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經濟雜志
刊名:農村經濟
英文名:Rural Economy
主管單位:四川省社會科學院
主辦單位:四川省農業經濟學會
出版地:四川省成都市
主編:郭曉鳴
ISSN:1003-7470
CN:51-1029/F
復合影響因子:1.213
綜合影響因子:0.622
擴刊版影響因子:0.683
周期:月刊
語種:中文
開本:大16開
單價:9元/期
定價:108元
郵發代號:62-154
創刊時間:1983年
農村經濟雜志基礎信息:
《農村經濟》(月刊)創刊于1983年,是由四川省農業經濟學會主辦的農村經濟類專業刊物。本刊始終堅持正確的辦刊方向,注重理論創新,突出現實研究,注重以專業和專家的眼光評析農村改革發展中的重大問題,以求真務實的精神探討農村改革實踐的經驗和方法,從全新和全面的角度展示改革開放后廣大農村的嶄新面貌。《農村經濟》2004年全新擴版,通過調整內容、提升質量,全力打造農村經濟理論和改革研究的一流期刊。國際標準大16開本和96頁的篇幅,將使《農村經濟》成為國內容量最大的農村經濟類專業刊物。
農村經濟雜志欄目設置:
專家視點、熱點秀視、土地問題、產業結構研究、農民收入與消費、財政與金融、農村社會保障、博士碩士論壇
農村經濟雜志收錄情況:
1、期刊收錄:CSSCI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2012—2013)來源期刊(含擴展版)、中國知網、維普收錄
2、獲獎情況:核心期刊(全國農經類);四川省社科類質量一級期刊
3、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11);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4、數據:MARC數據;DC數據
5、圖書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農村經濟雜志訂閱方式:
主編:郭曉鳴
地址:成都青羊宮四川省社科院內
郵政編碼:610072
電話:028-87013295
郵箱:ncjj5784@sina.com
農村經濟雜志社相關期刊- 南方農村雜志廣西糧食經濟雜志技術經濟雜志環境經濟雜志珠江經濟雜志浙江經濟雜志世界經濟雜志上海經濟雜志山東經濟雜志內蒙古科技與經濟雜志農村經濟雜志社投稿信息1.來稿要求論點明確、數據可靠、邏輯嚴密、文字精煉,每篇論文必須包括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單位所在地及郵政編碼、摘要和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一般為導師)簡介(包括姓名、性別、職稱、出生年月、所獲學位、目前主要從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頁地腳處注明論文屬何項目、何基金(編號)資助,沒有的不注明。
2.論文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方面內容(100字左右),應具有獨立性與自含性,關鍵詞選擇貼近文義的規范性單詞或組合詞(3~5個)。
3.文稿篇幅(含圖表)一般不超過5000字,一個版面2500字內。文中量和單位的使用請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最新標準。外文字符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黑、白體,上下角標應區別明顯。
4.文中的圖、表應有自明性。圖片不超過2幅,圖像要清晰,層次要分明。
5.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采用順序編碼制,請按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編號。所引文獻必須是作者直接閱讀參考過的、最主要的、公開出版文獻。未公開發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請采用腳注方式標明,參考文獻不少于3條。
6.來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個工作日內審稿,電子郵件回復作者。重點稿件將送同行專家審閱。如果10日內沒有收到擬用稿通知(特別需要者可寄送紙質錄用通知),則請與本部聯系確認。
7.來稿文責自負。所有作者應對稿件內容和署名無異議,稿件內容不得抄襲或重復發表。對來稿有權作技術性和文字性修改,雜志一個版面2500字,二個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數,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況,請在郵件投稿時作特別說明。
8.請作者自留備份稿,本部不退稿。
9.論文一經發表,贈送當期樣刊1-2冊,需快遞的聯系本部。
10.請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聯系人的姓名、工作單位、詳細聯系地址、電話(包括手機)、郵編等信息,以便聯系有關事宜。
農村經濟雜志社編輯部征稿家電下鄉的政策效應評估與分析——基于農戶政策感知的實證調查中國農民現代性的自覺與培育低碳經濟視域下生態效率的法律調整機制探究森林認證市場和發展趨勢中國農村土地流轉制度的變遷及制度創新農村土地制度變遷的政策過程及現實困境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中村委會的角色定位不同類型涉農社區的經濟特征與文化建設——以四川省成都市為例試論特大中心城市邊緣區現代農業的發展思路——以成都市雙流縣為例農民專業合作社融資問題與尋求破解的探索——以福建省為例會員制村級扶貧發展基金能夠瞄準窮人嗎?——H村扶貧發展基金個案研究農戶友情借貸的供給約束與替代性研究中國無地農民土地問題的調查研究——以河北省為案例農村勞動力轉移與土地流轉關系的理論分析以城鄉互動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城鄉發展中農民市民化的政策突破——以重慶市九龍坡區先行示范改革為例不同類區新農村建設選擇及其影響因素的比較分析——以浙江省杭州市為例加強新農村建設科技支撐的對策研究新農村建設與農民工互動機制論綱人的自由發展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汶川地震災后重建需求評估和建議災后四川民族地區農牧業重建的制約與應對四川發展現代農業物流的問題及對策研究本文html鏈接: http://m.jsdzr.cn/qkh/jjqk_11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