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農業推廣組織協同運行機制研究
1.多元化農業推廣組織協同運行機制概述
在80年代計劃經濟時期,我國的農業推廣組織體系有著明顯的“一元化多線型”特點,然而經過30年改革開放的逐步探索后,我國的農業推廣組織體系呈現出“多元化”特征。當下經過推廣和實踐,影響較大的農業推廣組織體系主要有5種類型,然而各類型的農業推廣組織存在著發展方向定位不準確、內部結構不合理等問題,嚴重影響著整個農業組織的運行效果。農業推廣組織所包含的內容比較多,例如,組織目標、推廣人員、推廣技術、相關設備、管理制度等等[1]。組織內部結構的是否合理,影響著整個內部組織管理效率的提升。本文從目前我國的農村農業的實際現狀出發,詳細分析了行政型農業推廣組織和科技型農業推廣組織的特點,又探討了這兩種農業推廣組織優化內部結構、提升管理工作效率的策略。
2.農業推廣組織———行政型
行政型農業推廣組織,主要以政府設置的農業推廣機構為主,行政型農業推廣組織目標和服務對象比較寬泛,涉及著整個國家的政治、經濟等方方面面。在許多發展中國家,行政型的農業推廣機構往往是政府機構的重要部分。目前,我們國家已經形成了中央、省、市、縣、鄉鎮這五個級別的農業推廣機構,縣級以上的農業推廣機構屬于行政部門,而鄉鎮級別的推廣機構則屬于其上級行政部門管理,部分鄉鎮并沒有設置農業推廣機構。通常情況下,行政型農業推廣組織工作人員和經費主要由政府部門進行安排,也就是說,相關的推廣工作也是由政府機構擔任的,而受眾群體即農民卻無法參與;而另一方面,我國的農業推廣事業還處于發展階段,這些原因使得我們國家的行政型農業推廣機構模式存在一些問題,例如經費、人員、內部結構問題等等,這些一定程度上制約著農業技術成果的推廣和轉化。筆者認為,要想提高行政型推廣組織的管理水平、優化內部結構,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2.1不斷完善農業推廣組織
現行的行政型推廣組織體系,包括農業部門、林業部門、科技部門、教育部門、金融部門等等。要想實現對推廣資源的合理配置,除過要將不同部門推廣組織的職能進行劃分,還要注重協調各部分之間的分工和協作,同時還要注意對所涉及到的資源在不同產業、不同地域間的合理分配。完善農業推廣組織,還一項重要的工作是,要不斷完善相應的管理制度,尤其是注重加強對相關推廣人員進行培訓,促進農業推廣組織體系的完善。
2.2不斷拓展服務方式
目前現代農業推廣已經由單純的技術推廣、行政指令式的推廣,轉變為同用戶進行溝通的咨詢服務模式,而且這種服務模式已經成為現代農業推廣的趨勢。在開展農業推廣工作時,除過對相關農業技術進行推廣外,還應該推廣和農民生活、生產需求相關的實用知識和信息等等?,F代農業推廣要加強和用戶的溝通,利用多樣化的推廣方式,根據用戶的需求進行推廣咨詢服務工作。
2.3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
目前我國基層的農業推廣體系改革,主要集中在縣鄉兩級,而鄉鎮推廣站是具體的實施單位。然而鄉鎮推廣站目前普遍存在人員數量少、素質有待提高等問題,這些都不利于推廣工作的開展。要想對推廣站進行改革,就必須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完善相關的培訓、考核機制,激發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促進農業推廣體系的不斷改革。
3.農業推廣組織———科技型
科技型農業推廣組織,指的是相關科研機構設置的農業推廣組織。其組織針對目標和推廣對象,主要以農民為主。目前我國的科技型農業推廣組織比較多,其中包括國家、省市、地區的農業科學院或者科技研究所設置的單位??萍夹娃r業推廣組織要想優化推廣組織內部結構、完善管理工作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3.1樹立經營科技的理念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對于整個農業推廣組織體系而言,具有重要作用??萍夹娃r業推廣組織體系要想提高自身的推廣效率、優化內部結構,首先要轉變以市場為主導的理念,樹立經營科技的理念??萍夹娃r業推廣組織以及相關推廣人員要認識到,市場對整個科研成果的展示意義,要認識到未來的競爭,不僅是在國內市場上,更多是在國際市場上。因此,科技型農業推廣組織必須注重經營科技,要注重對科研人員的分化和流動進行積極引導,不斷改革科研機制,注重引入和培養優秀的科研人才,將其納入整個農業推廣工作體系中[3],不斷提高農業推廣組織管理工作的效率。
3.2不斷更新經營方式和制度
很長時間以來,我國的許多科研機構都是采用“事業管理+經營者控制”的經營模式,同時,國有經營性資產管理水平還不高,相關知識產權意識還有待提升。因此,必須改變這種管理觀念和模式。對于科技型農業推廣組織體系而言,首先應該根據產業競爭特點,建立明晰的產權制度,同時注重以科研技術的優勢為基礎,以市場為導向,引導科研成果的市場化、產業化。除此之外,相關科研機構還要構建一套完整規范的考核、監督、激勵機制,及時調整內部人員的利益格局,促進技術轉化成果能夠惠及科研機構的所有職工,促進科研型農業推廣組織內部結構的優化。
3.3不斷加強合作
我國許多科研機構都是仿照著相關機關單位來設置內部結構的,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這種科研內部結構設置已經不再符合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需求。針對這種現狀,相關部門可以適時對科研單位的內部結構進行調整,例如,設置農產品研究中心、市場營銷研究中心、貿易研究中心等等,不斷優化自己的內部結構,調整科研制度,提高農業推廣組織管理工作的效率;同時,科技型農業推廣體系,還應該加強和社會企業、高校的合作和交流,借鑒其先進的科技成果,不斷提高自身的推廣水平;科技型農業推廣組織體系,還要積極引入先進的科學技術,整合現有資源,將先進的科技信息服務、技術服務、組建科技型企業等方式,將先進的科技成果傳到農村,促進科技型農業推廣組織工作效率的提升。
結束語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農村經濟呈現出了繁榮景象,農業生產業由單一的生產結構轉變成了農、林、牧、漁全面發展的生產模式。然而,由于我國是個農業大國,農業基礎差、經濟發展不均衡等特點為我國的農業推廣工作帶來了巨大壓力。而多元化的農業推廣體系就是在這一背景下應運而生的。目前,我國農業推廣體系存在職能定位不準確、管理機制不完善等問題,嚴重影響了我國農業推廣工作的有效進行。行政型、科技型農業推廣體系是其中重要的兩種推廣方式,優化其推廣組織內部結構、協調運轉秩序,能夠有效的促進我國農業整體推廣工作效率的提升,對于我國整個農業的發展而言,都具有重要意義。
作者:鄭依然 單位:湖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本文html鏈接: http://m.jsdzr.cn/qkh/63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