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科建設論文
一、專業音樂學院音樂學科的發展
在2000年,我國各個省會就開始對電腦專業進行規劃與建設,在這一背景下,音樂學科開始實現自身與電腦的結合。在2001年,南京藝術學院音樂學院教授莊耀提出了師范院校開設計算機音樂課程的暢想,其觀點在國內音樂學界得到了強烈的反響。在國內經濟形勢的好轉下,國內各個院校在音樂學科建設上投入的資金也越來越多,添置了大量的設備,但是,由于人才的缺乏,部分學校音樂學科的發展速度依然遲緩。總之,音樂學科的發展屬于一項復雜、系統的工程,不僅需要學校的努力,更加需要政府、社會的支持,只有團結各方力量,才能夠真正促進音樂學科的良性循環。
二、對我國音樂學科專業發展的思考
(一)音樂學科專業發展現狀
在科技水平的法發展下,音樂學科與人之間的聯系變得越來越緊密,也實現了與其他學科的融合與教會,開始滲透到了研究、生活、工作、藝術、生產等領域之中,綜合各方的思想,音樂學科在我國有著如下幾個方面的需求: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各個發達國家的音樂學科得到了迅速的發展,音樂已經不是單純的文化藝術作品了,開始具有理工科性質。在新社會下,各類新設備與新技術的應用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改變看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以及工作方式,在這一環境下,音樂學科開始與科技得到了結合,音樂創作、音樂制作、音樂表演與音樂傳播得到了極大的轉變。在科技水平發展的社會環境下,多學科交叉發展已經成為了一個發展趨勢,在科技水平的發展之下,應用科技成果來促進音樂創作、音樂表演、音樂傳播、音樂教育、音樂研究領域的發展已經成為必然需求,在學科交叉發展的趨勢下,不僅有效深化了音樂學科的內涵,也為音樂學科注入了新的生命力。縱觀我國音樂學科的發展,雖然引進了大量的先進設備與儀器,但是這些高科技設備多來自發達國家,這些國家的科技水平之所以更加先進,其根本原因就是有龐大的研發人才與專業的研發隊伍,在音樂學科的發展之下,我國已經成為音樂科技產品需求大國,在這一背景下,我國相關的生產企業數量也越來越多。此外,社會需求對于音樂學科專業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多,但是,從我國音樂學科專業人才的規模與培養模式來看,人才的數量與素質是很難滿足國內音樂學科發展需求的,因此,發展音樂學科不僅是培養綜合性人才的客觀需求,也是促進我國音樂學科的發展的有效途徑。
(二)音樂學科專業發展基礎
近些年來,我院國內音樂學科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對音樂學科研究的個人與單位數量很多,取得了豐富的成果,這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廣泛的學科基礎。我國有著豐富的教育資源,從上世紀80年代音樂學科建立伊始,各個高等院校、師范院校的音樂學科就開始得到了一定的發展,雖然我國音樂學科的發展與歐美等發達國家還存在一些差距,但是依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就現階段來看,以中央音樂學院等為代表的音樂學科專業發展思路已經形成,也出現了電子音樂、音樂科技以及錄音藝術等音樂科技專業,這些專業的發展為音樂學科的發展指明了新的方向,有效促進了音樂學科的發展。第二,人才與技術潛力。音樂學科是一門交叉性的綜合學科,其發展需要有一定的人才技術與技術基礎,在信息工程、計算機、電子工程等學科的發展下,人才與技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積累,在國家的支持下,大量的人才開始投入到音樂學科領域之中,這就為音樂學科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第三,良好的經濟環境和社會環境。在改革開放的深入下,我國經濟環境與社會環境得到了有效的發展,這就為音樂學科人才的培養提供了一定的社會保障。
三、21世紀我國音樂學科發展的思路
21世紀,我國經濟與社會水平的發展為音樂學科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為了實現音樂學科的可持續發展,需要積極借鑒其他國家的先進經驗,充分發揮出我國音樂學科的優勢,克服人才方面存在的不足,這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加強國內外的交流與協作
發達國家政治水平、經濟水平、社會水平的發展為其音樂學科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在經歷了長期發展階段之后,這些國家音樂學科的發展取得了良好的成就。要想促進我國音樂學科的發展,國內專家必須要深刻的認識國外音樂學科的發展實質,把我好國外音樂學科的內涵,將國外發達國家的經驗與我國的實際情況進行有機結合,加國內外交流和協作,擴大合作的廣度與深度。這需要注意到幾個問題:
