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新時代對高校會計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多年來,各高校在會計學本科人才培養中就專業建設特色做了許多有益探索。通過調查全國80多所開設會計專業不同類型的高校、分別就重點高校、普通高校以及民營高校進行了全方位的比較分析,以期對新時代會計專業特色建設做一個梳理,為專業建設提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 新時代;會計學專業;專業建設特色
[基金項目]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教育教學研究與改革項目:基于移動互聯網絡環境的教學模式研究(JY2018125)
作者:李來兒
根據教育部網站公布,截至2019年6月15日,全國高等學校共計2956所,其中:普通高等學校2688所(含獨立學院257所),成人高等學校268所,在所有高校中開設會計學專業的高校有614所,占普通高等學校的20.77%。本文通過調查全國80多所開設會計專業的不同類型的高校,以期對新時代會計專業特色建設做一個梳理,為專業建設提供參考借鑒。
一、專業特色的概念與內涵
專業特色是指培養的專業人才在知識、能力、素質等各方面或某一方面有區別于同類專業人才的獨特特質。一般認為,特色專業中的“特色”應該包含三層含義:即特殊性、優異性和獨創性。所謂專業特色,是指該專業所培養的人才明顯區別于其他同類專業培養的人才。
二、重點高校會計專業特色建設的一般特點
1.強調培養研究型、復合型會計人才。該類學校致力于培養理論基礎扎實、專業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具有批判性思維和創新精神的高層次研究型、復合型會計人才。要求學生具備會計工作所必需的專業技能和專業勝任能力、管理決策能力、研究創新能力,并具有良好的會計職業道德和品行操守,能適應各類企業的工作需求。如,清華大學以博士教育為龍頭,推動學術研究活動和學科建設,培養不同層次既懂中國國情又通曉世界潮流的新一代會計實務和學術人才;西南交大圍繞學校使命與愿景,形成“厚基礎、寬口徑、重實務、強數理、通中外”的人才培養模式依托學校軌道交通優勢,構建多層次、體現行業特色的實踐教學體系落實“創新驅動”戰略;西南財經大學致力于培養理論基礎扎實、專業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具有批判性思維和創新精神的高層次復合型會計人才;浙江大學培養適應各類政府機關、金融監管機構、企事業單位和中介組織所需要的、既通曉中國會計審計實踐、又具有國際視野和戰略思維的價值創造型高級會計專業人才;中央財經大學培養具有管理經濟法律,計算機和會計學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適應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會計師事務所的會計、審計工作、高素質復合型專門人才,具有較強的調查研究和綜合能力,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
2.把學生科研能力的提高當作培養的重點。該類學校注重培養學生對實務背后的理論思考,激發學生的探索精神,提升學生邏輯推理能力,注重激發學生參與討論和思考的主動性,提升學生思辨能力和創新精神,為下一步深入學習及研究工作打下基礎。如,上海財經大學提倡“慎思明辨、敢為人先”的學術精神,重視國內外學術交流,鼓勵跨學科、跨地區的合作研究,精于培養具有全球視野和民族精神,富有創造力、決斷力及組織力的卓越財經人才。
3.注重“厚基礎、寬口徑”的培養理念。例如:四川大學、南昌大學等在培養會計人才過程中,按管理類大類招生進校,大學一年級上學期不分專業,大學一年級下學期開始專業分流。在大學一年級和大學二年級階段注重經濟、管理和法律的學科基礎培養。在制定培養方案過程中,將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管理學、金融學、國際貿易與金融、統計學、市場營銷學和商法等融入培養方案中,使得學生具有寬厚的經濟與管理學科基礎,在“寬口徑、厚基礎”的基礎上培養具有扎實的會計理論和會計技能的高層次人才。
三、普通高校會計專業特色建設的一般特點
1.堅持產學研相結合,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培養會計人才。這類學校人才培養方案多樣化,適應信息化發展,強化涉外方向,以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為核心,培養兼具創新型的應用型會計從業人才,適應更廣泛的市場環境和崗位需求。如,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將專業理論教育與創新性的課外實踐教育結合特色強化學生的會計理論思維與實踐的對接;江西農業大學提倡“寬口徑、厚基礎、重實務”;河南師范大學打造寬口徑、厚基礎、重實踐的培養模式,突出地方性院校特征,依托綜合性大學的資源,發揮師范院校優勢;江西財經大學注重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形成了課程實驗、社會實踐相結合的實踐能力培養機制;沈陽科技學院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并重。有比較成形的實驗課——“會計制度設計與實務”模擬實驗;有基本穩定的實習基地。與相關的代賬公司、企業管理咨詢公司建立了聯系,理論素養與能力鍛煉并重;河南科技學院會計學專業形成了專業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相結合、教師指導與學生自主學習相結合的“三結合”教育模式,全力培養學生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建立“四年不斷線”實踐教學體系;構建“四平臺一環節”課程體系;河南科技大學依托學校綜合性大學的辦學優勢,注重復合型人才的培養;依托地域優勢,注重實用型人才的培養;開展專業導師和年級導師“雙導師制”模式,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遼寧理工學院加大實踐教學環節,注重學生動手能力培養;東華理工大學堅持產學研結合,突出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江西師范大學積極構建“實戰實用”的實踐能力培養模式;九江學院加大實習實訓基地建設,深化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從培養方案、教學計劃、課外教育與學生管理等方面推動學生參加各類各級職業資質考試,適應崗位工作要求。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