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貸款信用風險評估分析
一、問題的提出
中小企業,又稱中小型企業或者是中小企,是指那些在我國境內依法設立、有利于社會發展需要、增加就業、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在資本經營、生產經營規模屬于中小型的各種所有制及各種形式的企業。目前,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中小企業已成為促進經濟增長、吸納社會就業的主要載體。據有關統計,目前全國的企業總戶數中,中小企業占98.5%,資產總額占50%,銷售額占60%,職工人數占70%,工商稅收占50%。由此可見,中小企業在促進經濟發展、改善人民生活和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已經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在中小企業的快速發展過程中也遇到了資金不足、融資難等諸多問題,融資難主要體現在貸款難上面,并且已成為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專門針對我國中小企業貸款信用風險而建立有效的信用評估體系,無論是對于中小企業還是銀行來說都具有重要意義。
二、影響我國中小企業貸款信用風險的因素
一是銀行與授信企業的業務關系銀行與授信企業的業務關系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經濟往來業務;一是票據業務數量。這些方面的影響可以用中小企業在銀行的開戶年限來衡量。從經濟往來業務來看,中小企業雖然在申請信用等級評定之前尚未與銀行建立借貸關系,但是通過這些企業在銀行開立的存款賬戶及企業發生的經濟業務往來,銀行就能及時了解企業的相關情況。一旦這些中小企業的經濟往來業務步入正常發展軌道,向銀行積極主動提供相應資料,銀行就可以對其信用狀況及盈利狀況等有較好的把握,從而決定是否將其納入信貸支持的對象。這樣就使得銀行對中小企業的發展有了深刻的了解,也使得中小企業可以積聚資金、更好地發展。票據業務的出現是經濟和金融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是企業間經濟業務往來的標志。通過票據業務的開展使得中小企業在資金融通上有更多的選擇,能有效地規避信貸風險,拓寬企業的還款來源,如商業承兌匯票和銀行承兌匯票。所以,在銀行辦理辦理票據業務的中小企業,銀行不但可以很好地掌握其生產狀況和資金運營狀況,同時在還款來源上也有一定的保證。二是企業自身因素第一,企業的資金方面。一個企業自有資金數量的多少關系到企業的生存發展和風險抵御能力。目前銀行為了規避貸款風險,在決定是否給予中小企業貸款時,很注重企業自身資金的數量。有些企業雖然流動資金的增長速度很快,但是因其自有流動資金得不到及時的補充,從而無法獲得銀行貸款。為了降低貸款風險,銀行積極推行經營者風險擔保金和企業風險準備金制度,二者都是專戶管理。其中,經營者風險擔保金必須是企業經營者個人的合法財產,風險準備金必須是企業的自有資金。在這種制度下,若經營者和企業本年度貸款本息沒有結清之前,都不能動用該賬戶。若經營者和企業到期后無力償還貸款本息,那么銀行就能動用該賬戶收回本息。第二,企業的信譽方面?,F代社會是誠信社會,誠信已成為銀行衡量企業的一個重要標準。銀行可以通過共享平臺和征信系統來了解企業的信用記錄,如借貸記錄、貨款償還記錄、納稅記錄以及一些商業交往中的其他相關記錄。因為企業的信用狀況就隱藏在其中,通過這些記錄的解讀,銀行就可以判斷企業的信譽狀況。因此中小企業必須誠實守信,這是其取得貸款的重要依據。第三,企業管理層方面。一個企業經營業績的好壞與企業管理層人員的素質不可分割,尤其對中小企業而言。管理人員的教育背景、從業資格、工作經驗、業務組織能力、提高企業市場地位能力和維持經濟效益的能力是一個企業在競爭中取得成敗的關鍵。有一個好的管理者,企業的發展就有推動力,企業全體員工就會共同奮進,尤其對中小企業來說,這方面更為重要。三是行業因素信用評價活動,都是對某行業中的企業進行評價研究的。在企業信用評價活動中,有些行業的利潤水平是穩定的,而有些企業的利潤水平是波動的,有的年份高,有的年份低,對于中小企業來說也是如此。所以,企業所處的行業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企業的貸款信用風險。四是企業財務因素企業財務因素主要是從企業的經營能力、盈利能力、償債能力、投資收益能力、財務結構以及企業未來的發展闡述的。第一,企業的營運能力。企業的營運能力主要指企業營運資產的效率與效益。營運能力越好的企業其償還能力越有保障。這方面包括的指標主要有存貨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固定資產周轉率和總資產周轉率等,這些指標主要反映了企業擁有資產的創收能力,是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第二,企業的盈利能力。