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演講稿
同志們:
這次全市衛生工作會議,是在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進入關鍵階段、衛生事業進入“十二五”新的發展時期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主要任務是,傳達貫徹全省衛生工作會議精神,分析形勢,總結“十一五”衛生發展成就,安排部署“十二五”特別是年的衛生工作,為全面完成醫改任務,實現我市衛生事業科學發展奠定基礎。剛才,市政府與各縣區政府簽訂了食品安全責任書和重點衛生工作責任書,局長對“十一五”和去年工作作了全面總結,對“十二五”和今年的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我完全同意。下面,我講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肯定成績,認清形勢,進一步增強做好新時期衛生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十一五”時期,是衛生事業發展歷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也是我們積極應對各種復雜局面和嚴峻挑戰奮力前行的五年。五年來,全市衛生系統廣大干部職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干事創業,開拓創新,取得了顯著成績。尤其是以下工作特別值得肯定:第一,基層衛生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完善。先后對5處縣區級醫院、34處鄉鎮衛生院、600處村衛生室和125處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進行了建設裝備,城區居民就近享受到了便捷、連續、綜合、廉價的社區衛生服務,農村形成了以縣級醫院為龍頭、鄉鎮衛生院為樞紐、農村社區衛生服務站和村衛生室為網底的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農民就醫基本實現了“小病不出村,一般病不出鄉鎮,大病不出縣”,覆蓋城鄉的“一刻鐘衛生服務圈”基本形成。第二,公共衛生服務能力顯著提升。有效防控了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重大傳染病,積極參與并圓滿完成了“5.12”汶川特大地震、年奧帆賽、第十一屆全國運動會賽區比賽等重大事件和活動的醫療衛生保障任務,五年內全市無重大傳染病暴發流行、無重大公共衛生安全事件發生,有效保障了人民群眾的健康權益。第三,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進展順利。新農合參合率達到99.55%,繼續保持全省領先水平;5個縣區全部實施了基本藥物制度,藥價降幅達30%以上;“9+6”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指標全部超額完成;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即將啟動實施;實施鄉村醫生政府補助制度的做法得到省長的充分肯定,被《政務信息》刊發。第四,多項衛生指標步入全省先進行列。截止年底,我市千人擁有醫院床位數、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數躍居全省第二位;人均期望壽命、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均提前實現“十一五”規劃目標。同時,市級四大綜合醫療機構快速發展,市人民醫院門診病房綜合大樓順利建成投用,勝利油田中心醫院綜合病房大樓已開工建設,勝利醫院在重大傳染病防治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鴻港醫院成為大學齊魯醫院分院??梢哉f,過去的五年,是我市國民健康指標提升最快、人民群眾得到實惠最多的五年,是我市衛生事業改革力度最大、發展最快的五年,是我市衛生系統付出最多、收獲最大的五年。過去的五年,碩果累累,衛生系統的廣大干部職工向黨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為保障人民健康、促進社會和諧、推動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這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和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各級各部門大力支持和社會各界關心參與的結果,更是全市衛生系統廣大干部職工無私奉獻、共同努力的結果。對此,市委、市政府是滿意的,人民群眾是滿意的。
目前,我市衛生事業改革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有利條件和外部環境,可以說具備了“四個基礎”。一是領導基礎。黨中央、國務院和地方各級黨委、政府對衛生工作高度重視。胡錦濤總書記強調,醫藥衛生事業關系億萬人民健康,關系千家萬戶幸福,關系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關系國家前途和民族未來,是一個十分重大的民生問題。在近日召開的全國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會議上,李克強副總理指出,人的生命最為寶貴,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必須解決好群眾看病就醫的問題,滿足人民健康需求,這是人民政府的一項基本職責。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堅持把衛生工作擺到民生工作的突出位置來抓,連續五年將衛生重點工作列入便民實事項目,在領導精力、政府財力方面給予重點傾斜。這都為衛生事業發展奠定了有力的領導基礎。二是經濟基礎。當前,我市經濟社會已進入加快發展的新階段,特別是隨著黃藍兩大國家戰略的相繼實施,全市經濟總量迅速增長,財政收入不斷增加,為衛生事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經濟基礎。三是群眾基礎。隨著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廣大人民群眾普遍受益,對醫改等衛生工作給予高度評價,對下一步工作充滿期待,為衛生事業發展奠定了廣泛的群眾基礎。四是工作基礎。經過多年努力,我市城鄉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日益完善,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健康發展,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扎實推進,為衛生事業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礎。
同時,我們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我市衛生改革發展也面臨著嚴峻挑戰。一是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快速增長。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和各項醫改惠民政策陸續出臺,城鄉居民的健康需求得到充分釋放,對多層次、多樣化的醫療衛生服務提出更高要求,醫療衛生服務能力與需求增長之間的矛盾將更加凸顯。二是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面臨許多亟待破解的難題。隨著改革的深入推進,一些制約衛生事業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日益顯現,如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后綜合配套改革不到位等。由于各級衛生投入需要持續增加,基層財政特別是縣區財政壓力較大。三是傳染病疫情防控難度不斷加大。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禽流感等新發傳染病防控任務十分繁重,部分傳統傳染病的防治形勢依然不容樂觀。特別是隨著黃藍戰略的推進實施,我市流動人口數量不斷增加,給疫病防控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四是基層醫療服務人員素質參差不齊。一方面,由于引進人才的機制不活、政策不優惠,真正的人才難以引入,導致衛生人才尤其是高層次衛生技術人才引進難。另一方面,人才流失、斷層現象嚴重,特別是鄉村衛生服務人員的業務素質有待提高。五是醫患糾紛事件時有發生。這不僅嚴重干擾了醫療衛生單位的正常工作,而且影響了社會和諧穩定。
“十二五”時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承上啟下的關鍵五年,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是我市加快實施黃藍兩大國家戰略、趕超發展的跨越時期,也是衛生事業進一步加快發展的重要時期。十七屆五中全會提出,要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這為加快醫療衛生事業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我們要準確把握衛生事業改革發展的形勢,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積極適應城鄉居民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緊緊抓住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良好機遇,勇于面對挑戰,著力?;?、強基層、建機制,推進我市衛生事業又好又快發展。