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農業工程雜志
熱帶農業工程雜志基礎信息:
《熱帶農業工程》于1976年創刊,是由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主辦的農業工程專業性技術期刊,國內外公開發行,為雙月刊,大16開本。主要報道我國熱帶農業從耕作、種植、田間管理、收獲到產品加工全過程的機械化生產的工藝和設備使用。以從事熱帶農業生產、熱作機械、熱帶農產品加工等方面的各級管理部門、科研單位、工廠、農場、農村的管理、科研、教學和生產人員及各大專院校師生為主要讀者對象。曾用刊名:熱帶作物機械化。
熱帶農業工程雜志欄目設置:
本刊設有農業機械工程、農業水土保持工程、農業生物環境與能源工程、農業電氣化與自動化工程、仿生科學與工程、農畜產品加工與貯藏工程、農業生物工程(生物資源)、農業信息與電子工程、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農產品轉化增值工程、農業經濟與管理工程、農業測控技術與儀器、綜述及動態、單位介紹等欄目。
熱帶農業工程雜志訂閱方式:
CN:44-1442/S,地址:海南省州市寶島新村,郵政編碼:571737。
熱帶農業工程雜志社相關期刊- 現代農業裝備雜志農業裝備技術雜志農業科技與裝備雜志古今農業雜志中國農業氣象雜志南方農業雜志農業新技術雜志云南農業科技雜志新疆農業科技雜志福建農業科技雜志熱帶農業工程雜志社投稿信息1投稿
1.1文字精練,語句通順,材料翔實,認證合理,結論恰當。論著和綜述一般3000~6000字。電子文檔請發送電子郵件;如來稿曾以摘要或簡報形式發表過,務請聲明,請勿一稿兩投。
1.2來稿一律文責自負。根據《著作權法》,本刊對文稿可作文字修改、刪節,如不同意請事先聲明。修改稿逾1個月不返回本編輯部而事先未申明原因者,視作自動撤稿。
1.3投稿著作所有列名作者皆同意在投稿文章經本刊刊登后,其著作財產權即讓與給本刊,但作者仍保有著作人身權和本著作未來自行集結、教學等個人使用之權利。
1.4本刊被國內外多家權威數據庫和文摘雜志列為固定收錄刊源,或摘要轉載,或全文上網,或全文進入光盤版雜志,作者來稿時如無特別聲明,即視為同意納入這些信息服務系統。
1.5新工藝、新成果及專利等要求有書面證明材料;受資助項目寫明課題編號。
2撰稿
2.1文題應鮮明而有特色,不用副標題。勿用阿拉伯數字開頭,勿用非公知的縮略詞、縮寫字符和代號等。中文題名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英文題名一般不超過10個實詞。
2.2文字和術語名詞術語以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名詞為準;新譯名詞應附外文;公認通用縮略語可直接應用,如DNA、ATP、ECG等。
2.3作者和單位作者排序應在投稿時確定,在編排過程中不應再作更改。作者單位需寫全稱,并注明城市和郵政編碼。漢語拼音署名姓前(全大寫)名后(首字母大寫)。提供第一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民族(漢族略)、籍貫、職稱、主要研究方向等。用星號“*”標注通訊作者,并提供其Email。
2.4摘要所有文稿均需附中英文摘要,以200~300字為宜。非公知縮略詞首次出現時應寫全稱。結構式摘要一般分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結果(Results)和結論(Conclusion)4個部分。
2.5關鍵詞所有文稿均應規范標引關鍵詞。關鍵詞數目一般為3~8個,關鍵詞間用分號“;”分隔。
2.6中圖分類號應按《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第4版)》標注。可選1~3個,主分類號排前,其間用分號“;”分隔。
2.7研究設計調查設計應交代是前瞻性、回顧性還是橫斷面調查研究;試驗設計應交代具體的設計類型,如屬于自身配對設計、成組設計、交叉設計、析因設計或正交設計等;并應交代如何控制重要的非試驗因素的干擾和影響。
2.8正文層次結構文稿標題層次用阿拉伯數字分級編號,如一級標題用1……,二級標題用1.1……,依此類推。通常設二至三級,不超過四級;文內標題力求簡短,一般不超過15個字。
2.9引言簡明扼要地說明本課題的背景、研究理由、目的、方法和意義,一般不超過300字。
2.10材料與方法應翔實、具體,使他人有重復驗證的可能性。關鍵性的試劑、藥品和測試儀器,應說明品種、規格、型號和來源。還應具體交代試驗設計(包括統計學設計)的方法。
2.11結果應真實、準確地表達研究所獲得的數據,不引證他人資料,不展開討論,僅強調或概述重要的觀察結果。
2.11.1圖和表應少而精,有“自明性”,即只看圖、圖題,不閱正文就可理解圖意,圖和表均隨文行。圖像應清晰,照片應反差好,組織形態學圖片一律用彩色照片。將圖序、圖題和圖注置于圖下方。組織照片應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數。圖的電子版要求:每單張圖的分辨率≥300。表應采用三線表(必要時可加輔助線),表序和表題居中置于表上方。
