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對社會的影響
科學對社會的影響雜志基礎信息:
《科學對社會的影響》創刊于1981年,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主辦。本刊立足科學和技術的最新進展,宣傳科學對社會的影響。評價中國和世界科技的發展及其影響,立足于資源、環境的國家可持續發展;致立于提倡中國科技界的文化品味,當今科學與文化的交融,包括對科技名人、科學史事的評介。現用名:《科學與社會》。
科學對社會的影響雜志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世界科學界、可持續發展、科學文化、科學評論。
科學對社會的影響雜志收錄情況:
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數據庫、ASPT來源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
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期刊網來源期刊、中國科技期刊精品數據庫
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中國核心期刊數據庫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
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入網期刊、中國工業期刊學會理論編輯部薦稿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龍源期刊網來源期刊
維普資訊—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中國知網
科學對社會的影響雜志訂閱方式:
ISSN:0254-8763,CN:11-1520/G3,郵發代號:82-318,地址:北京海淀區中關村東路55號(北京8712信箱),郵編:100080。
科學對社會的影響社相關期刊- 黑龍江科學雜志家庭科學雜志科學健身·健尚雜志湖北教育·領導科學論壇雜志現代教育科學·小學教師雜志小學科學·教師雜志科學教育雜志法治與社會雜志吉林教育科學·普教研究版雜志河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科學對社會的影響社投稿信息1.來稿要求論點明確、邏輯嚴密、文字精煉,論文必須包括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單位所在地及郵政編碼、摘要和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一般為導師)簡介(包括姓名、性別、職稱、出生年月、所獲學位、目前主要從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頁地腳處注明論文屬何項目、何基金(編號)資助,沒有的不注明。
2.題目要求精簡地說明主題,字符在20字以內。由主題詞加定語構成,忌含混、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表述,忌用非公制外文和縮略字母。
3.摘要要求有實質內容,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等要點。摘要允許從引言、正文或結論中摘出。摘要不應寫成論文結構介紹。標準規定不超過300字,但多數論文摘要的問題是過短,不反映要點。應開門見山,不得使用“本文……”字樣。
4.關鍵詞:從題名和摘要中選擇3~8個能反映論文重要信息的詞或詞組。第1個關鍵詞列出該文主要工作或內容所屬學科名稱。學科體系采用國家技術監督局發布的學科分類與代碼(國標GB/T13745-92);第2個關鍵詞列出該文研究得到的成果名稱或文內若干個成果的總類別名稱;第3個關鍵詞列出該文得到上述成果或結論時采用的科學研究方法的具體名稱,對于綜述和評述性學術論文等,此位置分別寫"綜述"或"評論"等,對科學研究方法的研究論文,此處不寫被研究的方法名稱,而寫所應用的方法名稱。
5.引言:引言可以作為論文的一節,也可以是正文前的一段無標題文字。應鮮明簡潔,不要圖表、公式。內容必須包括三方面:論文的概念、起點和點題,缺一不可。
(1)概念,是為了讓非專業人士也能看懂研究方向。
(2)起點(緣由),就是國外、國內誰研究過,現狀及問題,以便并引出主題,并讓人知道創新點所在。
(3)點題,點出主題,即本文要如何解決問題,允許在此作論文結構簡介。
6.正文:正文要分節,合理分節并擬定小標題可以突出重點,有助于理解。正文發揮余地最大、最靈活,但也應包含三方面內容:鋪墊、主題和證明。
(1)鋪墊,可以包括基礎概念、系統簡介、量化現狀和問題等。以便與非專業人士的知識銜接,使人能看得懂主題和證明。注意引用公式、論點必須用角標標明出處,否則就是剽竊;引用只要結果不要推導;不要喧賓奪主,篇幅要顯著少于后兩部分。
(2)主題,闡明想做或已經完成的是什么,原理和特點,但不應包括如何操作的說教。
(3)證明,通過理論推演、仿真或實驗及其分析、小結,證明主題的正確性。
(4)文中論述應思路清晰、邏輯嚴密、數據可靠、語言簡潔、行文流暢;文中的物理量、計量單位必須符合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國標GB3100~3102—93);文中外文符號的文種、字體、大小寫、上下標應清楚、準確,對于易混淆的符號可用鉛筆加以標注。要盡量多用圖表直觀地表達,圖表要有自明性,使用中文表頭、坐標,無需解釋就能看懂。忌同一信息在文中重復引用描述。
7.結論:與引言和正文呼應,肯定自己的論點;指明自己的創新點;介紹應用或應用方向;指出今后努力方向。不十分肯定時可用“討論”代替“結論”,但不得使用“結束語”、“小結”之類標題。結論中不應有圖表、公式。
8.參考文獻:應選引作者在研究范圍內閱讀過的,最主要的,發表在正式版物上的文獻。在論文中要依次引用。文末所列參考文獻的著錄項目為:
(1)專著:作者.書名[M].版本(第1版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2)期刊:作者.題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頁碼;
(3)論文集:作者.題名[A].論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4)學位論文:作者.題名[D].保存地點:保存單位,年號;
(5)專利文獻:專利所有者.題名[P].專利國別.專利文獻種類,專利號,出版日期;
(6)技術標準:起草責任者.標準代號,標準順序號,發布年,標準名稱[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注:作者姓名不超過3人者全部寫出,超過者只寫前3名,后加"等"或"etal"。參考文獻反映作者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不限于中文,教科書不可多,不宜過陳舊。
9.稿件請勿一稿多投。網上在線投稿時,我們會即時給以回復,一般不超過5個工作日。若未收到回復時,請及時詢問。
10.本刊實行三審制(編輯初審,專家評審,主編終審),初審通過后,請同行專家評審,編輯根據專家的意見篩選擬錄用的稿件返回作者修改,對不宜錄用的稿件及時通知作者退稿。作者修改后送責任編輯審查是否按審稿意見修改,通過后送主編終審,決定是否錄用。稿件是否錄用一般在4個月內做出答復,逾期未接到任何通知者,稿件可改投它刊,但要告知我編輯部。
11.稿件一經錄用,編輯部可對稿件作適當刪改、加工,若不同意請予以說明。
科學對社會的影響社編輯部征稿電子健康及其發展的若干問題探討器官移植來源的倫理、法律和社會問題思考女性主義與SSK的科學編史學共性分析科技革命及其對國家現代化的推動芻議當前科學道德與學風建設中值得思考的問題生命倫理學研究的最近進展試論公共領域科技評估中的幾個關系國內科學社會學研究的發展及面臨的問題對遏制氣候變暖與發展低碳經濟的思索金融危機后我國文化產業的振興中國城市規劃建設對歷史文化保護的影響關于城市文化遺產保護的思考基于過度自信理論的企業融資行為分析中國科學院的體制改革以及對中關村科技產業發展的影響大力開展水污染防治保護人民身心健康電子計算機發展對現代科技集成創新的啟示轉基因生物環境污染監管制度的和諧建構山東理工大學政治學與公共治理研究我國東部省市區域創新系統的運行效率評價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持續利用的有效途徑我國區域跨界水污染治理探析談談中國文化在21世紀對全世界的影響中小企業融資模式的國際比較與啟示整體思維引領重大自主創新的若干深層次問題我們學界里的不良文化——從沈履偉案反思學術腐敗問題科學、中醫與影響——科學對中醫的影響PPP管理模式在科普產業中應用的思考構建具有和諧的社會生態環境的城市我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籌資困境對“以人為本”和“科學發展”的若干問題的反思本文html鏈接: http://m.jsdzr.cn/qkh/jykx_31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