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社會各界逐漸加大對于中小學教育的關注力度,使得中小學教育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在中小學教育中校長工作尤為重要,直接影響著教育目標的實現,并且對學校的財務管理也存在較大的影響,因此需要做好中小學校長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本文從相關概述入手,分析中小學校長經濟責任審計對財務管理的影響,提出幾點中小學校長經濟責任審計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中小學校長;經濟責任審計;財務管理
焦海迪, 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 發表時間:2021-10-26
一、引言
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我國教育領域得以快速發展,相應的辦學規模也隨之擴大,使得教育經費逐漸增加。校長作為一個學校的主要負責人,既肩負著教學管理責任,又需要做好學校的各項經濟管理工作。做好校長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可及時掌握學校經濟活動中存在的問題,提升校長任期責任感的同時,有助于進一步提升教育資金使用效益,本文就此進行分析,具體如下。
二、中小學校長經濟責任審計概述
對于中小學校長經濟責任審計而言,其實質上是一種經濟監督活動,通過社會審計組織以及內審機構,按照相應的法規制度、國家相關政策以及會計核算資料,審查、評價中小學校長在管理職責范圍內履行經濟責任的情況。該項工作的內容具備較強的綜合性,對校長職責范圍內從事的經濟行為以及不得從事的經濟行為進行審計,并且還會對經濟行為產生的效果進行評價。主要依據學校的決算、內控、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財務預算執行、債務等情況開展具體的財務管理。
此項工作具體包括兩方面的內容,第一,財務審計。主要對學校的各項收入進行審查,判斷其是否存在亂收費等不良情況;了解費用支出的合理性,是否存在違紀情況,例如是否根據文件要求進行獎金以及補貼的發放;對經費開支安排的合理性進行檢查,了解學校是否存在挪用、赤字等問題。
第二,管理審計。主要審查的內容包括:學校是否具備完善的內控制度,是否有科學、合理的財務組織機構;對固定資產的賬、卡、表進行詳細的檢查、核對,了解是否存在賬實不符的問題,是否存在管理不當造成的浪費、公物私用等問題。
三、中小學校長經濟責任審計對財務管理的影響
第一,有利于內控體系建立。對于中小學財務管理而言,可以通過完善的風險管理制度對一些財務風險進行預測及識別,所以,若想有效降低財務風險,需要構建完善的財務風險管理機制。不過該機制需要由校長進行實際組織,將這部分作為校長經濟責任審計中的內容,會確保此項工作的良好執行。其主要的目標在于在全員參與下,實現相互監督,提升辦學效益,降低成本風險,有利于內控體系建立,有效提升學校財務管理效果。
第二,有助于全體教職員工形成風險觀念。中小學校若想有效防范財務風險,需要校長做好自身工作,同時,也需要有高水平的財務人員。作為學校的財務人員,應具備較高的專業水平,并且還要有較好的道德素養,能禁受住金錢的誘惑,具備較好的自控能力與自律性,不斷充實自身,學習新的財會知識,了解相關的法律法規。若校長能發揮出良好的帶頭作用,不斷更新學校財務觀念,同全體教職員工科學決策,勢必會降低學校財務風險,由此可見,做好中小學校長經濟責任審計,對校長行為進行評價、約束的同時,有助于全體教職員工形成風險觀念,更好地開展學校財務管理工作。除此之外,還能確保學校固定資產的保值增值,判斷各項固定資產內部控制制度是否有效執行。
四、新時期中小學校長經濟責任審計策略
1.做好審前準備,精準制定審計方案
