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國各個行業幾乎都存在對環境會計信息披露認知度欠缺的現象,例如石油行業的部分上市公司在披露信息時表現出內容不全、信息實用性不足等問題。上市公司為了維護企業形象一般只披露正面性內容,偏差的信息會對信息獲取者造成嚴重的誤導。基于上述現象,文章以中國石油天然氣公司為代表分析中國石油行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方式中存在的問題,并且提出相關的建議,以期對石油行業信息披露的問題的改善有所幫助。
本文源自王紫霖, 中國集體經濟 發表時間:2021-06-03
關鍵詞:石油行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方式
一、引言
根據2015年《環境統計年報》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廢水排放量約有735.3億噸,增加了19.4億噸,是2014年的2.7%。縱觀全國有30%的省份出現工業廢水中石油類排放量大于700噸,并且工業廢水石油類排放量占全國工業廢水石油類排放量的43.7%。據調查,工業廢水中含有大量的致癌元素,居民中患病比例顯著,可見這些致癌物質已經成為人們身體健康的威脅。由此可見,相對于其他行業而言,石油行業對環境的污染的程度較為嚴重。如何數字化衡量石油企業對環境的污染程度,是各個行業應當做到的評價標準化;如何增強石油企業保護環境的意識,是提高會計從業人員乃至企業高層領導認知的首要任務;如何保證石油全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是現有企業面臨且急需解決的棘手問題;如何進一步探索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方式,是影響我國石油行業是否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企業作為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有保護環境的義務也有為人們謀福利的責任,保護環境減少污染亦是為國為民中最大的福利。
二、中石油環境信息披露方式存在的問題及成因
(一)披露信息實用性缺乏
由表1中石油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方式的簡要歸納得出中石油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方式較單一,包括補充式報告和獨立環境會計報告。其中獨立環境會計報告主要是通過環境公報的形式呈現,其方式類似于企業環境報告書;補充式報告的涉及范圍多余前者,包括年報、社會責任報告、可持續發展報告、健康安全環境報告以及招股說明書等。
通過分析中石油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內容,由此推斷出石油行業環境會計披露的實用性內容有多少,社會權威人士對企業披露的內容持有贊同態度還是懷疑態度,這些問題都會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信息獲取者的重視度。部分企業之所以會只披露正面信息逃避負面信息,大概源于企業擔憂不良的環境信息會影響企業的社會形象,甚至導致企業的經濟效益流失,于是未考慮信息使用者利用企業披露的內容而造成企業審計結果的偏差,比如企業將環境會計當作普通會計編制,造成內容不具有可用性。這些行為嚴重影響企業對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方式方面內容的重視程度。
(二)披露信息缺乏第三方監督
目前,石油行業對于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內容沒有統一的評價標準,以至于企業披露的內容中的負面信息只對重大事件有所表現,企業發生的一般性事件如石油泄漏事件等未在披露信息中體現出來,如圖1為中石油2010~2016年環境污染事件統計表中石油環境污染情況出現次數較多,其中不乏人為因素和自然災害意外因素并存。
由表2所示,在2014~2018年從定性和定量分析信息的表現中2014年最佳,因此,中石油在2014年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情況較好。在2014年間,中石油以“規范運作與業務前景展望”為準則,以“安全第一,環保優先,以人為本”為企業文化理念,這些內容的形成無形中成為了企業文化的象征,潛移默化的影響著職員的工作方向并且對企業有一定監督作用。但是在2014年管理層討論與分析中石油的混亂信息中,發現年報中董事會報告和報表附注中將或有負債混為一談,資本性支出中缺乏安全環保的信息,其原因歸于社會第三方的監督力度不夠,致使企業維護自身形象而迫使偽造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內容。
(三)披露重點內容的不足
中石油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內容如表3,披露項目是從定性和定量兩個方面的分析,不同的數字表示顯著性程度的不同,由此反映中石油2014~2018年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內容的豐富性。據資料顯示,中石油在2014~2018年間都會對有助于企業經濟效益的相關環節進行投資建設,如節能減排的清潔工作、生產工程的各個工序、技術改進等,然而社會責任報告書就相關資本投資額表現不明顯,期間年份中社會責任書提到有事故發生,也同樣沒有事故具體內容的披露。由此可見,因為大多數的信息獲取者通常關注企業的環境負債,因此會從各個上市公司負債的情況歸納出行業的發展趨勢,但是企業對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重視度不高,導致信息披露的重點內容篇幅略少,致使更加客觀的歸納石油行業的整體情況受限制。
三、相關的改進對策
(一)制定相關政策條文
目前,我國綜合性規范條文眾多,但是針對性較差,難以對上市公司的環境核算和報告的具體內容做出個性化的規定。目前,制定出符合石油行業特征的相關性政策是首要任務,如:政策內容包括石油行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準則性條款。與此同時,政策條文的執行離不開執法部門的緊密結合,突擊性檢查與監督管理相結合,及時發現違規排污企業,加大懲處力度,防范加制止共同進行。
(二)監督企業樹立良好形象
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的內容不僅僅是為了提升企業在社會中的良好的形象,而且很大程度上是為了給大眾帶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多數中小型企業的認知水平不足,僅僅停留在短時間提高企業短期利益為前提條件,甚至有的企業不愿為信息使用者提供本公司的環境會計信息。石油行業作為一個特殊的行業,對企業間的行為約束規定實施準則,相互評價督促進步,通過普及會計從業人員對環境會計的相關知識的宣傳,促進大眾監督企業樹立良好形象。
(三)完善社會第三方審計監督
隨著社會第三方審計機構的迅猛發展,社會審計擁有了以獨立的身份,為企業提供環境會計信息審計監督的職責,保障環境會計信息審計業務的真實可靠。社會第三方對企業的審計工作還包括對企業的專項環境審計,其使披露信息內容更加規范且嚴謹。互聯網時代的發展離不開媒體的推動,公眾媒體、自有媒體以自身獨特的宣傳方式,公開報道披露企業的環保情況,表揚環境信息披露完善的石油企業,批評環境污染排放超標的企業,從各個方面監督披露環境會計信息對企業施壓,做到改善環境披露的現狀。
四、結語
我國石油行業在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內容和形式上各有欠缺,急需要政府、企業乃至社會第三方積極努力的改進現行的缺陷,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做到環境保護人人有責,為我們共同的家園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