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生態保護論文
封山育林是改善生態環境、恢復森林植被、擴大森林資源、提高森林覆蓋率的最有效措施,具有投入少、見效快的優點。通過封山育林形成的林分植被種類增多,生物多樣性增加,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增強,森林病蟲害減輕,林分質量提高[1-2]。原來的疏林地、灌叢地、灌木林地、具備封育條件的荒山荒地等經過5~6年的封育,大多成為有林地。封山育林在海晏縣生態脆弱地區的生態環境保護中具有主導作用,對改善農牧業生產生活條件起到了重要作用。
1海晏縣森林資源和封山育林現狀
海晏縣總土地面積444612.6hm2,其中林地面積達149626.8hm2,占全縣土地面積的33.65%。林地中,有林地315.02hm2,灌木林38857.40hm2,灌叢地2947.30hm2,全縣森林覆蓋率為8.8%。草本主要項目區土壤以風沙土和高山灌叢草甸土為主,土層厚度30~80cm,剖面內植物根系密集。造林區內植被以針茅和芨芨草為主,平均蓋度為20%;封育區內植被以針茅和禾本科草為主,平均蓋度為45%,灌木樹種主要為金露梅等,覆蓋度為12%。海晏縣封山育林資源以高山天然灌木林和青海湖湖濱沙丘灌木地為主,其也是全縣森林資源的主體,在國民經濟發展和生態方面發揮著主要的作用。通過水、林、草、封育綜合治理措施,集中連片,規模化治理,建成功能完備的生態防護體系,改善了海晏縣生態狀況。計劃到2015年,新增森林面積將達到1.997萬hm2,封山育林區實行完全封育禁牧總面積3.267萬hm2,森林總面積將達到5.913萬hm2,森林覆蓋率達到12.8%。
2封山育林存在的問題
在封山育林工程實施中,也存在一些實際問題,制約和妨礙了工程的順利進行,同時影響到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和諧發展。由于自然、社會和歷史等方面的原因,青海湖流域及湟水流域地區的生態環境不斷惡化,嚴重影響農牧民的生產和生活。同時,該地區的生態惡化導致沙塵暴頻繁發生,成為重要的沙源。因此,在今后的生態建設中,對該地區的生態環境只能改善,不能使其退化。加之該地區生態環境脆弱,承載能力低,遭受干擾和破壞后很難恢復。因此,在發展經濟中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謀取經濟增長,不能再對脆弱的生態環境增加負擔。要從戰略高度認識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提高各級領導對生態環境建設重要意義的認識,把其放在突出戰略位置。從行政手段上堅決制止土地濫挖中藥材、草場過度放牧、灌木濫樵、水資源濫用和魚資源濫捕現象的發生[3]。
3實施封山育林治理的措施為落實各項生態治理措施和提高封山育林(草)、減畜禽草及禁牧封育的可操作性,建議制訂、完善對農牧民生活補貼機制,使生態治理的各項措施落到實處。在封山育林工程實施中,要通過人為禁止植被的繼續破壞,針對森林植被的恢復狀況,采取適宜的人為促進或改進措施,恢復和提高現有植被的生態功能。為提高封山育林效果,迅速擴大森林資源和提高森林覆蓋率,需要針對性地研究封山育林技術措施,達到迅速成林目的[3]。
3.1依法強化管理,加大保護力度
加強法制建設,依法保護生態環境和資源,為青海湖區生態治理和保護提供強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支持。長期以來,青海湖地區的農牧民以養畜放牧為生,使當地的生態環境遭到破壞,但近幾年來連續干旱、自然災害頻繁、農業歉收、牲畜損亡嚴重等現實使人們認識到退耕還林還草、保護天然林的重要性。因此,要不失時機地抓住這個歷史機遇,努力改善該地的生態環境,在青海湖地區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為促進地區經濟可持續發展創造條件[4]。
3.2總結封山育林的經驗,加大宣傳力度
總結海晏縣及青海湖周邊地區近年來封山育林工作的經驗,及時發現問題,研究封山育林工作的新路子、新舉措。為了更好地推動封山育林工作,應加強宣傳教育工作,提高群眾對山林的保護意識,以及對封山育林工作的重視程度。加大對盜伐林木、挖掘中藥材等毀林違法行為的懲處力度,顯著提高森林植被蓄積量和覆蓋率,加快森林天然更新速度,減弱水土流失程度。
3.3強化封山育林治理工作
為了今后封山育林工作的順利開展,需在《封山育林實施意見》的基礎上,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要盡快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對近年來封山育林工作進行全面總結,并對今后封山育林任務進一步細化,明確人工造林、封山育林任務,要對交通要道、“臉面”等重點地段的造林提出具體方案。二是要加大護林隊伍建設,封山育林工作必須有一支穩定、素質高的專業隊伍來做保證,確保人均233.33~300.00hm2的護林任務,同時要加大對林地的管護及補植補造,并加強中幼林撫育,落實目標責任制,落實目標責任人,要嚴格獎懲制度[5]。三是在資金籌措上,要堅持多渠道籌集,首先政府要把封山育林列入政府年度財政預算,確保有專用資金;其次要抓住國家實施公益林補償制度的契機,積極向上爭取資金;最后要加大機制創新,制訂優惠政策,完善承包機制,吸引民間資本、外來資本投入造林育林,只有投入充足的資金,封山育林工作才能有保障。四是要不斷總結經驗,樹立典型,同時也要加大對封山育林成效的宣傳,提高全社會對封山育林工作的支持力度。
3.4發展林下經濟
封山育林是林業科學的一個術語,絕非意味著粗放經營,不能同護林防火混同理解,封山是手段,育林是目的。要特別強調發展林區的商品經濟,把封山育林獲得的林下經濟植物、野生動物和菌類等合理利用起來,增加群眾收入,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林業上采伐培育的關系問題,鞏固封山育林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