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雜志
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雜志基礎信息:
《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雜志是學術性刊物。旨廳促進中國社會經濟史學術研究的繁榮和年青一代研究工作者的成長,同時為從事實際經濟工作者提供了解中國國情的基本借鑒資料,使這門學科更好地為振興中華、實現四化服務,為社會主義兩個文明建設作出貢獻。
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雜志欄目設置:
《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雜志主要欄目:專題研究、、會議(學術)綜述、書評。
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雜志訂閱方式:
ISSN:1000-422X,CN:35-1023/F,地址:福建廈門市廈大歷史研究所,郵編:361005。
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雜志社相關期刊- 中國錢幣雜志近代中國雜志中國兒童文化雜志中國電視戲曲雜志中國電視·紀錄雜志中國電影市場雜志中國文字研究雜志現代中國文化與文學雜志中國詩歌研究雜志中國當代文學研究雜志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雜志社投稿信息(一)基本要求來稿要求題材新穎、內容真實、論點明確、層次清楚、數據可靠、文句通順。文章一般不超過5000字。投稿請寄1份打印稿,同時推薦大家通過電子郵件形式投稿。
(二)文題文題要準確簡明地反映文章內容,一般不宜超過20個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題下。
(三)作者與單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數一般不超過5人,作者單位不超過3個。第一作者須附簡介,包括工作單位、地址、郵編、年齡、性別、民族、學歷、職稱、職務;其它作者附作者單位、地址和郵編。
(四)摘要和關鍵詞所有論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關鍵詞,摘要用第三人稱撰寫,分目的、方法、結果及結論四部分,完整準確概括文章的實質性內容,以15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一般3~6個。
(五)標題層次一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二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三級標題用“1.2.”來標識,四級標題用“(1)、(2)”來標識。一般不宜超過4層。標題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級標題末尾均不加標點。
(六)計量單位、數字、符號文稿必須使用法定的計量單位符號。
(七)參考文獻
限為作者親自閱讀、公開發表過的文獻,只選主要的列入,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按其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編號,列于文末,并依次將各編號外加方括號置于文中引用處的右上角。書寫格式為:作者.文題.刊名年份;年(期):起始頁.網上參考材料序號.作者.文題網址(至子--欄目).上傳年月。
為保證本刊的權威性,杜絕任何形式的抄襲稿。稿件文責由作者自負,編輯部有權作必要的修改。文稿在3個月內未收到退修或錄用通知,作者可自行處理,另投他刊。未被錄用的稿件一般不退稿,請自留底稿。
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雜志社編輯部征稿宋代監牧制度及其興衰王安石蕃部養馬論探析清代黔鉛運輸路線考試論清代寧紹地區海塘修筑的經費來源與籌措方式清代民國邊塞社會與河隴婚俗地理中國海商:17世紀臺海貿易的主導者絲綢外銷與廣州外貿制度及其演變近代伏牛山區柞蠶業初探中國近代知名民族商標標志的構圖類型與文化特點研究——以上海地區為考察重點區域經濟史研究的新探索——評《唐宋之際歸義軍經濟史研究》一本從宋代鄉役透視“富民、科第秩序”的力作——為刁培俊《官民交接:宋朝鄉村職役研究》作序唐代均田制下的農民家庭經濟研究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寺/僧與尼寺/尼貧富狀況的比較北宋礦冶諸問題考辨油鍋撈錢與三七分水:明清時期汾河流域的水沖突與水文化旱魃為虐:明清北方地區的“打旱魃”習俗一年兩作制江南地區普及問題再探討——兼評李伯重先生之明清江南農業經濟史研究近代華資私營銀行“兩權融合”公司治理模式初探1851-1864年官餉運送方式析論海外留學知識分子與晚清經濟思想的近代化(1895—1911年)競爭與共生:對外貿易與廣州的建設發展(1912—1936)中國古代商人及商業史研究的宏觀思考與個案整合——陳支平《民間文書與東南族商研究》評介尋找商人世界的“原生態”——評朱英教授《近代中國商會、行會及商團新論》本文html鏈接: http://m.jsdzr.cn/qkh/zfws_18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