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公共管理
南疆三地州包括新疆南部的喀什地區、和田地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簡稱克州),以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簡稱新疆兵團)農三師、農十四師。其位居中國西部、新疆天山以南,緊鄰塔克拉瑪干大沙漠,自然條件極其惡劣。在經濟發展方面總體上屬于欠發達地區,是新疆貧困人口最為集中、少數民族人口聚集度最高的地區。新疆的27個國家級重點貧困縣(市),南疆三地州(克州、喀什、和田)就有19個,占總數的70.4%。三地州總人口占新疆總人口近30%,其中少數民族人口占93%以上,占全疆少數民族45%以上。
1供氣現狀
位于該區域的塔里木氣田是我國重要的天然氣產地,但南疆三地州目前僅有12個縣(市)已供應天然氣,其余12個縣(市)及新疆兵團的農牧團場還沒有用上天然氣。即使已供氣的縣(市),仍有大部分城鎮居民未用上天然氣,多數城鎮只能依靠燃煤或薪柴等傳統生物質能源。薪柴的大量使用,不僅效率低,影響生活質量,而且加重了土地荒漠化程度,加劇了生態環境的惡化。南疆三地州及周邊的塔里木氣田是我國富含天然氣資源地區之一,且目前塔里木氣田處于穩定發展階段,由該區域的氣田向南疆三地州供氣是有資源保障的。
2供氣需求
截至2010年底,南疆三地州用氣量合計約為7.17×108m3。根據預測,目標市場總用氣量需求2015年為16.04×108m3,2020年為19.42×108m3,2030年為23.45×108m3。塔里木盆地蘊藏著豐富的油氣資源,位于塔里木盆地的南疆三地州區域內有柯克亞氣田和和田河氣田,又臨近英買力和塔中I號氣田,柯克亞氣田、和田河氣田及英買力凝析氣田等3個主供氣源剩余可采儲量合計為830×108m3,可以保障南疆三地州2025年前穩定供氣。但3個主供氣源遠期產量衰減較快,2025年以后主供氣源將逐漸不能滿足南疆三地州目標市場用氣需求。根據中國石油的規劃,2020年這些區域可合計探明天然氣地質儲量1000×108m3以上,建成年產能20×108m3,可以彌補2025年以后由于現有氣田產能下降產生的供氣缺口。
3管道建設方案
南疆三地州共包括24個縣(市),其中有12個縣(市)還未實現氣化,除距離較遠的喀什地區塔什庫爾干縣采用CNG方式供氣外,本工程擬利用管道氣化其余11個縣(市)。對于管道沿線農牧團場,距干支線30km范圍內的17個農牧團場場部或團部采用管道方式氣化。此外,工程考慮向管道沿線的阿克蘇地區柯坪縣和農一師的3個農牧團場供氣。綜上所述,本工程共新氣化12個縣(市)、20個農牧團場,并向已氣化的12個縣(市)增加供氣量。為保證給目標市場供氣,同時將以上四個氣源連接,南疆天然氣利民工程含英買力—喀什段、喀什—澤普段、和田清管站—澤普段、和田清管站—塔中段等4條輸氣干線。柯坪支線、巴楚支線、圖木舒克支線、伽師—岳普湖—麥蓋提支線和莎車支線等5條支線及14條團場支線,途經阿克蘇、克州、喀什和田等4個地區。線路全長約2424.029km。全線共設置38座工藝站場,包括首站2座、分輸站8座、分輸清管站5座、清管站3座及末站20座。全線共設68座線路閥室,其中RTU截斷閥室9座,RTU清管閥室1座,清管閥室7座,分輸閥室13座,普通截斷閥室38座。在喀什市設置喀什天然氣運行中心1座,負責調度全線的生產運行。全線共設置維搶修隊4個,其中在喀什及和田新建2個維搶修隊,并依托已有的庫車維搶修隊和澤普維搶修隊。
4效益分析
4.1經濟效益
南疆三地州管道建設項目總投資約為62.8億元。按稅后內部收益率10%考慮,國家不給予投資補助,管輸費為0.7327元/m3;國家投資補助比例為50%時,管輸費為0.4609元/m3。如按稅后內部收益率8%考慮,國家投資補助比例為50%時,管輸費為0.4034元/m3。如按管輸費為0.4034元/m3考慮,再加上天然氣出廠價0.79元/m3、城市管網配氣費按0.75元/m3,則終端用戶價格為1.94元/m3,高于目標市場1.79元/m3的綜合可承受氣價。此時,如天然氣出廠價優惠10%,降低0.08元/m3,城市管網配氣費也降低10%,減少0.08元/m3,則終端用戶價格為1.789元/m3,與目標市場的綜合可承受氣價基本相當[1]。可見本項目的經濟效益并不顯著。
4.2社會效益
天然氣作為一次能源具有三大優勢:高效、潔凈、方便。南疆天然氣利民工程將建設覆蓋南疆三地州大多數市(縣)的天然氣管網,大大促進天然氣在南疆三地州的普及應用[2]。按照氣量預測,到2030年供氣量將達到24×108m3,可氣化400多萬城鎮人口,基本普及南疆三地州城鎮居民生活用天然氣。天然氣的利用,不僅大大方便居民生活,而且還可以降低燃煤及薪柴等引起的污染排放,避免使用薪柴導致的土地荒漠化,從而改善大氣質量,保護生態環境,造福于當地人民群眾,有利于加強民族團結,推進新疆長治久安。考慮到該地區經濟欠發達,氣價承受能力低,擬采取國家投資補助、企業讓利及地方政府支持等多種措施降低天然氣最終價格,減輕用戶負擔,切實做到利民、惠民[3]。南疆天然氣利民工程擬建設覆蓋南疆三地州的天然氣管道,主要解決三地州縣級以上城鎮和人口比較集中新疆兵團團場的居民生活用氣。該工程是貫徹落實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推進資源開發,直接惠及當地各族人民群眾的一項重要舉措[4]。此外,該項目將隨管道建設約有190km的伴行道路,有利于改善當地交通條件,方便居民出行。項目還將增加當地就業機會,其中增加直接就業人數約400人,并大大增加相關服務業就業機會。項目達產后,每年營業收入達8億元以上,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當地財政收入。
5結語
南疆天然氣利民工程是解決南疆三地州基本用能問題的重大工程之一。項目有利于改善當地生態環境,顯著提高人民生活質量,促進新疆實現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建設是可行的。為保障當地居民生活用氣價格合理,需通過國家投資補助、企業讓利及地方政府支持等共同努力來降低天然氣最終價格,項目實施后將產生較好的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