1.注重音樂學科史的研究國外音樂學科在長時間的發展之下,已經開始與其他的學科得到了有效的結合,從這一層面而言,全面把握好國外音樂學科的發展歷史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把握好音樂學科的發展歷史,還能夠從中得到啟示,促進我國音樂學科的發展。分析國外音樂史的發展歷史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的認識到國際音樂的發展動向,要對音樂學科又系統全面的把握,就需要深入的去分析、去觀察,獲取到最真實的資料,這也是發展我國音樂學科的必由道路。在把握好國外音樂史的發展動向后,再與我國音樂學科的實際情況相機和才能夠真正促進音樂學科的發展。
2.注重音樂人才的交流和引進在進行對外交流與協作時,還必須要注重音樂人才的交流與引進,這也是我國音樂學科發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途徑,這對于促進我國音樂學科的發展有著一定的現實意義。
(二)加強對內交流與協作
在未來階段下,需要加強各個音樂學科發展單位的交流與協作,國外音樂學科的發展經驗電視,跨學科協作是音樂學科發展的重要渠道,電子科學、計算機科學、聲學的發展的合作有效促進了音樂學科的發展,而我國音樂學科內部溝通不足是影響其發展的重點因素。此外,音樂學科發展單位與研究單位需要加強協作,為新型人才的培養提供必備的支持,這也是促進我國音樂學科發展的有效保障。
(三)形成特色音樂學科
從現階段我國音樂學科的研究領域來看,具體的內容包括理論研究、音樂創作、項目試驗、技術推廣、成果產業化,這些具體的領域在長期發展階段之中表現出不同的發展方向,繼而構成了完整的音樂體系。國外音樂學科的發展經驗顯示,如果失去了豐富的研究成果,音樂學科的發展是無法走遠的,在下一階段下,需要夯實音樂發展技術,成立專業的研究中心與實驗室,促進科技創新。在研究音樂史,這些研究中心與實驗室還應該與國外大學的研究中心建立其協作關系,努力豐富自身的研究成果,加強高端科技人才的培養。此外,政府還要加強對這些研究中心與實驗室的扶持力度,從某種意義上而言,這些研究中心與實驗室屬于國內音樂學科發展的風向標,只有有著風向標,國內的專家學者才能夠更好的把握住國外音樂學科的發展動態,及時來調整我國音樂學科的發展方向,這樣才能夠有效促進我國音樂學科的良性發展。綜上所述,從以上幾個方面出發,能夠讓音樂學科形成一個發展有序、層次分明、體系完整的新型綜合性學科,該種模式是值得進行廣泛的推廣與使用的。
(四)做好學術隊伍建設工作
建立起優秀學術隊伍,發揮出學科帶頭人的作用對于促進音樂學科的發展十分有益,學科帶頭人既可以在學術上帶頭,也有著良好的協調能力與組織能力。因此,做好音樂學科學術隊伍與學科帶頭人建設工作是促進音樂學科發展的關鍵性因素,這不僅需要選擇好帶頭人,還需要選擇出學術骨干,形成一種年齡、職稱、學歷科學合理的學術隊伍,這種帶頭人需要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征:第一,創新性。學科帶頭人是音樂學科的代表,能夠在實踐與探索的過程中把握音樂學科的前言理論知識,創造佳績,為音樂學科的發展奠定基礎。第二,領先性。學科帶頭人無論是在教育觀念、理論知識還是思想形式上,都必須具有領先性,充分發揮出對音樂學科的領導作用。第三,標志性。學科帶頭人需要有開拓的眼界,成為國際上與國內的音樂學科先鋒,作為音樂學界的學術權威。
(五)明確教學計劃,合理安排教學
結合教育部門的教育方針,我國音樂學科專業的育人目標是輸送專業的音樂人才,根據該種教學目標,學校方面必須要合理的安排教學,積極的借鑒其他學校的先進教學經驗,并根據本校音樂專業的實際特征,制定出適宜本校音樂專業的教學計劃,合理的安排課程改革,進一步的改革教學內容,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此外,在教材的選擇方面,應該充分的尊重學生的個體化原則,在現有教材基礎上不斷的篩選,以便能夠重組出一套適宜本校音樂專業的教材。
四、結語
總而言之,雖然我國音樂學科的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而言,還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其中最為突出的表現就是人才的匱乏、理論研究不夠深入、缺乏廣泛的交流與協作。為了促進21世紀我國音樂學科的發展,需要加強與國外發達國家的交流,成立專門的研究中心與實驗室,只有采取多管齊下的措施,才能夠促進我國音樂學科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劉宇統 單位:宜賓學院音樂與表演藝術學院
本文html鏈接: http://m.jsdzr.cn/qkh/zrkx_49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