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高級審計師論文發表了鋼鐵行業年報內控自評和審計報告,論文首先探討了我國鋼鐵企業的現狀,為營造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提出了對策,論文針對鋼鐵企業年報內自控自評報告,發現了其中存在的幾點問題,并給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摘要:本文選取鋼鐵行業的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上市公司作為研究對象,發現鋼鐵行業的上市公司存在著:內控意識較為薄弱,敷衍了事重視不夠;治理結構基本雷同,缺乏個性流于形式;企業文化建設滯后,人才凋敝后勁乏力。針對上述問題提出強化內控制度與意識建設;建立富有企業特色的治理結構;營造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等相關研究對策。
關鍵詞:高級審計師論文,鋼鐵企業,企業內部控制,對應措施
1我國鋼鐵企業現狀
近幾年來隨著國家經濟下行,各行各業的發展都面臨著巨大的壓力與挑戰,“去產能化”更是成為了“十三五”規劃追求解決的目標,面臨著供大于求等多方面巨大壓力的鋼鐵行業也難以獨善其身,鋼鐵企業開始上演停產破產與合并重組的戲碼。于是新變化與新形勢下鋼鐵企業內控建設的壓力巨大、緊迫必行。基于此,本文將視角深入到鋼鐵企業的內部,通過對典型鋼鐵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加以分析,來探析整個鋼鐵行業內控的共性與之存在的普遍問題,并提出了相應切合實際的解決對策,幫助企業健全內控機制奪得發展先機。本文選取了15家鋼鐵行業代表性與典型性的上市企業,搜集各家企業的年報、內控自評報告與審計報告。有4家企業的內控自評報告非常詳細,其中3家從業務流程等方面具體闡釋了內控的評價范圍,1家企業從內控五要素全方位來評價,其余企業均十分簡要的陳述。同時,有3家的企業的內部控制自評報告中披露存在一般缺陷,而其它企業自評報告中披露不存在缺陷。15家鋼鐵企業內控審計報告中陳述所有重大方面有效地保持了按照《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建立的與財務報表相關的內部控制。
2存在的問題
通過研讀內控自評報告與審計報告,以及查閱相關的資料,發現鋼鐵行業普遍存在的問題有以下幾點:
2.1內控意識較為薄弱,敷衍了事重視不夠
在對各鋼鐵企業披露的內部控制一般缺陷的研究中發現,大多企業未對存在的缺陷進行詳細描述與分析,對缺陷整改措施和整改情況的說明也是十分簡略。多數企業的自評報告如出一轍且形式重于內容,甚至有企業連續多年存在相同的內部控制缺陷,既然存在缺陷就要力求完善改正,為何企業每年會出現相同的缺陷而又置之不理,這種做法實在令人深思,這樣的內部控制自評報告難以讓人信服,進而對企業內控自評的有效性產生了質疑。通過分析發現各鋼鐵企業內部控制自評機制收效甚微,并未揭露出企業真正存在的本質問題,而是避重就輕或者干脆不談,對于企業的發展沒有任何實質的作用,這也違背了自評報告撰寫的初衷,如此種種做法都反映了鋼鐵企業甚至這個行業內控意識的淡薄,對于它們而言自評報告只是例行公事,是一項任務敷衍完成即可,殊不知內控對于企業的重要性,也從側面反映了管理層對內控的重視不夠。
2.2治理結構基本雷同,缺乏個性流于形式
國外知名鋼鐵企業,如日本新日鐵、韓國浦項、德國蒂森克虜伯等,它們對于董事會的定位、董事會與股東大會及其他機構的橫向縱向關系、董事會成員構成及職責設置等方面均互有差別。這些差別都與他們各自企業的資產構成、企業布局、產品結構、企業發展理念和發展戰略直接相關,這恰恰說明這些企業在董事會的設置上緊密地結合了本企業的實際,能夠很好的在內控中發揮作用。而翻看15家鋼鐵上市企業的治理結構,不禁感嘆如姊妹雙胞,它們都統一設置董事會、監事會等組織機構,看似十分健全完美實則模式化了,就如同它們披露的內控自評報告一樣形式化,很難看出各自企業間因不同業務存在而產生的差異。相同的治理結構,往好處說就是鋼鐵行業治理結構趨同,但是其實是各自沒有充分結合特點僅僅流于形式上的雷同,進而導致治理結構千篇一律,形同虛設,不能很好地發揮關鍵性的內控作用。
2.3企業文化建設滯后,人才凋敝后勁乏力
