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理論研究雜志
史學理論研究雜志基礎信息:
《史學理論研究》于1992年創刊,國家級中文核心期刊之一,是我國唯一的一份有關史學理論方法論的專業性學術刊物。《史學理論研究》以發表高水平的學術論文為主,及時反映廣大史學工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時辟有理論沙龍、綜述、專訪、書評、書訊、海外專稿、學術通信、讀書筆記、史壇信息等欄目,內容豐富,深得史學界的好評。
《史學理論研究》立足當代中國史學發展現實,同時重視追蹤國外史學研究的前沿課題。其內容包括中外史學理論方法論、中外史學思潮、中外史學流派、歷史學分支學科和歷史學跨學科研究、中外史學發展史和史學思想史、當代外國史學名著譯文,以及中外著名史學家和史學名著評析等。
《史學理論研究》關注現實問題,在編輯工作中,努力做到理論與實踐、歷史與現實的統一,使史學理論方法論的論文,表現出鮮明的時代精神。在不斷加強歷史學基礎理論研究的同時,重視從歷史學的角度,對當代社會發展中提出的重大理論問題進行研究。
《史學理論研究》的前身是《史學理論》(1987/1989)它繼承了《史學理論》重視研究當代外國史學理論方法論的傳統,每期都有一定數量的論文或譯文發表。該刊和海外史學家有密切聯系,每期文章的摘要和目錄,在美國《歷史文摘》和《美國:歷史和生活》雜志上刊載。
史學理論研究雜志辦刊宗旨:
《史學理論研究》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指導,認真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提倡學術民主,鼓勵不同的學術觀點展開爭鳴,以繁榮和推動歷史科學的健康發展。
史學理論研究雜志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圓桌會議、專題研究、研究綜述、心理史學專欄、理論沙龍、學術交流、書評、會議報道。
史學理論研究雜志榮譽:
該刊被以下數據庫收錄: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數據庫(CHSSCD—2004)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
史學理論研究雜志訂閱方式:
ISSN:1004-0013,CN:11-2934/K,地址:北京王府井大街東廠胡同1號,郵政編碼:100006。
史學理論研究雜志社相關期刊- 開放教育研究雜志教育研究雜志教育發展研究雜志教學與研究雜志教學研究雜志教師教育研究雜志電化教育研究雜志比較教育研究雜志化學研究雜志生命科學研究雜志史學理論研究雜志社投稿信息1.來稿要求論點明確、數據可靠、邏輯嚴密、文字精煉,每篇論文必須包括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單位所在地及郵政編碼、摘要和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一般為導師)簡介(包括姓名、性別、職稱、出生年月、所獲學位、目前主要從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頁地腳處注明論文屬何項目、何基金(編號)資助,沒有的不注明。
2.論文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方面內容(100字左右),應具有獨立性與自含性,關鍵詞選擇貼近文義的規范性單詞或組合詞(3~5個)。
3.文稿篇幅(含圖表)一般不超過5000字,一個版面2500字內。文中量和單位的使用請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最新標準。外文字符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黑、白體,上下角標應區別明顯。
4.文中的圖、表應有自明性。圖片不超過2幅,圖像要清晰,層次要分明。
5.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采用順序編碼制,請按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編號。所引文獻必須是作者直接閱讀參考過的、最主要的、公開出版文獻。未公開發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請采用腳注方式標明,參考文獻不少于3條。
6.來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個工作日內審稿,電子郵件回復作者。重點稿件將送同行專家審閱。如果10日內沒有收到擬用稿通知(特別需要者可寄送紙質錄用通知),則請與本部聯系確認。
7.來稿文責自負。所有作者應對稿件內容和署名無異議,稿件內容不得抄襲或重復發表。對來稿有權作技術性和文字性修改,雜志一個版面2500字,二個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數,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況,請在郵件投稿時作特別說明。
8.請作者自留備份稿,本部不退稿。
9.論文一經發表,贈送當期樣刊1-2冊,需快遞的聯系本部。
10.請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聯系人的姓名、工作單位、詳細聯系地址、電話(包括手機)、郵編等信息,以便聯系有關事宜。
史學理論研究雜志社編輯部征稿馬塞里努斯的撰史風格——兼與塔西佗比較從賦稅來源與用途看英國近代議會與稅收沉默也是一種言說——論梁啟超筆下的嚴復論錢穆文化民族主義史學思想的形成民眾遷徙、家園符號與地方認同——以洪洞大槐樹和南雄珠璣巷移民為中心的探討中國世界史主體意識的現代詮釋“中國世界史研究網”全新改版近20年來保加利亞史學界爭論激烈的幾個理論問題法國學界對基佐政治思想的“重新發現”一部探討百年史學變遷的開新之作——讀王學典、陳峰著《二十世紀中國歷史學》《那高尚的夢想:“客觀性問題”與美國歷史學界》論析十月革命對中國社會發展進程的影響文明的觀念和教化:中國與歐洲男權重構與歐洲獵巫運動期間女性所遭受的迫害神話、傳說與歷史中產階級與近代英國城市郊區擴展文化、權力與世界歷史——兼評埃里克·沃爾夫《歐洲與沒有歷史的人民》漢代政治社會化的途徑和形式論袁宏的歷史辯證法試論史景遷的著史風格恩格斯的歷史認識論——兼論唯物史觀是世界觀、認識論、方法論、知識論的統一對唯物史觀幾個基本概念的再認識20世紀中國歷史氣候研究述論本文html鏈接: http://m.jsdzr.cn/qkh/jykx_12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