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經濟下新能源產業發展對策研究
1保定市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制約因素
雖然在低碳經濟背景下保定市新能源產業有了較大發展,但還存在著很多制約因素。
1.1產業結構不合理,新能源產業發展相對緩慢
從保定市產業結構來看,第二產業的比重較高,第二產業發展相對落后,這就導致了保定市經濟發展長期以來以重化工產業為主,限制了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因此,保定市目前仍處于工業化的加速階段,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尚需進一步優化。
1.2能源結構不合理,新能源所占比重相對較低
保定市新能源資源本身較少,長期以來,經濟消耗以傳統化石能源為主。在保定整個能源消耗結構中,煤炭占了76%。這種能源結構使得能源需求與能源約束的矛盾日益嚴重。
1.3資金和技術障礙使新能源產業發展相對緩慢
與其他各行業不同的是,新能源行業十分倚重政府資金和政策扶持,其自身競爭力往往難以承受市場考驗,而經濟壓力又讓政府補貼不可能長久地進行下去。有經濟學家對其抨擊稱,“現在新能源企業沒有一個可以不靠補貼生存,這樣的行業要想成為主流是不可能的。”此外,為了使用新能源,汽車、供暖、電力設備等都需要改造。從保定市的實際情況來看,新能源產業的投資主體較為單一,多數是靠政府投入,風險投資嚴重不足;新能源產業的起步發展一般是以中小企業為主,在獲得銀行貸款和融資時相對處于弱勢地位。另外,目前保定高新區新能源企業數目不少,但持續創新的能力并不是很強。新能源和新能源裝備產業整體研發能力、生產制造能力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影響了市場競爭力。
2保定市新能源發展對策建議
2.1調整能源結構,提高能源利用率
在“京津冀經濟圈”的地理優勢下,保定市新能源產業發展雖然初見成效,但仍需要進一步大力推進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調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政府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對符合河北省重點產業支撐項目和重點建設條件的新能源產業項目,可優先列入相關計劃,享受既定優惠政策。
2.2加強人才培養,實現產學研一條龍
發展新能源產業必須以核心技術為支撐,加大高端人才的培養和引進,要在研發環節占領高端核心技術,實現產學研一條龍。形成以新能源企業為主體的高水平研發體系,建立自主創新高地。
2.3培育龍頭企業集團,全面帶動新能源行業發展
在全國范圍內推廣新能源產業,一個比較有效的策略就是創建龍頭企業帶動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格局。保定市新能源產業的成功發展為中國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借鑒。企業可以通過交流溝通、互相學習管理經驗、普遍推廣自主創新技術,為新能源產業的發展開辟捷徑。
作者:高立艾 周永杰 楊薇 單位:河北農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本文html鏈接: http://m.jsdzr.cn/qkh/57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