所有學校均有自己獨特的特點,每個校長對于學校的管理文化以及管理思維也各有不同。當前環境下,編制中小學校長經濟責任設計方案時,不可一味地依據以往經驗進行。需要對學校做出全方位了解,做好審前準備工作。審前調查工作,不僅要對學校內控制度、財務、生源以及人事進行了解,還應仔細翻閱往年的經濟責任審計報告,并且通過紀檢監察等部門,對學校與校長廉政等方面的信息進行深入了解,對學校以往存在的一些問題做出梳理。
當前,在不斷改革發展下,各學校均加大了校務的公開程度,在網絡技術支持下,可以深入了解學校的相關情況,掌握足夠的數據信息,為審計工作打好基礎。在審計人員安排時,應進行科學、合理的選擇,人員分工明確,發揮出人員各自的優勢。例如,若既進行初中校長的審計,又進行高中校長的審計,選擇的審計人員不僅需要熟練掌握初中階段的學校業務,也要熟練掌握高中階段的學校業務,若進行小學校長的審計,選擇的審計人員則需要掌握小學階段的學校業務。實際審計環節,從各校實際情況出發,制定出針對性的審計方案,最終使審計工作效率得以有效提升。
2.建立復合型審計人才隊伍
當前形勢下,內部審計人員需要具備更高的專業能力水平,因此,教育主管部門應做好內部審計機構人才配備工作,并給予足夠的經費保障。而對于教育內部審計部門,也需要通過多元化的手段強化自身審計力量。
首先,做好內部選聘及培養工作。深入高校,選聘綜合素質高的財務人員,兼職開展審計工作,并且需要加大對于新入職會計的培養力度,壯大審計隊伍。兼職審計人員方面,可以通過以老帶新的模式,使經驗豐富的審計人員帶領新同志共同成長。
其次,引進社會審計專業力量,實現內外部審計的良好結合,達到協同辦公的效果。為有效解決審計方式單一的情況,審計人員需要進行審計涉及項目的培訓,例如:工程審計以及計算機審計等,提升自身專業水平,進而建立復合型的中小學校長經濟責任審計人才隊伍。
3.基于學校治理下確定審計內容
對于中小學校長經濟責任審計而言,應基于學校治理下確定審計內容,將問題與風險作為主要考慮因素,確定出具體的治理重點,例如:固定資產管理、內控制度建立與執行、相關政策的貫徹情況以及預算的執行情況等。通過建立完善的內控制度,能夠有效防控學校各經濟活動可能存在的風險,就現階段而言,做好學校內控審計工作,已經成了校長經濟責任審計工作中的關鍵內容。
在實際的調查中發現,有較多學校雖然具備內控控制制度,不過卻沒有得到良好落實。而若想做好審計工作,需要對審計內容進行創新,深入學校管理,使其成為學校內控制度建設的有力依據。為詳細了解學校支出審核內控制度的執行情況,應對發票內容、支出單據以及支出附件等進行審查,通過審查學校財務以及后勤人員配備情況,了解學校不相容崗位分離制度的執行情況,并且還應對學校付款憑證、項目合同以及大宗物資采購進行審查,了解學校合同內控制度等方面的具體情況,通過學校風險點,確定出實際的審計方向。
4.落實審計結果,強化審計回訪制度
中小學校長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還應確保審計結果的良好落實,首先,可以通過審計整改、審計結果公示、談話誡勉、責任追究以及經濟審計情況通報等形式,制定出完善的經濟責任審計公告制度,使審計結果更為透明,及時發現審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性地加以整改。
其次,對于最終的審計結果,教育人事以及組織部門,需要將其納入審計對象廉政以及個人干部管理檔案中,將此作為個人考核以及績效的主要依據。對于學校及個人違紀違規和違反廉政規定的問題,規定出具體完成整改的時間,同時以書面的形式向聯席會議成員報告審計決定的執行以及整改情況。教育內部審計部門,應建立起主審負責制,確保所有經濟責任審計臺賬及檔案資料詳盡、完整,實時檢查被審計對象的整改情況,并強化審計回訪制度,確保整改效果。
五、結語
綜上所述,中小學校長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是確保中小學良好發展的關鍵,對學校財務管理有著較為直接的影響,因此需要將此項工作作為重點,實際進行校長經濟責任審計時,為保證此項工作的良好開展,需要做好審前準備,精準制定審計方案;建立復合型審計人才隊伍;基于學校治理下確定審計內容;落實審計結果,強化審計回訪制度,進而發揮出此項工作的真正價值。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