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生態保護論文
車家溝小流域位于巴彥縣松花江鄉和富江鄉鏡內,土地總面積16.7km2,涉及3個村,20個自然屯,水土流失面積為10.2km2。流域內年均降水量575mm,年均氣溫2.0℃,無霜期120-130天左右,土壤類型主要有黑土、黑鈣土,表土層厚度20-40cm,黑土質地疏松,抗蝕抗沖性能較低,森林覆蓋率為21.3%,林草覆蓋率為26.7%,土壤侵蝕模數為1658t/km2.a。按照黑龍江省水土保持綜合治理重點小流域初步設計的有關要求,2000-2003年共完成水土流失面積7.07km2,其中:坡式梯田25.6hm2;栽植水保林350hm2;經果林45hm2;實施封禁治理95.5hm2;保土耕作190.9hm2;截、排水溝12.5km;作業路5.5km;修建各類小型水利水保工程4座;谷坊120座。
1小流域綜合治理成效
1.1經濟效益。實施小流域綜合治理,一方面顯著提高了糧食單產,2003年車家溝小流域糧食總產量485.26萬kg,糧食單產7528kg/hm2,比治理前(2000年)增加了2.3%。另一方面合理調整了產業結構,2003年車家溝小流域農業總產值比治理前增加了7.2%。
1.2社會效益。以水土保持綜合治理為基礎,立足流域資源,實現土地利用與資源開發相結合,達到保持水土,提高土地生產力,降低了勞動強度,同時提高了環境容量,緩解了人地矛盾,有利于群眾脫貧致富。經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流域的生態環境有了較大改善,洪澇災害得以解決和減緩;土地利用趨于合理,自給性農業變為綜合性多種經營,提高了土地生產率和勞動生產率。該流域作為一個農業生態經濟單元和系統,其結構和功能水平都得到了明顯改善,群眾生態意識明顯增強,并繼續向優化方向發展。
1.3生態效益。通過配置坡面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在車家溝小流域形成了林地、梯地、溝道、截流溝等節節攔蓄和較為完善的防護體系,使土壤的團粒結構和理化性質得到改善,攔蓄和調蓄徑流能力大大增強。小流域綜合治理后,林地面積新增350hm2,林草覆被率提高7.03百分點,山、水、田、林、路的綜合整治形成喬灌草、網帶片相結合的水土保持防護體系,地面小氣候明顯改善,水土流失大為減輕,提高了流域減災御害的抗逆能力,隨著水保措施的有序實施,坡耕地土壤侵蝕被有效控制,基本農田面積逐年擴大,為農業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2主要做法和經驗
2.1優化措施配置,注重整體效益發揮
在小流域治理前期工作中,巴彥縣按照水土保持工作方針,緊緊圍繞“保護和合理利用水土資源,改善生態環境,促進經濟發展”這一主題,組織技術人員深入小流域開展調查,把各項措施的布置及數量細化到山頭地塊,結合當地城鄉發展規劃和農業發展規劃,制定了詳細的水土流失治理規劃。在規劃思路上,把小流域作為一個完整的水土流失治理單元,注重各項措施的有機配合,同時又作為一經濟開發單元,發揮小流域生態系統的整體功能,以達到“治理一條流域,發展一方經濟,富裕一方群眾”的目的。將人工治理與生態自然修復相結合;治理措施與管護機制相結合;治溝與治坡相結合;坡面排水與蓄水相結合,促進水土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流域生態系統的健康發展。
2.2突出重點,精品示范
車家溝小流域內坡耕地比較集中且難于治理,植被覆蓋率低。為發揮重點工程的示范帶動作用,在資金投入上相對集中,在措施布局上突出緊湊,在工程質量上體現高標準、規范化、科學化,在發展目標上體現綜合治理、生態防護、產業開發、科技示范,將過去的散狀布局改變為收攏的板塊設置,并根據鄉村群眾需要,選擇能突出示范的區域提高工程質量、優化措施布局,為當地群眾自發的水土流失治理提供樣板。通過優化,建立了流域水系綜合調控高效利用區,通過溝道攔蓄、坡面徑流排蓄綜合調控,保證土不下坡、肥不外流,旱能灌、澇能排,洪水資源化。還建立了小流域坡改梯及配套示范區,通過坡改梯建設土坎梯田保證田面平整,改變過去順坡耕作的習慣,蓄水保土,通過田坎種植黃花菜、苕條籽等經濟作物,將經濟效益同生態效益結合,促進地堰防護,維護治理成果。通過土地利用調整,建立了特種經濟林示范區,有效地提高了單位面積土地產值和當地群眾收入。
2.3完善技術管理體系
車家溝小流域在水土保持前期工作中注重科學規劃、精心設計,施工過程中注重建設質量,工程竣工后重視建后管護,使小流域治理治一塊成功一塊,群眾受益一塊。規劃中,通過實地調查小流域自然條件、社會經濟狀況、水土流失現狀,認真組織分析研究,摸清了小流域水土流失的成因,有針對性地采取防治對策;設計中堅持以水為主線,以坡面水系工程、溝道治理工程、坡耕地改造為重點,充分利用生態的自我修復能力進行封育,在宜林的荒山荒坡大力發展水保林,在部分坡耕地營造經果林或實施保土耕作。為按質、按時、按量完成工程建設任務,全縣實行了年度治理目標責任制度,縣人民政府與項目區所在鄉簽訂水土流失治理年度目標責任書,把水土保持工作作為縣、鄉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之一,縣水務局與專業施工隊簽訂單項工程施工承包合同書,并實行預交工程質量風險抵押金制度;施工中,水保技術人員深入建設工地,分片負責工程的施工技術指導和質量監督管理,嚴把工程建設質量關。
2.4加大對工程項目的宣傳力度
為強化全民水保意識,營造良好的全社會參與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的輿論氛圍,激發全民參與項目建設的熱情,巴彥縣加大了對小流域綜合治理項目的宣傳力度,定期召開村社干部會,講解小流域綜合治理的重要意義。充分利用網絡、廣播、電視、報紙等新聞媒體,廣泛宣傳水土保持法與相關法律法規,還投入宣傳經費0.6萬元,印發了大量宣傳資料,使群眾加深了印象,提高了對綜合治理項目重要性的認識。
3今后工作的發展建議
3.1加強水保隊伍自身建設
要調整和充實水保監督執法人員,穩定執法隊伍,采取走出去培訓和自學相結合的方式提高執法人員素質和執法水平;增加監督執法經費投入,購置執法所需的設備和工具,確保執法采集的信息準確、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