企業的盈利能力是指企業賺取利潤的能力。這個方面是銀行和借款企業關注的重點。盈利能力分析集中考察利潤的穩定性和主要經濟業務產生現金流的可持續性。它影響著企業利潤增長、規模擴張、資金獲取和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包括的指標有銷售凈利率、銷售毛利率、資產凈利率和凈資產收益率。第三,企業的償債能力。償債能力是指企業償還各種到期債務的能力。這方面的分析與企業的流動資產和獲利能力相關,主要涉及到的指標有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等。第四,企業的投資收益能力。投資收益能力是指企業投入資金的增值能力,對判定企業是否具有償還銀行債務能力有很大的影響。投資收益能力主要注重對貸款企業原有項目的改擴建和新投項目效益方面的分析。第五,企業的財務結構。企業的財務結構主要反映了企業總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規模和結構,主要在于體現企業資產變現能力、資產與負債等情況,是企業融資要求、債務壓力和財務彈性狀況的基本環境。只有好的企業財務結構才能提高企業的經營能力。第六,企業的未來發展。企業的未來發展是評價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重要方面。它會影響外部利益相關者和銀行對企業的信心,影響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及市場價值。衡量企業未來發展的指標主要有總資產、主營業務收入和凈利潤的增長率等。
三、我國中小企業貸款信用風險評估體系的內容
第一,我國中小企業貸款信用評估體系的原則全面性。信用評價指標體系的內容應綜合考慮被考察對象、經濟環境、政策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建立比較全面的評價指標體系,合理地對企業的信用狀況做出評價??茖W性。影響企業信用狀況的因素錯綜復雜,其中有些因素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有些不然。只有通過對這些因素進行的科學的分析并加以量化,才能完整地描述企業的信用狀況,使各指標之間有機結合,形成體系??刹僮餍浴T擁椩瓌t就是要求建立的信用評價指標體系具有實用性,便于評級人員進行操作;同時該指標體系能反映企業的特性,指標的收集在銀行可能收集的信息范圍內,并且被大多數企業、銀行所接受。針對性。信用評價指標體系具有針對性,不同的評價對象和評價目的的指標體系設置應有所不同。目前國內信用評級主要有三類:證券評級、貸款企業評級和特定信用關系評級,因此,在建立信用評價指標體系時,應根據具體的分析對象制定。本文主要針對中小企業貸款信用風險建立指標體系。可比性。評價指標體系的設置要具有可比性,指標設置要明確、規范,統計范圍口徑一致。第二,我國中小企業貸款信用評估體系的內容信用評估體系主要對中小企業的信用潛質進行評估,結合我國企業自身的特點、成長過程、一些企業報表以及評估指標體系的內容和特點,制定了一套指標體系。該指標體系主要從企業財務因素、非財務因素和經濟環境因素等來設置。首先,財務因素是信用評級中的關鍵因素,主要是對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狀況的總體反映;其次,非財務因素是反映企業的信用狀況、發展潛力和抗風險能力的重要參考因素,對財務因素形成一定補充;再有就是環境經濟因素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大環境,也是不可缺少的因素。因此,中小企業貸款信用評價指標體系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第一,企業的財務因素
(1)營運能力。企業的營運能力主要從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和總資產周轉率等指標來進行分析。
(2)盈利能力。企業的盈利能力主要從銷售毛利率、銷售凈利率和資產凈收益率指標來進行分析。
(3)償債能力。企業的償債能力主要從現金流動負債比率、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等指標來進行分析。
(4)財務結構。企業的財務結構主要從債務資本比和凈資產比率等指標來進行分析。第二,非財務因素:主要用企業規模來衡量。第三,經濟環境因素:主要以GDP增長率和CPI增長率進行分析。
作者:呂曉芳
本文html鏈接: http://m.jsdzr.cn/qkh/63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