工作未作出明確約定。其中,尤其地勘、遷改這兩項工作最可能也極易出現歸屬不清、責任不明等方面的問題。遷改工作的進度,地勘資料的準確性、完備性,都將極大影響施工項目的實施進度,給承包商帶來潛在的履約風險。
承包商慣性思維和粗放管理,將帶來一定的技術風險。國內工程行業尤其是基礎設施建設行業,設計、施工標準化程度較高。同時,政府建設主管部門通常制訂有詳盡的建設標準體系,因此,對建設過程中的大多數事項,建設各方都標準一致、有據可依。
然而,在大部分國家和地區,工程建設的標準化程度與國內不盡相同。在部分地區,建設技術規范的制定往往以理論闡釋為主,對工程項目較少采用大量標準化設計和定型產品。同時,國內外工程行業中,業主工程師/監理(咨工)擁有相對較大的話語權,其對技術標準的解釋往往與承包商的理解不完全一致,且業主工程師/監理對項目設計方案、施工檢測驗收擁有決定權。
承包企業經營為先,風險管控意識缺位
現匯項目中的施工承包合同,雖然相對簡單,但是在普遍應用歐美法系的對外承包工程中,一旦風險管控缺位,很可能將需付出高昂的“學費”。而且在施工類承包項目實踐中,即使出現業主/咨工不遵守FIDIC、不按合同履約的情況,業主的毀約成本卻相對極低,承包商的被替代成本也非常低,但承包商卻可能會需要付出昂貴的違約罰金。
施工類承包項目
加強設計管理的對策
施工類承包商容易出現對設計歸屬主觀臆斷、對設計邊界理所當然、對設計工作慣性忽視等方面的問題,這是施工類承包商在競爭激烈的國際工程現匯項目中在天然弱勢的現狀下,容易形成的一種不成熟的思維,必須引起決策者和執行者層面的高度重視,并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
積極溝通,明確設計工作歸屬
如果在項目執行過程中已經出現業主方提供的地勘資料準確性、設計文件深度不滿足項目施工要求的情況,首先必須主動加強溝通,在響應期內通過合同條款、以正式書面形式明確設計責任歸屬(為業主/工程師)。
在明確設計責任的基礎上,在具備設計能力的前提下,可以同意將深化設計工作交由承包商承擔。相對于被動等待,主動參與設計有兩方面好處:一是可能取得設計費用、增加合同總額;二是可以掌握主動權(包括時間和工作內容),尤其是在單價合同時,在滿足業主功能要求的基礎上,可以將設計在一定程度上向承包商的利潤點傾斜。
主動優化,合理變更創造價值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對業主方的設計要結合功能需求、施工工藝,主動提出設計優化建議,通過合理的設計變更,創造和分享價值工程,以實現業主和承包商雙贏的目的。同時,應以現場促市場,以當前項目實施的良好結果,促進市場開發的迭代發展。
施工類承包單位
加強設計組織機構的建議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持續推動,越來越多的國內中小型工程承包企業正在“走出去”的道路上高歌猛進。同時,對外承包工程資質的取消,也有利于持續鼓勵引導工程承包企業參與到國際工程承包競爭中。基于此,在“走出去”的過程中,以施工類承包為主的工程企業亟待盡快打破慣性思維,加強自身設計能力建設和管理。具體建議如下:
一是建議工程企業在管理機構中,增設專門的設計分院(處),對項目開發和實施提供設計技術支撐,也可以考慮在長期深耕經營的地區和國別,與外部設計力量建立長期合作關系,或擇機收購屬地化小型咨詢設計公司,增強對項目投標和實施的技術支持能力。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的大背景下,各個地區市場都會出現一些小型咨詢設計公司的收購機會。在增強設計管理能力的基礎上,工程企業可向承接較大規模的EPC項目升維。
二是在項目經理部的組織機構中,除了要設置工程計劃部以外,還十分有必要單獨設置設計技術部,專職負責設計深化、設計變更、設計優化等工作。
三是在項目面對特殊標準體系、業主監理專項要求時,應當及時聘請國際或當地咨詢設計公司參與到設計方案制定和技術管理中。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中國對外承包工程發展報告2018-2019[R].2020.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