企業文化不僅支配著人們的思維與行為方式,也對企業管理等方面產生深刻的影響,某種程度上講影響著競爭力。對于中國鋼鐵企業來講,內控中的企業文化明顯做的不到位,在這15家鋼鐵企業的自評報告對內控中企業文化一帶而過未加重視,據公開資料顯示中國鋼鐵企業的員工對其文化建設不太認同,這樣也就不難解釋為什么目前中國鋼鐵企業中人才凋零創新力不足的現象。美國德蘭公司的研究表明,世界五百強之所以強,關鍵在于以文化力制勝,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比如日本新日鐵強調“精”、“細”、“創新”,韓國浦項重視“實業興國”,歐洲的鋼鐵公司認同“核心競爭力”與“成本控制”。再看看中國的鋼鐵企業,內控自評報告中并未重視企業文化問題,也沒有鋼企認為存在缺陷。鋼企往往只盯著生產與銷售環節,追求大而全的企業文化難以深入,導致其與執行管理脫節,理論與實踐存在一定的矛盾,員工也不能很好的將自身與企業大目標相結合,降低了企業文化對于員工的粘性與優秀人才的吸引力,進一步導致鋼鐵行業近幾年的創新力和發展力都差強人意。
3對應解決措施
鋼鐵行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中支柱產業之一,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大約為13%左右,在國民經濟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鋼鐵行業作為原材料工業,處于整個生產鏈的上端,牽一發而動全身將影響整個工業生產鏈中工業產品。因此,強化其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尤為重要。針對以上分析的鋼鐵行業內控問題,本文對應地給出了解決措施,力求完善鋼鐵企業內部控制的制度建設。
3.1強化內控制度與意識建設
對于鋼鐵企業來說,管理層應該明確其責任,針對業務流程中采購、生產、銷售等可能出現問題的地方進行認真設計,制定出合理全面的內部控制制度,事無巨細的注意到內控各個環節,正如李心合教授所說不僅要考慮內部環境還要考察社會環境中政府等多方的影響因素。同時改變員工對于內控的看法,積極動員人人參與到內控的建設與踐行,認真對待內控自評報告,把每一次內控自評當作是檢驗自己內控建設完善度的機會,不斷地發現缺陷并更正進步,在對某些事物的認定中,加入定量的分析能夠更加明晰,對于高風險領域應該給予足夠的關注。
3.2建立富有企業特色的治理結構
先進的管理若來自優良的治理結構,這個管理是可持續的;先進的管理若來自時任領導者個人魅力,管理容易因人的改變而改變。因此,企業的治理結構對于企業的發展可謂是舉足輕重。我國的鋼鐵企業應該充分挖掘自身的特點,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按照法律規章設置適合自己的治理結構,做到“形”與“神”的高度統一,對股東負責,提高經營的效率,防范各類風險,做到不相容職位相分離,實行三重一大的“聯簽”制度,設置專門的監督委員會,最大限度地優化治理結構。
3.3營造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
各個企業的目標不同倡導的企業文化不同,目前鋼鐵行業的大環境下需要關注共同的問題,首先鋼鐵行業目前停產破產危機等難關下,應當營造出“廠興我興,廠衰我衰”的氛圍,號召員工共渡難關。其次鋼鐵行業目前的低端產品供過于求,但是高端產品卻依賴進口,所以本質原因還是企業的研發投入不夠,對研發文化的重視不足,應樹立“研發創新能力是企業進步的原動力”的文化意識。最后,鋼鐵行業要主動積極承擔社會責任,身先士卒為員工樹立榜樣,這樣員工將會視誠信為企業和個人的立事之本,事事以企業利益為重,時時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有了傳承不朽的精華文化助力,鋼鐵企業的壯大進步將指日可待,像寶鋼這樣注重企業文化的公司自然脫穎而出。所以強化企業內控建設中企業文化氛圍的營造就十分關鍵了,今后鋼鐵企業應在內控自評報告中加強對文化建設的披露。
參考文獻
[1]宋泠.鋼鐵企業內控的建設現狀及應對策略探討[J].經營管理者,2014,14:166.
[2]傅凌玲.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內部控制體系優化設計———以BG鋼鐵公司為例[J].財會通訊,2015,13:10-12.
[3]高永紅.淺析鋼鐵企業內部控制風險及應對措施[J].科技經濟市場,2016,03:98.
[4]本刊編輯部.加強內部控制防范經營風險———淺析鋼鐵企業面臨的經營風險與對策[J].冶金財會,2011,07:1-3.
作者:劉珊珊 單位:曲靖師范學院經濟管理學院
推薦期刊:《商情》(周刊)1989年創刊,是由河北省消費時尚文化傳播中心主辦的專業性學術經濟期刊。以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積極推動現代流通經濟的發展,繁榮現代流通業和市場為主導;依托大流通、大商業、大市場;面向社會、面向企業、面向現代商人、面向科研院所、面向高等院校;深入開展市場經濟理論、流通經濟與管理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