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醫學
非特異性陰道感染是婦科中常見疾病之一,一般是女性陰道受到大腸桿菌、葡萄球菌以及糞腸球菌等細菌的感染而致病的[1]。本文采用氯喹那多-普羅雌烯(可寶凈)治療pH>4.5的非特異性陰道感染,并對可寶凈的有效率和復發率進行認真的觀察和分析,了解該藥物對患者陰道分泌物PH值的影響。
臨床資料
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婦科自2010年2~2010年12月期間,接收的50例非特異性陰道感染患者,所有患者年齡在20~50歲之間。入選標準:①陰道內有不適感,白帶較多,陰道瘙癢,陰道黏膜有充血癥狀;②陰道分泌出來的物質的pH值,經測定高于4.5;③陰道分泌出來的物質為Ⅲ度清潔度;④非宮頸糜爛、滴蟲性陰道炎、急性宮頸炎或者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2]。
2方法:采用氯喹那多-普羅雌烯治療,每天患者在入睡前,要先將外陰進行清洗,然后在患者陰道內放入1枚氯喹那多-普羅雌烯陰道片,如此這樣進行18天。治療期間,若有例假來臨,則暫停治療,待例假結束后繼續治療。患者在用藥期間要停止性生活,并注意個人陰道衛生。
3觀察指標:待患者停止治療后的第10天左右到醫院進行首次復查,在第30天時,到醫院進行第2次復查。復查內容主要是患者陰道分泌物ph值、臨床癥狀變化等基本情況。
4療效判定
4.1有效性判定:若患者在首次復查時,判定為有效無效或改善,則無需進行第2次復查;若患者首次復查時,判定為痊愈或顯效,則需要再次復查,從而對該藥物的復發率進行判定。判定為痊愈的標準為:患者臨床癥狀基本或完全消失,陰道清潔度達到Ⅰ~Ⅱ度;判定為顯效的標準為:患者臨床癥狀尚未全部消失,但有了顯著的好轉,陰道清潔度達到Ⅰ~Ⅱ度;判定為改善的標準為:患者的臨床癥狀有所緩解,但是陰道清潔度仍為Ⅲ度;判定為無效的標準為:患者臨床癥狀沒有任何改善,陰道清潔度仍為Ⅲ度。
4.2復發的判定:若患者進行第2次復查時,發現患者的陰道清潔度再次變為Ⅲ度,并具有比較明顯的臨床癥狀,就判定為復發。復發率=復發例數/(痊愈例數+顯效例數)×100%。
4.3陰道微生態環境改善的判定:判定為改善的標準是:患者陰道分泌物的ph值小于或等于4.5;判定為沒有改善的標準是:患者陰道分泌物的ph值大于4.5。改善率=改善例數/總例數×100%。
5結果
5.1第1次復診觀察結果。停藥后7~10天,50例患者中45例痊愈或顯效,改善3例,無效2例,有效率90%(45/50),50例患者中pH≤4.5的有42例,pH改善率84%(42/50)。見表1。
5.2第2次復診觀察結果:停藥1個月復查時,45例氯喹那多-普羅雌烯治療有效的患者有4例出現了復發,復發率8.9%(4/45)。4例復發的患者我們再次進行同樣的治療后,有3例得到了明顯的改善,還有1例仍沒有效果。
5.3藥物不良反應:在整個治療及復診過程中,患者沒有出現陰道流血、陰道黏膜過敏充血、水腫、乳房脹痛等藥物不良反應。討論本研究結果顯示停藥后7~10天pH改善率84%,有效率為90%,停藥后1個月復發率為8.9%,與國內有關結果一致[4,5]。結果表明,單一使用氯喹那多-普羅雌烯治療存在著陰道微生態環境紊亂的非特異性陰道感染可以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使陰道微生態環境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恢復,從而促進患者陰道內乳桿菌的生長。本組治療過程中,有4例患者出現了復發現象,并且患者的陰道分泌物的ph值都大于4.5,其中有3例是在首次復查時發現的,說明該藥物沒有很好地改善患者的陰道內微生態環境,這3例中的1例在再次治療后恢復到了正常水平,然而過了沒有多久,又出現了異常情況,這說明陰道微生態環境紊亂的程度是因人而異的。對于復發的患者,我院醫生給患者再次進行了通樣的治療,有3例得到了明顯的改善,還有1例仍沒有效果。這說明對于復發患者來說,再次進行鞏固治療,是可以有效地改善其陰道微生物環境的,從而將復發率降低,但是這方面的研究需要我們再進行研究方可。
本次研究過程中,我們沒有進行對比試驗和研究,而且對于患者的改善情況,也只是通過患者陰道分泌物的ph值來進行判定的,所選患者的人數也偏少,有可能會存在一定的誤差。因此,今后我們還需要對非特異性陰道感染的治療做更加深入、更加詳細的研究,從而能夠明確病原體的藥物敏感性,使我們的研究方法和評估方法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