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文化研究雜志
齊魯文化研究雜志基礎信息:
本刊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
齊魯文化研究雜志欄目設置:
本刊主要欄目:研究報告、文獻綜述、簡報、專題研究。
齊魯文化研究雜志社相關期刊- 群眾文化論叢雜志文化縱橫雜志中國兒童文化雜志戲曲研究雜志語言與文化研究雜志中國文字研究雜志英美文學研究論叢雜志中外文化與文論雜志現代中國文化與文學雜志中國詩歌研究雜志齊魯文化研究雜志社投稿信息1.來稿要求論點明確、數據可靠、邏輯嚴密、文字精煉,每篇論文必須包括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單位所在地及郵政編碼、摘要和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一般為導師)簡介(包括姓名、性別、職稱、出生年月、所獲學位、目前主要從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頁地腳處注明論文屬何項目、何基金(編號)資助,沒有的不注明。
2.論文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方面內容(100字左右),應具有獨立性與自含性,關鍵詞選擇貼近文義的規范性單詞或組合詞(3~5個)。
3.文稿篇幅(含圖表)一般不超過5000字,一個版面2500字內。文中量和單位的使用請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最新標準。外文字符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黑、白體,上下角標應區別明顯。
4.文中的圖、表應有自明性。圖片不超過2幅,圖像要清晰,層次要分明。
5.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采用順序編碼制,請按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編號。所引文獻必須是作者直接閱讀參考過的、最主要的、公開出版文獻。未公開發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請采用腳注方式標明,參考文獻不少于3條。
6.來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個工作日內審稿,電子郵件回復作者。重點稿件將送同行專家審閱。如果10日內沒有收到擬用稿通知(特別需要者可寄送紙質錄用通知),則請與本部聯系確認。
7.來稿文責自負。所有作者應對稿件內容和署名無異議,稿件內容不得抄襲或重復發表。對來稿有權作技術性和文字性修改,雜志一個版面2500字,二個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數,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況,請在郵件投稿時作特別說明。
8.請作者自留備份稿,本部不退稿。
9.論文一經發表,贈送當期樣刊1-2冊,需快遞的聯系本部。
10.請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聯系人的姓名、工作單位、詳細聯系地址、電話(包括手機)、郵編等信息,以便聯系有關事宜。
齊魯文化研究雜志社編輯部征稿關于先秦射禮的幾個問題古代釋奠典禮的舞律研究《儀禮經傳通解》“今按”之文獻學面面觀——朱熹整理《儀禮》及《注疏》之檢討《儀禮·士昏禮》“視諸衿鞶”辨義《周禮》概論《周禮》祭祀系統在思想史上的意義《禮記·檀弓》中的孔子形象——兼論《禮記·檀弓》可能的成篇時代《禮記·玉藻》研究伍觀淇《大學》古本“格物致知”解《大武》樂章篇目析論《四部叢刊》本《大戴禮記》盧注辨誤“成于洙泗師友之傳”——論孟子與鄒魯淵源《管子》與董仲舒“天人感應”思想比較榮啟期在韓國的影響——以新羅人百結先生的安貧與樂天為例陸象山“德性個體”思想——從“本心”發用出發王陽明論道德與知識的關系“須萬理明徹于胸中”——試析李二曲對價值與知識關系的思考淺析羅近溪的良知說牟宗三“唯‘道德心'辯證法”思想試論牟宗三對德國古典哲學的改造及其良知坎陷說論析牟宗三的真美善“分別說”、“合一說”及其關系基于實踐親證的儒家信仰——對牟宗三“智的直覺”說的考察本文html鏈接: http://m.jsdzr.cn/qkh/zfws_18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