2.11.2計量單位文稿應嚴格執行國務院《關于在我國統一實行法定計量單位的命令》,全面貫徹國家標準GB3100~3102-1993《量和單位》的規定,正確使用量和單位的名稱與符號。凡有單位符號者應使用符號,如“天”寫為“d”,“小時”寫為“h”,“分”寫為“min”,“秒”寫為“s”等;國際單位制中單位名稱來源于科學家姓氏時,其第一個字母應大寫,如:帕(斯卡)、焦(耳)、瓦(特)……(Pa,J,W…);單位符號一律用正體字母;選用合適的詞頭使量的數值處于0.1~1000之間,分子分母不應同時用詞頭,如3μg/mL應改為3mg/L。
2.11.3統計學符號按國家標準GB335882《統計學名詞及符號》的有關規定書寫,常用如下:樣本大小用“n”;標本的算術平均數用x表示(中位數仍用M);標準差用s;標準誤用x±s;t檢驗和F檢驗分別用英文小寫“t”和英文大寫“F”;卡方檢驗用希文小寫χ2;相關系數用r;自由度用希文小寫ν(鈕);概率用英文大寫P。以上符號均用斜體。
2.11.4數字凡使用阿拉伯數字得體的地方,均應使用阿拉伯數字,如公歷世紀、年代、年、月、日及時刻等。年份不能簡寫。如“1998年”不能簡寫為“98年”。迄數的表示,如:三萬到五萬應寫成“3萬~5萬”;不能寫成“3~5萬”;50%~80%不能寫成50~80%;3×105~5×105,不能寫成3~5×105。偏差范圍:如(25±1)℃也可寫成25℃±1℃,但不能寫成25±1℃。表示物體的體積、面積,如:長10cm,寬5cm,高3cm,應寫成10cm×5cm×3cm,不應寫成10×5×3cm或10×5×3cm。數值的修約不能采用“四舍五入”法則,應為“4舍6入5看后”,5后有數進上去,5后為零看左數,左數奇進偶舍棄。
2.12討論討論內容應簡潔明了,重點突出,必須緊扣研究目的,圍繞結果進行深入分析,揭示事物的本質、意義,并與前人有關的結果進行比較論證,作出恰如其分、有資料依據的客觀結論。
2.13致謝是對本課題有一定貢獻的人或機構表示感謝。置于正文之后,參考文獻之前。
2.14參考文獻執行GB/T7714-2005。本刊采用順序編碼制,即引文采用序號標注,參考文獻表中各文獻要按正文部分標注的序號依次列出。綜述文章須引用25篇(含25篇)以上文獻。參考文獻引用要充分,必須是作者親自閱讀過的近年(5年內為宜)主要文獻,勿引未公開發表及二次文獻。文后參考文獻的著錄項目應齊全,文獻作者3名以內全部列出,4名以上則列前3名,其后加“等”或“etal.”;每條參考文獻文題后加文獻類型標識:雜志[J],專著[M],學位論文[D],論文集[C],報紙文章[N],標準[S],報告[R],專利[P]。對于專著、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采用字符“A”,其他文獻采用“Z”。具體著錄格式如下:
2.14.1專著、論文集、學位論文、報告:序號作者.題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頁碼。或者序號作者.題名,第n版.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頁碼
2.14.2期刊論文:序號作者.題名.刊名,年,卷(期):起止頁碼
2.14.3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序號作者.題名.見(英文用"In"):編者.論文集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頁碼
2.14.4報紙文章:序號作者.題名.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2.14.5技術標準:序號標準編號,標準名稱
2.14.6專利:序號專利申請者.題名.其他責任者(供選擇).附注項(供選擇).專利國別:專利號,出版日期
2.14.7電子文獻:序號作者.題名.文獻出處或可獲得地址,發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選)
2.14.8各種未定義類型的文獻:序號作者.題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熱帶農業工程雜志社編輯部征稿掛瓶輸液法在海南果樹上的應用蔬菜節水灌溉技術廣西右江河谷地區芒果產業現狀及發展對策海南芒果產業可持續發展對策實施農業標準化促進熱帶現代農業發展馬爾代夫旅游模式對海南省國際旅游島建設的啟示國際生物多樣性中心的種質資源政策介紹非營利農業科研機構的人力資源管理現狀及其對策論勞動合同中的締約過失責任天然橡膠初加工機械質量現狀分析及其對策RFID技術的現狀和發展一株香蕉拮抗內生細菌的分離及鑒定馬纓丹化學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進展密花石斛無菌播種與莖尖培養研究燈籠草的組織培養木質素生物合成及轉基因調控研究進展幼齡膠園間種香蕉光合及水分生理生態特性粵糖93/159在海南的引種與推廣本文html鏈接: http://m.jsdzr.cn/qkh/nyqk_14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