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公共管理
1我國的土地分布
1.1構成中國地貌輪廓的三級階梯的界線,基本控制了中國土地類型結構與土地利用格局的空間分異。
1.2東部季風強烈影響的西部界線,大致東起大興安嶺西坡,南沿內蒙古高原東南部邊緣,向西南沿黃土高原西部邊緣直接與青藏高原東部邊緣相接,與年降水量400mm等值線相吻合,也是半濕潤的森林草原與半干旱草原的分界線,構成了中國農區與半農半牧區、牧區的地域分異,形成了中國土地利用最明顯的東西差異。
1.3在東南部地區,秦淮線相當于800mm等降水線,是降水和蒸發基本平衡的界線。它作為中國南北方的分界線,直接決定了中國土地利用的南北地域差異和土地現實生產力和生產潛力的突變。
1.4西北部地區,沿青藏高原北部邊緣,以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一線為界,可明顯分出青藏高原高寒區域和西北干旱區域。西北干旱區域氣候干燥,降水稀少,除局部地區為外流區外,大部為內流區域,水資源極度缺乏。
2我國土地利用存在的問題
2.1當前土地使用中存在的主要的問題
2.1.1土地資源開發利用帶來的生態環境問題越來越嚴重。地球生態環境情況來看,土地情況的破壞和浪費最為嚴重,砍伐森林過度和土地超載使用,使全世界都將面臨水土的流失、沙化、地力倒退等這一系列的環境問題。整個的土地生態的環境都將面臨不斷的加劇、影響不斷擴大的問題,所以做好土地資源的管理和節約問題就變得越來越重要了。
2.1.2、城建中土地的浪費和結構利用失衡的情況嚴重。隨著經濟的發展,工業和城市建設用地不斷的增加,土地使用的結構不合理,例如在工業、商業、農業、居住各個方面的比例分配不合理,這樣有限的資源不能很好的配置,必然會造成資源的浪費。
2.1.3用來耕地的資源不斷的減少。耕地數量的減低一個是農業內部問題,是由于產業結構的改變和各種自然災害的損害所致。另一個是非農業建筑所占用的土地造成的耕地的資源永久的流失,尤其是很多的開發沒有規劃,從而導致耕地資源減少,例如盲目的建造開發區,農村的住宅土地超標等。
2.1.4環境污染和污水灌溉導致土壤污染和破壞。土壤污染的污染源主要來自工業、生活、農業和交通。
2.2開發利用土地資源的時候忽視土地生態價值的成因。土地的使用和生態環境系統之間是相互的制約和影響的矛盾體,前者是各種生態環境賴以生存的基礎,具體的土地的生態環境主要是現有的土地利用的種類問題,可以看到土地的結構的使用是影響土地使用的方式、類型等方面的,繼而影響整個生態的體系,由于一些土地開發的企業只是一味的追求效益,從而降低了不同土地使用的價值,造成生態價值的破壞,很多土地沒有了起初的原生態的價值,產生了問題。
3解決土地資源價值問題的一些政策
3.1建立清晰的土地生態產權制度
在實際的生態環境中,土地對于生態環境的影響是可以估量的,其實就是這些的估量的價值就是一種服務的價值,雖然不是可以看見的形式存在,因此這是在經濟范圍中內部的活動,最終實現資產的價值,而做好資產量化才能在實踐的工作里成立生態產權規范,這樣可以更好的掌管開發者的開發項目。如果生態產權不明確,生態的資源社會生產和商品生產的過程被分割,這樣生態的價值不能在商品上體現出來,這就會造成少數人對生態開發獲取的利益是以多數人環境損失為基礎的情況。這種損失就是資源的枯竭、環境的污染和生態的破壞。國家對生態資產行使公共管理職能,就必須建立一整套包括生態產權界定、配套、流轉、保護的現代產權制度。政府采用生態定價、生態稅收等手段,加強市場對生態資源的調控,把外部的成本變得內部化,從而規范了生產的人員將資源的使用、廢棄物處理等問題列入了成本預算之中,更加的保證消費的適度,激勵企業發展廢物再利用的技術,從而做好資源的節約和生態的保護工作。
3.2建立完善土地生態補償機制
建立補償機制可以使土地的使用逐漸的成為一種生態的資產的使用,從而確保了土地資源作為一種生態資源被重視,逐漸的為生態的實際投入單位收回效益,這就是一種可以有效的實現生態的價值的補償制度,這是生態受益的人員合理的使用生態環境的時候,支付給生態所有人保護生態的一定的相關的費用的一種合理制度。
3.3加強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保護
耕地的重點保護,最終受益的是農業的生產者,因為對耕地的保護最終是在保護農業生產的能力。保證糧食生產的安全,具體工作就是要保護農田,基本的農田生產能力的保證才是國家糧食安全的保障。所以基本農田得到保障首先要確保總量的不變,其次是保證各項農田使用的類型不變,不能改變作物的種植。第三,是保證質量的穩定發展,做好耕地的管理工作。最后就是要提高土地的利用水平,發展節約集約的使用土地方式,更好的規劃和利用土地資源。
3.4完善和執行節約集約用地標準
用地的規范管理需要加強,控制增長,總量的控制需要做好,從而做好土地資源的優化利用,做到利用效率的提高,更好的推行集約化。認真執行國家產業政策,對那些淘汰類、限制類的投資項目,要禁止或限制用地。引導企業提高土地利用率,積極鼓勵和支持企業利用現有土地90加投資、擴大生產規模。鼓勵建設多層廠房,開發區要積極推廣標準廠房,提高土地容積率。鼓勵使用荒廢的土地進行建設,達到不占和更少的占用耕地的目的,而基礎和公共設施的建設也是要做到節約和合理的使用土地的。
3.5嚴格控制工業用地
國家統一制訂并公布各地工業用地出讓最低價標準,工業用地出讓最低價標準不得低于土地取得成本、土地前期開發成本和按規定收取的相關費用之和。在繼續規范經營性用地出讓的同時,全面落實工業用地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制度,出讓價格不得低于公布的最低價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