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戰線雜志
新聞戰線雜志基礎信息:
《新聞戰線》創刊于1957年12月,是由曾任人民日報副總編輯的安崗同志發起,由新聞界主要負責人組成編委會,以全國記協機關刊物的名義出版,編輯部和辦公地點設在人民日報社,實際編輯工作由人民日報負責。在雜志的前兩期,封面上都赫然印有“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的字樣。從第3期起,刊物改由人民日報社出版。雜志初創為雙月刊,1958年1月變為月刊,當年10月改為半月刊,到1961年起又改為月刊。自1960年下半年起,雜志改由人民日報、新華社、全國記協三家合辦,刊名改稱《新聞業務》,仍由人民日報編輯出版,直至1966年6月“文革”爆發被迫停刊。1978年12月,以《新聞戰線》刊名恢復出版,由人民日報社主辦,起初為雙月刊,1980年改為月刊,由《新聞戰線》雜志社編輯出版至今。《新聞戰線》多次被列為全國新聞核心期刊第一名,榮獲第二、三屆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期刊。是《中國大百科全書》收錄介紹的惟一一家新聞專業刊物。本刊宣傳黨的新聞路線,傳遞新聞改革信息,交流新聞實踐經驗,研究新聞寫作技巧,探討新聞理論課題,反映新聞戰線動態。《新聞戰線》是人民日報社主辦的綜合性新聞專業刊物。主要讀者為全國新聞工作者、新聞通訊員、新聞研究人員、新聞院校師生和廣大新聞愛好者。
新聞戰線雜志辦刊宗旨:
《新聞戰線》辦刊宗旨:以體現權威性、追求前沿性、注重實踐性、加強服務性為宗旨,研究新聞傳播規律,探求新聞宣傳藝術,力求提高輿論引導水平,積極反映媒體在改革創新中的探索,反映受眾意愿,交流時代信息,展示研究成果。
新聞戰線雜志欄目設置:
本刊設有欄目:”新聞界高層訪談”“專稿專論”“前沿關注”“名人專欄”“新聞界人物”“探討與商榷”“與你同行”“獨家報道”“廣播·電視專頁”“晚報·都市報專頁”“業務廣角”“經濟報道縱橫談”“輿論監督大家談”“網絡媒體”“新聞攝影”“地市縣報園地”“報業百花園”“來稿點要”“三新書屋”“報業經濟與管理”。
新聞戰線雜志社相關期刊- 新聞記者雜志新聞與傳播研究雜志新聞大學雜志新聞世界雜志新聞天地雜志[下半月刊]新聞天地雜志[上半月刊]新聞傳播雜志新聞前哨雜志新聞戰線雜志社投稿信息(一)基本要求來稿要求題材新穎、內容真實、論點明確、層次清楚、數據可靠、文句通順。文章一般不超過5000字。投稿請寄1份打印稿,同時推薦大家通過電子郵件形式投稿。
(二)文題文題要準確簡明地反映文章內容,一般不宜超過20個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題下。
(三)作者與單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數一般不超過5人,作者單位不超過3個。第一作者須附簡介,包括工作單位、地址、郵編、年齡、性別、民族、學歷、職稱、職務;其它作者附作者單位、地址和郵編。
(四)摘要和關鍵詞所有論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關鍵詞,摘要用第三人稱撰寫,分目的、方法、結果及結論四部分,完整準確概括文章的實質性內容,以15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一般3~6個。
(五)標題層次一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二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三級標題用“1.2.”來標識,四級標題用“(1)、(2)”來標識。一般不宜超過4層。標題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級標題末尾均不加標點。
(六)計量單位、數字、符號文稿必須使用法定的計量單位符號。
(七)參考文獻
限為作者親自閱讀、公開發表過的文獻,只選主要的列入,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按其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編號,列于文末,并依次將各編號外加方括號置于文中引用處的右上角。書寫格式為:作者.文題.刊名年份;年(期):起始頁.網上參考材料序號.作者.文題網址(至子--欄目).上傳年月。
為保證本刊的權威性,杜絕任何形式的抄襲稿。稿件文責由作者自負,編輯部有權作必要的修改。文稿在3個月內未收到退修或錄用通知,作者可自行處理,另投他刊。未被錄用的稿件一般不退稿,請自留底稿。
新聞戰線雜志社編輯部征稿媒體應積極疏導公眾情緒——主流媒體在群體事件報道中如何有效引導輿論災難報道中的“3T”原則創新·策劃·應變·積累——《人民日報》“神七”報道的若干啟示對媒體“逐大”問題的思考善謀者方能行長遠——從抗震救災報道看浙江日報決策系統如何應對重大突發事件基層有真理無私因有情——追憶《莫把開頭當“過頭”》的采寫經過提高系列評論的引導效果黨報內容創新的三個著力點副刊研究:尋求理論創新的基點媒體整合視野下的報業無形資產經營構筑縣市區域報個性化經營的路徑人民網:借力資本市場駛入改制快車道中國網絡電視臺:構建立體化傳播格局中國江蘇網:主流網絡媒體形象打造黨報創新:一個提升、五個更加創新激發活力和競爭力更開闊的視野《七個“怎么看”》的宣傳創新書好,還要宣傳好緊扣熱點引導輿論多媒融合擴大影響深入淺出詮釋熱點創新電視理論宣傳理論的支撐和示范本文html鏈接: http://m.jsdzr.cn/qkh/zfws_12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