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企業貨幣政策國民經濟論文
一、我國民營企業融資狀況
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民營經濟得到了飛速發展,其經濟地位與作用也發生了歷史性變化,逐漸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經濟增長的主要來源。在民營企業飛速發展的過程中,其對資金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可以說,資金是支持我國民營企業進一步發展的基礎,然而,我國民營企業的融資現狀卻不容樂觀,融資問題甚至已成為制約我國民營企業發展的瓶頸。企業的融資方式主要有內源融資和外源融資兩種,內源融資是我國民營企業的主要渠道。根據抽樣調查顯示,我國民營企業的自我融資比例高達90.5%,這意味著我國民營企業基本上是靠自有資金發展起來的。我國民營企業的融資結構實際上處于一種嚴重失衡的局面,具體表現在:
(1)一方面,作為我國GDP增長主要貢獻者的民營企業有著迫切的融資需求;另一方面,有關的融資制度仍然向國有企業傾斜,這就造成了民營企業對融資的需求大大超過現有的融資供給,民營企業的融資困境,阻礙了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2)間接融資渠道不暢,貸款困難,使民營企業的發展只能主要依靠白有資金,靠自有積累滾動式的發展遠遠不能滿足民營企業快速壯大的渴求,減緩了許多民營企業“做大做強”的步伐。
(3)間接融資中,銀行貸款和民間借貸的結構失衡。我國的商業銀行主要是國家銀行,它們的服務對象多以國有企業為主,民營企業很難從商業銀行取得貸款。
(4)與各種渠道的貸款等間接融資相比,能夠通過證券市場直接募集資金的民營企業不到萬分之一,直接融資難的問題比間接融資更加突出,在作為民營企業主體的中小企業中這種失衡尤其明顯。
二、我國民營企業融資狀況分析
(一)管理水平落后
我國的民營經濟絕大多數是中小型企業和個體戶,管理水平不高,企業制度也不夠規范。企業規模小、人才缺乏,民營企業在經過十幾年的發展之后,隨著企業規模的壯大,管理水平落后的問題越來越凸顯出來。
(二)信用意識不強
民營企業尤其是中小民營企業誠信觀念比較淡薄,社會信用欠佳,使商業銀行信貸風險加大,從而造成民營企業的貸款困難。
(三)國有金融機構對民營經濟金融服務的動力不足
由于國有企業具有穩定就業的作用,維持國有企業的穩定與增長在我國經濟發展中就顯得格外重要,因此國家需要為國有企業提供大量的資金支持,這一任務就成為國有金融機構的重要使命,由此形成了國有企業與國有商業銀行信貸支持的剛件依賴關案。
(四)面向民營企業的服務體系不完善
一是我國的政府機構包括各級地方政府基本不是依照民營經濟運行的需求設置的,缺乏統一的民營企業服務管理機構,使有關民營經濟的政策政出多門。造成了政策混亂,有時甚至相互矛盾,政策的透明度、公允性、針對性及其實施程度也因此而大打折扣。二是專門扶持民營企業的中小金融機構發展緩慢。我國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主導銀行有城市商業銀行、城鄉信用社和中國民生銀行等,與國有商業銀行相比,這些銀行實力較弱,而且城鄉信用社在結算、服務功能、資金實力等各個方面遠不能滿足民營企業發展的需要。三是高水平、權威性強的社會中介機構發展緩慢,個人信用評估體系和企業質信評估不健全。
三、近期我國貨幣政策的調整情況及對民營企業融資產生的問題
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制約企業正常經營發展的瓶頸很多。主要有:
(一)原材料價跌過快
2008年上半年原材料價格猛漲,下半年價格猛跌,原材料價格波動大而不穩帶來連鎖效應,產品價格嚴重下降,導致企業生產成本過高,負債經營,加之很多供貨企業停產、破產,導致企業舉步維堅、生產困難。
(二)資金不足、企業融資難
雖然國家出臺了有利于中小企業發展的有關政策,降低了銀行貸款利率,調增了商業銀行信貸規模,但是銀行對中小企業發展信心不足,特別是當前金融危機這一大背景下,銀行為了降低風險,加緊收縮銀根,對中小企業實行“限貸”、“惜貸”、甚至停貸,尤其是國有四大銀行。
(三)企業規模小,處在產業鏈的底端,抗風險能力弱
原材料價格持續下跌,帶來了產品的快速降價,用貨企業限產、停產、乃至破產,造成市場萎縮,產品無法銷售,庫存壓力加大,企業維持艱難。四是工作人員思想不夠解放,辦理審批手續時間長。有關部門對項目的審批程序繁瑣,工作人員膽小、怕出事、怕負責任,工作效率不夠高;對審批條件都已具備的項目,卻反復查找問題,拖延了審批時間。
四、貨幣政策對民營企業影響及建議
(一)貨幣政策對民營企業的影響
貨幣政策對民營企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貨幣政策調節貨幣供應量使企業資金供應充足或緊張。貨幣政策無論其目標如何,方法怎樣,從資金供應角度看,理論上說無非是兩種:一種是緊的貨幣政策,另一種是松的貨幣政策。但在實際執行中卻大都是緊的或松的貨幣政策交替實施。
(2)貨幣政策調節利率水平,是企業籌資成本變化,進而改變其資本的供求。中央銀行在實施貨幣政策過程中,要經常調整其再貼現和再貸款利率。中央銀行如果實行緊縮政策,則調高利率。其結果專業銀行向中央銀行取得貸款時要付出較高的利息或貼息,專業銀行必然也要提高其貸款利率或帖現率,從而使得整個利率水平上升,企業的籌資成本也相應上升,如果企業產品的銷售價格不變,就必然要減少利潤,這會迫使企業壓縮資金的占用和需求,進而縮減生產規模。
(3)貨幣政策影響物價變動,間接影響企業生產、流通。這屬于貨幣政策對企業的間接影響,主要表現在中央銀行為刺激經濟而采取信用擴張政策上。信用擴張會使得貨幣供應量增多,貨幣供應量如果超過生產流通所可觀需要的貨幣量就會促使物價水平上升,導致通貨膨脹。通貨膨脹表面上看,對企業有利。因為企業可以隨之提高產品的銷售價格,從中牟取超額利潤。但仔細分析卻不盡然,因為企業的生產成本也要上升。
(二)建議
民營企業融資困難的原因可以看出,民營企業要求得發展,必須首先克服自身缺陷,要運用現代管理理念規范企業行為,完善內部管理,降低經營風險,提供高質量的財務信息以降低金融機構監督成本,從而降低自身籌資成本。其次,要進一步開發資本市場,拓寬民營企業的融資渠道。其主要做法如下:
(一)切實幫助企業緩解勞動成本壓力
政府要加大宣傳力度,幫助企業和員工全面正確理解勞動合同法,避免勞資雙方對條款的片面理解引起不必要的勞動糾紛。當爭議或糾紛發生時,有關部門應輔以事先告知、核實,站在公正公平的立場上,然后再行查處。政府應當成為勞資雙方利益的“調節器”,以構建和諧的勞資關系,實現雙贏。建議縣政府能根據行業特點,出臺符合行業生產規律的如不定時工時制、彈性用工制度等條款,對本島實體型企業制訂相應優惠政策,鼓勵已有的實體型企業多招收本地勞動力,對招收本地人員需繳納的小城鎮保險金(每人每月約433元)與招收外地民工繳納的綜合保險金(每人每月約220元)的差額由財政給予一定補助解決,切實幫助企業緩解勞動成本壓力。在應對當前金融危機的特殊時期,建議政府能采取一些特殊措施。例如,面對當前企業開工不足而多余的員工,可通過企業工會和職代會,允許企業與員工協商,對員工工資實行按5天計算支付制度,日工資水平按照960元/22天計算,每天44元,以5天工資為最低計算單位,即員工基礎工資為220元,如企業開工不足,對暫時停業在家的員工,給與220元/月的最低生活保障工資,對超過3個月還未上崗的員工,企業暫停發放最低生活費,員工的社會保障費仍按照原來辦法解決,讓員工和企業共渡目前的“寒冬”,待形勢好轉時再行恢復。
(二)拓寬融資渠道,切實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問題
一是建議政府組織開展多種形式中小企業與金融機構的融資合作,協調金融部門優化金融產品,增加放貸額度,簡化放貸程序,優化金融服務,全力支持中小企業渡過難關,最大限度地滿足民營企業不同層次的融資需求。二是盡快建立和完善縣、鄉鎮兩級中小企業發展專項基金,將其納入年度預算,并逐年擴大專項資金規模。建立和完善包括信用擔保、互助擔保、商業擔保在內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切實解決中小企業貸款擔保難的問題。三是創造條件,盡可能多建立小額貸款公司,直接滿足企業部分資金需求。在健全融資擔保體系的同時,要建立健全民營企業服務體系中的人才服務、市場服務、技術服務、信息咨詢服務等一系列服務體系,從而為民營企業提供全面服務,扶持其健康成長,為民營企業信用擔保機構培植良好的客戶群體。此外,還應建立健全與民營企業融資擔保相關的企業評級、項目評估、資產評估、代償制度等配套制度,為民營企業融資擔保提供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
本文html鏈接: http://m.jsdzr.cn/qkh/41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